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古蔺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古蔺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来源:锐游网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古蔺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读上海市示意图,回答

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A

2. 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湄公河在东南亚地区按先后顺序流经的国家有

①缅甸 ②越南 ③老挝 ④马来西亚 ⑤秦国 ⑥印度 参考答案:

B

3.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工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

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7——9题。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CO2浓度330 333 342 350 340 362 /10 -5 PH值 8.13 8.12 8.10 8.07 8.09 8.02 7. 1985——2010年间

A.海水中CO2浓度不断增加 B.海水PH值持续减小

C. 后5年海水中CO2浓度增加最快 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CO2浓度呈负相关 8.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 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 9.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

A.珊瑚礁或消失 B.全球酸雨危害减轻 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参考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7.C 8.D 9.A

解析:7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85——2010年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值有增有减,A、B错;后5年海水中CO2浓度从342增加到362,增加最快,C正确;海水酸化度与海水CO2浓度呈正相关,D错。

8题,海水PH值大小与海水CO2浓度呈正相关,所以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D正确。

9题,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会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珊瑚礁(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会逐渐被溶蚀而消失,A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4. 下图为我国某日某温室测得的室内、室外、墙内表面、墙外表面温度变化线,墙体为土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 图中表示温室墙外表面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③曲线在12:00—15:00出现低值的原因可能是 A. 封闭温室减少蒸发 B. 顶部盖上草毡保持温度恒定 C. 开窗通风透气

D. 午后降雨

参考答案:

8. B 9. C

8.①②曲线温度较低为室外和温室墙外表面,又因墙体为土墙,升温滞后于气温升温,受温室内热量

的传递,午后一直高于室外气温,答案选②。故B项正确。

9.因墙体夜晚热量流失速度慢,温度较气温高,所以③曲线为室内气温,④为墙内表面温度。封闭温室不会降低室内温度,顶部盖上草毡和午后降雨会导致室内和温室墙内表面气温会同时降低。③曲线因室内气温午间温度过高超过30℃影响作物生长,需要在午后小段时间内开窗通风透气使气温不宜过高。故C项正确。

5.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温度增加 D.环节④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6.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

5.A 6.B

解析:5题,根据熟悉水循环知识,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环节①为大气降水,其是地表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类型,A正确;环节②是地表径流,但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的热量,B错;环节③是蒸发,其会使大洋表面海水的温度降低,C错;环节④为水汽输送,其最不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

6题,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洋流①为暖流,其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A错;洋流②为西风漂流,B正确;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错;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D错。

【思路点拨】熟悉水循环各个环节、洋流分布规律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洋流。

6.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桔槔汲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当地有一块“兰台碑”,碑文是“天大旱,地特丰”。古老而科学的农耕方式,就这样代代传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低山丘陵为主,全年多雨 B. 地下水埋藏深、回补快 C. 土壤盐碱化严重 D. 沙质土壤,地表水易渗漏 9. 当地“天大旱,地特丰”的原因是

①水井提供丰富的水源 ②热量充足,生长期长 ③光照充分,对水稻生长有利 ④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8. D 9. C

此题考查水循环、中国南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该地区为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据材料“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分析,地表水要回流下渗,所以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埋藏浅,B错。据材料分析,地表水及时回流下渗,不再地表滞留,灌溉方式得当,不会产生土壤盐碱化,C错;浙江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属于沙质土壤,地表水易渗漏,D对。故选D。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回流入井”可知,水井提供丰富的水源,确保旱季供水,故①正确;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没有关系,故②错误;“天大旱”说明降水量小,云量少,光照充分,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产量,故③正确。浙江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不大,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故④错误。选C。

7.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宣布,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启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 ( ) A.增大我国环境承载力 B.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C.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D.延缓图中各省市进入“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13.由图示可知( )

A.各省市由南向北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越来越晚 B.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大部分东部省市比西部省市早 C.直辖市2020年前都实现了“人口零增长” D.沪比黔早实现“人口零增长”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

参考答案:

12、D 13、B

【答案】

8. 请回答48-49题: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

48.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A.小麦、水稻、玉米 B.水稻、小麦、玉米 C.玉米、小麦、水稻 D.水稻、玉米、小麦 49.M省可能是( )

A.安徽 B.山西 C.广东 D.甘肃 参考答案: 48.B 49.A

明确谷物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是解决该题的关键。①在江西省占绝对优势,应为水稻,②谷物在河南省占绝对优势,英文为小麦;③谷物在吉林省占绝对优势,应为玉米。M省水稻、小麦占一定比重,另外还有玉米,应为安徽省。

9.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市可能是

A. 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29.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

C A

10. 岩石圈是指

A. 整个地壳 B. 地壳和软流层 C. 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参考答案: D

11. 蓝莓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据此回答23~25题。

23.东北地区林区原来以森林采伐业为主,现在主要以森林的养护、开发生态森林为主,影响其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气候 C.交通 D.政策

24.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

A.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 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

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D.灌溉水源便利

25.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是 (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参考答案:

D C C 略 12.

