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来教育”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探索与研究

“未来教育”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锐游网
2019年第11期第35卷(总第467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No.11,2019Vol.35Total No.467“未来教育”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探索与研究周文雁(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校,吉林长春130041)摘要: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正在推动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新时代呼唤时空灵活、优质高效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个性 化教育服务。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奔涌,世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多种需求,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校以“未

来教育”为办学理念,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元素,构建精细化的办学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关键词:未来教育;个体差异;校本教研;信息化doi: 10.16083/j.cnki.l671-l 580.2019.11.001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052—0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走向世界舞台的 中央,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积极的负责任的大国形

段,怎样对学生开展有益的教学实践使之更符合学

生的发展规律是九十八中学一直执着探索的目标。(一)“未来教育”理念的源起象。中国的青少年将承担这一重任,在世界舞台的 中央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公民形象。因此,中国的教 育必须以未来的发展为着眼点,具有世界胸怀与世

未来教育是什么?与传统教育相比,未来教育 会更加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更加彰显学生的

界眼光。未来教育理念正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 能力释放与自由发展。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以“分

标,致力于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为 数”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更加凸显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个 性,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通过多

宗旨,成为引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倡导者。长春市 第九十八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未

来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符合师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教 学体系,如今已初具规模,在人才培养上走岀了一 条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之路。一、未来教育的指向元化的课程为学生打造丰富的校园生活,通过各种

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为此,教育 界呼吁“教育应该面向未来”,未来社会将大力支持 和鼓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更加包容、更具反 应力和复原力的教育系统,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

一个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教 育来振兴? 一项开辟新时代篇章的事业,召唤什么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为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 育模式提供实验场,不为任何一种教育供给和需求

样的人才来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 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走 访学校、深入校园,一次又一次探讨教育在国家富

人为设置障碍。在对教育的方向不断思考的同时, “未来教育”理念的出现基本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 要求。强、民族振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就引发了人们

对教育的关注?什么是教育?怎样对人进行教育?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

未来教育的理念,是源于国际上现代教育技术 的基础,其教学模式出自于英特尔公司对于全世界

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 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⑴在基础教育阶

各国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课程之中。未来教育的过

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收稿日期:2019-09-01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中小学专家型校长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JHK20190990SK)o 作者简介:周文雁(197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校,书记、校长,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52学习的操作层面,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 (一)智慧多元:打造精细化的教学体系“技术素养、理性思辨能力、合作能力”这21世纪职 场竞争的三大核心技能为学习目标的,从而着力培

在体系构建之初我们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内

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将包括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个问题,学校

养学生的现代学习品质。⑵这一教育理念唤起了人 类对教育的重新认知,也在变革中不断促进人自由 而全面的成长。因此,如果在学校教学层面上涉足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自身培养目标出发的知识与能 力模型:具有前瞻性的——未来教育领域,就能够促使学生 在获得学习知识这条鱼的基础上,同时也将得到一

根工具性钓鱼杆和拥有自己钓鱼的技能,近而领先

拥有未来对于人才需求的重要元素。⑴(二)“未来教育”理念的内涵“未来教育”的理念源于学校未来教育教学模

式,它体现了“尊重、平等、合作仮思”等特质,在将 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将这种思想 扩展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构建并完善了以 “未来教育”为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未来奠基”的办学

宗旨;确立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未

来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的教育理念;描绘了“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 工作的温馨家园”的发展愿景;图1然而将教学目标(WHAT)转译为系统性的教学

实施了“一三五教学模式”的教学课堂改革;体系(WHAT & HOW)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 这其中又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如何用符合

明晰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 创造”的学生培养目标。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承载包含不同知识及能力的

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 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

教学目标?举个例子,学习历史知识和建设领导力 所需的场景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可以基于优质的书

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

籍信息进行学习,而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实践与反思 总结。其二,如何让整个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

器具。”因此,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明

确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价值。教 师在未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仅仅是完成授课大 纲的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出有 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多维

