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城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省道S312湘潭段改建工程
路线线形综合设计(K9+000—K12+000)
课 题 类 别: 设计 √ 论文 □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道路0903 专业(全称):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 * * * *: * *
2013年 3月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达到掌握本专业有关设计方面的要领和步骤。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各种工程图表的设计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知识如标准、规范、规程等。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道路已经难以满足车辆运输要求,所以拟改建省道S312湘潭段。 二、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1、当今国内外公路建设概况 (1) 国内概况 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担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中国的低等级公路发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发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按照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上高速公路、服从国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规划、满足主要大交通流、成线成网有序推进原则在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持高速公路发展适度超前建设规模合理,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县市、区全省100%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确保达到6643公里以上。强化国省道改造按照服务经济达到7200公里左右社会发展、成线成网、外通内畅、有序推进的原则,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升干线公路平均技术等级。实现相邻县边省、市、区市、区之间至少一条二级公路连接,与周的省际公路通道和各市、州骨架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重点景区实现通二级公路。至2015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将达到50000公里左右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力争达到280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23000公里以上。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化农村公路网络,确保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客运通达深度,满足农村基本运输需求,加强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逐步形成统筹城乡、方便快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到2015年底,全省农村公路力争达到2000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190000公里以上. (2) 国外公路建设概况 国际上经济发达、交通现代化的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需要,都在一定时期内规划建设国家高速公路主骨架,美国的“国家州际和国防公路系统”和日本的“高标准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是典型的代表。经过美国联邦和州政府40年的合作努力建成的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其作用远远超过了创建者当初的设想,作为国家公路网的基础,提供了快速高小的交通运输,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大改善了整个国家的机动性和生产效率。人们在评价州际公路的作用时指出:达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多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在制造业和工程行业提供就业机会,乡村更加开放。州际公路改变了整个美国。目前,美国州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67万英里(近7。5万千米),虽然仅占全国路网总里程的1。2%,却承担着24%的公路运输量。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省道S312线湘潭段,起点为湘乡市壕塘口,桩号k0+000,止点为湘乡娄底交界的西阳,桩号k49+205,全长49.205km.其中二级公路16。05km(桩号k33+155—k49+205),路基宽度为12m,路面宽度为9m,全部为水泥路面;四级公路33。155km(桩号k0+000—k33+155)路基宽度为8m,路面宽度为7m,全部为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 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 位于衡山山脉的小丘陵地带,地貌以平原、岗地、丘陵为主,土地资源具有耕地、水面和丘陵地较多较好的优势。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37.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45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湘江和涟水、涓水都流经湘潭. 1. 重点 难点 难点:选线,路线的选取是在其修建之前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它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应该慎重选取路线走向,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充分考虑。 重点:道路平面设计——根据路线几何设计要求,确定平面个要素及相互间的配合,根据地形条件选定半径,确定超高,加宽,缓和曲线等各要素。 道路纵断面设计——先确定控制点,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挖方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确定纵坡度及长度,拟定竖曲线.即:控制点标注--试坡——调整--核对—-定坡—-设计竖曲线。断面设计:(1)确定并绘制本路基标准断面图 (2)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线。 排水设计——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边沟设计。 路面设计——确定结构层组合形式及厚度。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情况,使用要求,筑路材料等选定经济合理的组合形式.按照公路设计准则确定结构层厚度及验算各结构层强度。 小桥涵设计,挡土墙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排水渠沟设计,路基稳定性验算,工程量计算与概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研究途径 1. 平面设计 本路段狭长,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地势较平坦,可以设计大半径曲线或者直线,遇到高山处,应选择两山之间垭口过去,应尽量避免过大的填方或挖方,避免修隧道等,小池塘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填掉。经过城镇避免拆建过多。 2.纵断面设计 根据平曲线的基本完成,然后按20米的里程桩读出每个桩号的高程,其中包括百米桩,加桩,以及各主点里程桩,初步绘出路段的纵断面图,然后对本路段的纵坡做出初步的安排,在设计纵坡时尽可能的使纵断面上填挖平衡,凸形竖曲线考虑视距问题,凹形竖曲线考虑离心力问题。竖曲线应尽量在平曲线内,做到平纵配合。 3.横断面设计 结合平、纵断面路段和实际地形图,路基横断面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根据公路等级、土壤地质、任务书中规定的的指标和公路的使用条件、施工方法等拟定一般情况下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尺寸,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路基按具体情况作特殊的设计。本路段一般情况下的标准路基横断面形式和尺寸按规范中的要求拟定。 4.路基设计 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路基横断面一般有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形式.但应做到基本填挖平衡,并且路基应有足够的压实度,因为路基是道路的主要承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重主体. 5.路面设计 本设计拟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的设计应根据公路交通量及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土质、材料条件及实践经施工养护条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作出符合使用并以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经济合理的路面设计。 6.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作为一个综合排水系统总体考虑。路基排水设计的原则应当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各种路基排水的沟渠的设置和联结应尽量的不占或者是少占农田,并应当与当地的农利的建设相配合.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情况,就地取材、以防为主. 7.挡土墙的布置 为保证坡角稳定,并尽可能节约用地,有些路段在坡角处设置挡土墙。挡土墙一般设计为重力式,底部设墙趾台阶,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并且设置沉降缝及泻水孔. 8.涵洞的设计 在排水处设计涵洞,应考虑涵洞的截面尺寸,涵洞坡度,涵洞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涵洞的布置位置及孔径大小等。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改渠或者倒虹吸等方法。 9.道路交叉口设计 由于原地形图就存在一条公路,在后面地形处会有交叉口的存在,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以一座高架桥横跨原公路而过,需要控制好标高,建筑高度等指标。 10.路基土石方调配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为了达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避免不必要的路外借土和弃土,以减少占用耕地和降低公路造价进行土石方合理调配。并采用: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进行复核检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熟悉毕业设计任务,收集资料,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开题报告、翻译好外文翻译、做好选线工作 (第3—4周) 2、进行路基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 (第5—8周) 3、 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第9周 ) 4、 路面设计及防护工程设计 (第10周) 5、 桥涵设计 (第11周) 6、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第12周)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7、 环境保护和筑路材料设计 (第13周) 8、 施工组织设计 (第14周) 9、 专题研究、程序编制 (第15-16周) 10、文件检查、编写总说明、装订 11、答辩 (第17周) 五、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7]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8] 桂岚等.《道路勘测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8 [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10] 徐家钰 郭忠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南道路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2 [1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月 日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