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园水培花卉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园水培花卉 全国通用

来源:锐游网


《校园水培花卉》主题活动方案

一、主题活动背景

新学期里,学校校园粉刷一新,无论是楼道、还是班级教室的墙壁,干净整洁的白墙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些什么。少了什么呢?对了,缺少那些匠心独具的装饰。怎么样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漂亮、美观、大气、和谐呢?怎样才能体现出“绿色海宁”的特色来呢?同学们,快开动起你的小脑筋,尝试做一次小设计师吧,画出我们的精彩创意,设计出我们喜爱的作品,用它们来妆扮我们的楼道、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

而教室里植物角的花花草草总是让学生既欣喜又苦恼。欣喜每一片新叶的诞生、每一朵鲜花的绽放;苦恼的是土栽花卉经常要浇水,并且每次浇水时污水四溢。于是,同学针对植物角的花卉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能不能把这些花卉直接养在水中?水培花卉是不是既干净又省事?怎样让原本陆生的花卉去适应水中的生活呢?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经师生共同商议决定,确定本学期开展以“校园水培花卉”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亲历对吊兰进行无土栽培的主动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给学生以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培花卉,懂得花卉的栽培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等息息相关;

2、懂得植物的生长依赖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

3、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设计调查表。

4、帮助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做到有目的的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能利用网络、图书资源等途径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

3、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搜集、讨论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能力。

4、让学生能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自制水培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激发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培花卉,懂得花卉的栽培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等息息相关;

三、适用年级

六年级有兴趣的学生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确定活动主题

1、确立主题。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此次活动的主旨,并选出自己在本次活动中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主题分解,预设的以下几个小主题:我认识的水培花卉、水培花卉的基本方法、水培花卉吊兰的日常养护。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分工情况每一个主题下建立采访小组、调查小组、搜集小组、并选出组长,进行明确分工。

2、成立活动小组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研究兴趣选择研究主题,将有同一兴趣爱好、选择同一研究主题的学生有机组合成研究小组,并给小组个性化命名。同时,推选出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为龙头,带动小组活动。其他组员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明确分工,并填写《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表》。 3、制定研究计划,拟定方案。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设计自己喜欢的、具有小组特色的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将本组方案计划在全班汇报交流,帮助学生分析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学习其他小组的方法,反思自己计划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计划,达到优化活动方案的目的。(教师给予适时引导)

活动二:开展实践活动

(一)看水培

1、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书籍报刊等方式获得水培的相关知识,了解水培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流程等;搜集整理各种水培资料,如水培植物图片、栽培方法、水培优点、水培发展前景等。

2、观看水培操作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培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走近水培

1、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同种植物在不同生活环境(主要指光照、水分、温度等)中的生长状态,启迪学生思索“水培花卉的生长也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相同的花卉水培生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又如让学生观察比较土栽花卉与水培花卉根系的不同等。

2.同时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研究价值及可行性,筛选出最切实可行也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 )亲历水培

1、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在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上的开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探究的方法。如,实验场地可以是实验室,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家里;实验室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活动期间,实验室为学生全天开放。

2、针对学生活动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即时做好活动记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填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资料收集可以是多种形式,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资料、音像资料等。

3、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研究情况,适时点拔,张弛有度。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对“分工明确而又齐心协力”的小组,即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活动三:活动成果的交流、总结。

1、各小组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筛选等,形成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

3、开展成果发布会: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活动四: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

学生如实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评出综合实践活动小能人和优秀的活动小组,以激励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建议:

1、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发现、收集资料。

2、各小组收集、整理材料时应有所侧重,交叉不可避免,但不可重复。

3、教师在指导分组时,应注意学生的合理分工,使学生能发挥各自的特长。需制作课件、摄像等,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但不能包办,应让各小组独立完成。

4、注意及时与活动导师沟通,争取其配合。

5、注意取得家长的支持。

6、注意活动期间的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