的需求为中心,支持个体的主动发展,而非强迫他

们去学教师必须让他们学习的内容?在解决第一个 问题时,首先将教学目标按照层级(主要是指从具

体到抽象)进行拆分,因为通常不同层级的知识、能 力等可被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场景有效承载。例如,

的实践课堂,拓展学生的视野,充盈其丰富的内心 世界,促进学生快速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明确这一 点,我们所用的选择与归纳方式才会有切实效率,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设 计了一系列丰富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以诵读经典培

我们的选择与归纳本身才会产生意义。教育的过程 是帮助学生在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能够建立与周

养学生的情操,以丰富化的“特色课程”完善学生的 知识结构,以搭建各种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

遭世界的紧密连接,并用行动对其形成积极的影

方面发展,以“诗书留痕”倡导学生印记青春成长, 更好地规划未来。响。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在辅助每个人实现自我意 义的同时,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文明共同体。根据这一能级指标,我们将具体的学习内容进 行了丰富。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

二、未来教育的多元开发与构建优秀的教育理念是要关注学校内部各要素的 整体发展,因此要全方面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同

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有效挖掘课内、课外、校内、校

外教育优质资源中,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时要直面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学校的活力绽放。53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每个学生成为其独特的 自我,并在一种平等开放对话的氛围内,使学生的

开发,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感受生

活。学校又将“研学旅行”作为社会实践课程的一种

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业中形成健康成长和终 身发展的基础。有效补充,加强了学校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 界的联系,把旅游、学习和研究有机统一起来,点燃

了学生梦想的火花,使他们的社会视觉、生活技能、 集体观念、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了

有效培养。3. “搭建舞台”展风采一一实践技能拓展。实践 技能拓展主要是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相对应,重

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 拓展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也是促进学生 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学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 内在追求,以未来教育为外显特征,构建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推进式育人环境,开

1. “诵读经典”沐思想——情操培养。学校领导 经过多次探索与实践,在校园生活中开展了“诵读 经典”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操培养。“腹有诗 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学校依据不同阶段学 生的不同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以实现“图书共享,

展了“24节气”“中华传统节日”“志愿活动日”“读书

节”“艺术节”“体育节”“学科竞技”等主题化、系列 化、生活化的德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当之无愧

地成为不同活动的主角,并体会自我的风采,技艺 的魅力,文化的重要,读书的乐趣,运动的快乐,知

精神共享”为目的,以“背诵经典诗词,积累优秀词 句美文,阅读经典书籍”为主线,设置走廊开放式书

识的力量。他们在挑战与展示中发现了自我、找到 了自信、演绎了精彩,从而让校园的学习变得趣意

架和班级读书角,把学生们喜欢的图书,在班级内、 班级之间、师生之中流动了十一年。学校还根据学

摇曳。生阅读情况,评比奖励“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使

4. “诗书留痕”写青春一一潜能深层挖掘。在教 育理论中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一般能力(显能)与 蕴含在体内的潜能相比是1 : 9,这就意味着有90% 的潜能蕴含在体内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冰山理论预

他们的阅读有目标、有方向、有兴趣、有收获,从丰 富的书籍中,汲取思想品质的精神营养。2. “特色课程”促成长——核心技能开发。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培养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核心技能

示所有的教育专家,教育应该不断挖掘人类自身的

潜能,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怎样更好地挖掘

潜能呢?主要是通过对自我的反思与畅想,使人基 于现有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好地畅想未来。写作是

的培养应该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塑造与提升。“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实

一项能够活络思维,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提高思想

施个别化教学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乃至建设创 新型国家的大事。⑷基于“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

深度,反省自身;精神上收获,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的一种行为。为此,每学年学校都给全体学生印发

子都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的教育 “未来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交流专用本》,他们的读

理念,遵循教育规律,聚焦“多样课程、多彩生活、多 元文化”的策略,以学生的未来成长为中心,以学

书心得作品经教师指导,集结成学生作品集锦—— 《且歌且行且少年》等4册,近40余万字,在吉林大 学出版社和东北师大出版社分别出版。在集锦中,

术、兴趣、责任、理想为指向,以书香、科技、艺术、体 育、技术为内容,开发与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1+3

