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吉林医学20o8年2月第29卷第3期 ・235・ ・药物与临床・ 中药敷脐法治疗dxJL ̄l'感咳嗽疗效观察 李炜奕(长春市妇幼保健所,吉林长春130000) [关键词] 中药;d ̄JL#t-感;咳嗽;敷脐 小儿外感咳嗽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之一.可在冬春 寒或风热表症。 季节广泛流行。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全国每年 大约有300万儿童患此疾病。约30%的患儿因病程迁延导致 肺炎。到目前为止仍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及止咳祛痰药物等 联合用药治疗。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治疗、缩短疗程、减少并发 1.3方法:将305例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详细询问病史及 进行体格检查,填写临床观察表。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中药 敷脐组(试验组160例)和口服中成药组(对照组145例)。 1.3.1中药敷脐组(治疗组):取中药免煎颗粒杏仁、桃仁、皂 症,是儿科医生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们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 临床经验,筛选杏仁、桃仁、皂角、细辛、羌活等作为贴敷药物, 临床进行神阙穴位贴敷治疗160例患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角、细辛、羌活各1袋,将上述药混匀,滴水使药物成糊状,装 人绵纸袋中,置于神阙穴位处固定。每天换药一次。用量:0 ~1周岁患儿,每次用混合药物1/4份;2~5周岁患儿每次用 混合药物1/3份;6岁以上患儿每次用混合药物1/2份。 1.3.2口服中成药组(对照组):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片” (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20027044。包装:每盒24片。功用:祛风解表.宣肺止嗽)口 服。使用方法:0~1周岁患儿,1片/次;2—5周岁患儿,2片/ 次;6岁以上患儿3片/次;均为2次/d。 1.1一般资料:自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305例 患儿,符合以下标准:年龄为0~6岁,性别不限,发病时间3d 以内.就诊前未用过抗生素及抗病毒等药物。 1.2诊断标准 1.4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痊愈:治疗3d内,咳嗽症状体征 完全消失。②显效:治疗3d内,咳嗽症状体征较前明显缓解, 仍需药物维持。③有效:治疗3d内,咳嗽症状体征有所减轻, 仍需药物维持。④无效:治疗3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甚至加重。以治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 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版拟定:① 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常见干咳,以后有痰。②多先有上 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出现咳嗽。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或 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l罗音和粗中湿l罗音。 1.5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8.0统计学软件,对两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中医高校本科统编教 材<中医儿科学>拟定:①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症状。②病 前多有感冒病史。③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罗 音。④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 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⑤x线检查:显示双 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1.2.3中医外感咳嗽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中医高校本 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分别进行£检验及)(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体征等指标经统计学 分析,P>0.05。治疗组160例 总有效率89.37%,对照组145 例,总有效率63.45%。P<0.O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 组治疗效果见表1。 科统编教材<中医儿科学》拟定:①咳声高扬,或咳声不爽。② 痰白清稀,或痰黄粘稠。③发病较急,病程较短。④可伴有风 表1两组治疗效果(例(%)] 3讨论 散风止痛、利九窍。桃仁人大肠之经,取之破血行瘀之功,渗 外感咳嗽是婴幼儿时期高发的疾病之一,临床中针对病 源,应用抗菌、抗病毒及止咳等药物治疗,静点及口服药物给 患儿增加很多痛苦和麻烦。而我们采用中药敷脐治疗疾病, 入神阙穴达经脉,以起到治病作用。方剂配伍,简单易行,控 制炎症,防止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从本组临床资料看,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既安全又减少患儿打针、吃药的痛苦。 方剂中杏仁具有降气平喘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杏仁中 含有杏仁甙,经水解后产生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 细辛主治咳嗽、气逆及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以皂角和羌活 从而表明中药敷脐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我们认为,中药敷脐 疗法作为一种治疗d ̄JL#t-感咳嗽的方法,安全、有效、使用方 便,既可靠经济,又减少患儿胃肠道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07—10—20编校t黄荣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