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锐游网
财经论坛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_邹泉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摘要]我国商,jEer.行的风险管理目前尚处于发展时期,在经济转轨时期面对难以遏制的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常常束手无策,而随着我 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法律制度、信用基础等宏观环境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对商业银行股权改革,以及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入 资本市场。将更多地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开放性的竞争中我国商业行也终将与国际接轨,同国际活跃银行进行“面对面”的激烈竞 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最新风险管理理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设 问题进行反思,阐述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差距,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提供可参考的分析依据。 l关键词J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 创造收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 “2R”(Risk 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 and Return)is the same coin。即风险和收益(回报)是同一枚硬币 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 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 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 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在 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 经营管理中,割裂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效 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 益,忽视了风险控制,不良授信与日俱增,授信产品的特殊性。决 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定了其经营风险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具有明显的风险滞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 后特征,在诱人的短期利益后面潜伏着巨大的中长期风险,国有商 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 业银行许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失败教训证明了此点,商业银行持续 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尚待确立。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四、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 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 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 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 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 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 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设立独立的信贷审批官,还表 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 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 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 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 r Eyes Principa1),即至少 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透过国有商业银行纷繁复杂的不良 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 资产成因,深藏其下的是体制、机制性根源。长期以来,国有商业 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 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沿袭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营企业的治理模式,管理体制老套。 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 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 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 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 五、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 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 督制约机制薄弱。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 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 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 二、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等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 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 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 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 互;中突;信息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 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 足。 在目前国际银行竞争激烈的形势,中国银行业的问题仍旧很多 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 碍。二是决策机制不完善,2000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机 突出,应继续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品和业务,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步 制先后经历了从简单的“三级审批”到“审贷分离”两个阶段,无 优势, 论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决策程序对道德风险约束力,这两种 伐。模式均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国 参考文献: 内商业银行在决策机制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如中行的“三位一体” 『11漆蜡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lM】斌汉:湖 的授额信贷决策机制的建立,但还存在决策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 tP ̄L民出版社,2009,12 .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于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 等问题。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还不到位,商业银行仍以信贷风险管 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重视不够, 大学出版社,2009,8 三、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国际先进银行,十分重视风险一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和 【3】石峰: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研究【D】.衡阳:南 华大学.20( ̄6 《商场现代化》2010年9FJ(下旬刊)总第62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