孩子们用稚嫩的文笔、飞扬的思想,为自己和未来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学校的图书馆中也永远珍

式”特色课程体系,即“文化基础课程”+“校本拓展 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劳动体验课程”等具有实践

藏了他们成长的印记。(二)固本强基:打造全一流的教师团队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特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升,学校打破围墙教

我们需要善于思考的教师,他们能够以自己生 活的广度和学习的深度,带领学生学会思考。⑸为促

育体系,联合外部环境和资源,依托家长和社会力 量,通过行业故事课、行业实习课、互动交流课、网

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原有行政机构的基础上增

络视频课等课程形态,助力校本拓展课程的实施与

设了发展规划办公室,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规划教师

54的发展;新成立了教学管理团队,跟踪指导教师课 堂教学。通过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多样的研培 模式,明晰了教师生涯规划,提升了教师师德学养,

并提炼出国内外最新鲜的优秀元素,并达到信息共

享的目的。并依靠“四项工程”强化校本培训的效能,促进了教 师专业化成长。(3) 学习交流促专业提质。学校借助“教学经验 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白板展示学习”“微课 培训”等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校本培训。1. 名师打造工程。为实施“名师打造”策略,着力 打造立足校园、扎根课堂、坚守教育的骨干教师队 伍,学校聘请专家、教研员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

(4) 课题科研促专业提速。科研室采取“以点带 面”的自主科研管理模式,激励教师“站好课堂、精

心探索、总结研究、分享成果”。目前,全校以《英特 尔未来教育理念下生态课堂的“一三五”教学模式

点培养,并通过“名师评选”“课堂创新”等展示课活 动,促进教师专业的成熟度,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 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名片,进而成为学校课改的

研究》为主导课题,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改革,同时进行了 10项学校课题、21项团队 课题和35项个人课题,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的科研氛

中坚力量。2. 教师磨课工程。学校将磨课作为教师专业化 成长的绿色通道,是遵循“一课多研磨教法、精益求

精磨细节、打造精品磨智慧”的原则,依托“六课”展 示如琢如磨的名片课,借助磨课项目的驱动性,抓

围,让科研贯穿教学和管理。(三)俯拾仰取:未来教育展收获1. 践行“未来教育”,办学理念破茧。从2006年

末,先遣骨干教师的披荆前行,到2007年学校召开 了长春市“未来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现场会,以及赴

住各种比赛、展示和研讨的契机,有力地推进了教 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北京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总部、教育部和 中央电教馆联合召开的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 培训项目工作的有关会议,到汇报学校未来教育应

3. 携手共进工程。学校在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 过程中,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师徒结对“蓝

青工程”和以青助老、以老督青的“互助工程”,在教 育教学能力、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题研

用研究情况的牛刀小试,再到2009年承担全国“英 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研修班现场会的幽 兰吐蕊,已将“未来教育”的办学理念晨曦初照。究、专业发展、师德师风等方面获得了新老相长的

进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领悟后的欣然、困

4. 专题研培工程。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 师专业发展要求,充分挖掘身边的优秀资源,“唤

醒”身边“沉睡的巨人”,以六方面(教学理论、课题 科研、校本课程、读书活动、信息技术、心理激励)突

顿时的茫然,但更多的是对求索的执着。2. 贯穿“未来教育”,教学模式成蝶'“寻求并找 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 生可以多学……”⑹两百多年过去了,广大教育者一 直在为实现夸美纽斯的教育理想而不断努力。2013

出校本研修内容的多样性;以四对话(与自己对话、 与理论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实践对话)呈现校本研 修主题的精准化;以四形式(集中、分层、小组、团

年,以南关区教育局提岀“生态教育”为契机,在对 未来教育多年深化探索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全员 实践的“一三五”教学模式。即:队)体现校本研修模式的自主化,对全员进行了“四 个模块”的专题研培。“一个中心”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三个特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主、

(1) 骨干分享促专业提升。充分发挥骨干和优 秀教师的作用,通过“备课展示”“骨干展示课”等活 动,营造“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教后反 思”的教研分享氛围。探究、协作的基本特征;“五个环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未来教

学的四步法(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认真检查、交流 分享),重构了更为适用的“一温故纠偏;二破题质

(2) ~次传导促专业提效。有层次、有计划、有 步骤地组织管理人员、班主任、备课组长、骨干教 师、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培训。为了使学习效果发

疑;三讲授指导;四合作求知;五交流分享”五个教 学环节。通过专家理论引领、实验教师研讨课例、课堂 模拟教与学等方式逐级的递进,让所有专任教师感

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迁移与分享,实施培训前后干 预策略:外出学习的教师培训前明确学习的目标和 期望,以利于培训中学习效益的提高,培训后通过

知教学模式的惯性改变,并在自己的常规课中渗透

“一次学习汇报”“一节展示课”“一场理论讲座”“一 篇学后心得”等形式,督促教师进行学习反思,引入

“一三五”教学模式元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进而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精品名片课,再向多

55课型实践探索,提高“一三五”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通过组织亲子活动,来直接辅助家庭间的相互理解 与融洽。虽然我们会为家庭提供以上三方面的支 持,但就如未来教育理念中多次提到的:父母支持

能力,每位教师完成“一三五”教学设计详案和体验、 研讨课后,都撰写了改变传统和惯性的教学叙事。近年来学校遴选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子女(尤其是青春期的子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 是将对子女过剩的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的爱与持

体验、国家级大赛获奖作品、发表论文等,集结成 《教师优秀教案集锦》《“渔式”教学体验集锦》《教育 研究话未来》《未来教育研究成果集》等作品集,还

续提升上。其四,与社会环境高度融合。项目制学习其实

有各科教师编写的《含菁咀华》《健康安全伴我行》 已经是高度社会化的一种学习方式了,但它依然与 真实社会的人与事有一段距离。在中学阶段拥有和 社会直接接触的经历,会在降低学生对社会的陌生

等多系列校本教材,迄今已出版了 23本作品和在相 关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三、未来教育的未来之路感的同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校定期邀 请一位不同行业的顶尖从业者分享自己的成长经

身处一个互联共通的时代,学校的未来教育研

究活动,即将进入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阶段。其一,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借助校园wifi

历与对行业的洞察,并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帮助 学生成长。新的生产力呼唤新的学习者。“努力让每个孩

全覆盖、互联网一体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 建智慧学习环境,将教与学的方式及管理与评价进 行重新架构,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

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愿

景。从“面向未来”到“创造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 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教育的理念就是要

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其二,继续深化改革,寻找办学中的新思维,推 把学生放在办学的中心,把教师放在发展的核心, 让学校成为师生奔向未来的基石。[参考文献]⑴叶澜港首语[J]冲国教师,2012( 10).出未来教学模式在“双模双创”中迁移的应用项目(双 模即:模仿、模拟;双创则为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模 仿创意和模拟创业,意在多元地提升学生面向生活与

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奠基。其三,携手家庭共同成长。一个人的成长离不

[3][2]周文雁.“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开家庭的影响,而在青春期这样建立自我同一性的 重要时期,和家庭拥有默契地共同支持学生的成长

中小学电教,2007(12).[4]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对学生就更加重要了。在线上,学校建立家长学习

[5] 李帆.打破教育的“迷思”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社区,并提供体系化的学习内容给每个家庭;在线 下,定期组织教养工作坊,以辅助家长们建立能够

[6]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支持子女青春期成长的知识、技巧以及底层态度。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Future Education \"School Running Concept in School EducationZHOU Wenyan(The NO.98 Middle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041, China)Abstract: The new demand of the new era for the innovative talent is driv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ys­

tem. The new era calls for personalized education services which are flexible in time and spac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and culti­

vate innovative talent. Facing the tide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world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future talent, Changchun No. 98 Middle School adopts the concept of \"future education\ utilizes modem ed­ucational technological elements to build a fine school-running system and a first-class faculty team, thus carrying out in-depth ex­

ploration and practice.Key words: future educa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ization[责任编辑:王辰]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