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参考答案: B

解析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

13. 读某城市东西方向地价及商业和住宅用地付租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

有关甲处叙述正确的是

A.市用地面积比重最大,大多成点状或块状分布 B.人口密度最大 C.经济活动繁忙程度次于乙处 D.建筑密度最大 参考答案:

D

14. 地球上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 C.地球形成初期,就有了适合生物呼吸的O2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重力收缩 参考答案:

B

15. “金匠中原计划”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区投资布局的发展计划,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重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金匠中原计划”对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河南富士康所处

地位的组合是( )

A.Ⅰ、乙、②、c B.Ⅱ、乙、④、b C.Ⅲ、乙、③、a D.Ⅲ、乙、①、a 5.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主动转移的原因是( )

A.工业结构调整 B.地价高与失业率高 C.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D.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参考答案:

3.B 4.C 5.A

3.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故选B。

4.河南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在产品生产周期模型图中主要是生产传统产品,且大量出口;而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中主要承担加工环节;在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中主要处于成熟期阶段;在全球产业竞争的金字塔模型中处于底层。故选C。

5.珠江三角洲地区济南公交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所以就必须进行产业转移。故选A。

16. 右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2-3题。

2.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3.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参考答案: 2.C 3.A

17. 图10为中国某区域耕作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

图10

22.该区域

A.气温日较差大 B.流水作用强烈

C.稠密水系促进耕作业发展 D.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

23.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宁 B.黔 C.苏 D.鲁

参考答案:

22.B 23.C

18. 读下面四幅岛屿示意图,完成。

有关图中四个岛屿描述正确的是: A.A 岛屿大部分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B 岛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岛

C.C 岛屿和D 岛屿的高温期一致,多雨期不一致 D.图中四个岛屿均位于东半球 参考答案:

A

19. 图10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4.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离海的距离 C.地形

D.植被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B.Q湖是世界上深的湖泊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参考答案:

23.C 24.D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 空间定位,气候的形成因素。

解析:23题,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差不大,排除A,距海远近相差不大,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不可能相差如此大,排除B,植被对降水的影响不大,排除D,根据经纬度和地理事物的形状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的降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该地多山,L地位于迎风坡,R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差别大,故选C。24题,M区域是地中海,排除A,Q湖是死海,世界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排除B,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景观不可能是热带草原,排除C,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农作物之一,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经纬网地位,结合气候的分布,分析其成因。

20.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

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参考答案:

D

21. 如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 C

22. 图2为“某城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原因 B.经济原因

C.行政原因 D.社会原因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 B.商业用地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

C.工业生产规模减少、产值下降 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参考答案: 4.B 5.D

23.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图4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A.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10.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貌 C.植被 D.土壤

参考答案:

9、D 10、B

24.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l时10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24~25题。

24.“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约位于( )

25.“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等 C.开罗(300

N,310

E)人收看实况转播在下午3点多 D.西昌日落西北满天红

参考答案:

24.B 25.C

25. 下列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两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农历不同的日期看到月相变化③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④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B

26. 2017年4月10日,来自西亚的14万吨原油在缅甸马德岛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中缅两国能源领域合作步入新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20. 中缅输油管道建设的积极影响有( ) A. 改善云南大气质量 B. 保护缅甸生态环境 C. 加强我国能源安全 D. 改善缅甸能源结构 21. 关于缅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南高北低 B. 河流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C. 全年高温多雨 D. 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

22. 海上巨轮运输易造成污染,海上油污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 洋流 B. 水循环 C. 海洋生物 D. 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

20. C 21. D 22. A

20. 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可使我国进口石油的线路大大缩短,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选C正确。

21. 缅甸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降水;河流无冰期,不可能有凌汛。选D正确。 22. 海上石油泄漏造成污染,主要是通过洋流运动而扩散。选A正确。

二、 多选题(共10分)

27. 读下表: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外贸依存度比较表,完成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00-2006平均 51.88 25.21 76.72 8.88 9.81 从地区上来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哪些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参考答案:

CD

28. 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

A.农村劳动力丰富 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 C.耕地资源十分丰富 D.气候类型多样

参考答案: AD 29.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

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B、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C、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D、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答案: BD

30. 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是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西非渔场 参考答案:

AB

三、 综合题(共38分)

31. 环境保护

中国国土资源部在2005年至2013年进行了一项调查,全国有30万到50万公顷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各种原因中包括工厂的有毒废弃物的排放、污水灌溉或过度使用杀虫剂等。土壤污染对环境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下图为某厂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图。

注:污染羽是指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 指出A厂土壤污染造成人群健康风险的途径并提出防治对策。

参考答案:

途径:土壤污染区地表土壤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厂区人群;土壤污染区污染物通过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呼吸影响厂区人群;污染物由地表土壤污染区经降雨淋滤进入地下水,流入下游水井,影响饮用厂区下游井水的居民。

防治对策:加强污染监测和预报;加强化学物品管理,防止泄露和人为泼洒;工人应穿工作服,戴手套,避免穿短袖和短裤上班等。

解析:根据某厂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图中污染物的流向,可知A厂土壤污染造成人群健

康风险的途径主要有通过皮肤接触、呼吸空气、饮用水等途径造成人群健康。土壤污染区地表土壤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厂区人群,土壤污染区污染物通过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呼吸影响厂区人群;污染物影响饮用厂区下游井水的居民。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监测和预报、化学物品管理、工人着装等方面思考。

3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8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试验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项目 砂粒砂粒砂粒砂粒砂粒砂粒(40)、粉(45)、粉(61)、粉(78)、粉(14)、粉(28)、粉土壤质地(%) 粒(25)、粒(20)、粒(21)、粒(14)、粒(19)、粒(22)、黏粒(35) 黏粒(35) 黏粒(18) 黏粒(8) 黏粒(67) 黏粒(50) 特定降水期间的总土壤流失量45.3 201.2 38.1 45.7 26.9 84.6 (g/m2)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D D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分水岭,较干燥,不易渗水;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分)(或答A位于阴坡,B处在黄土峁的顶部,C处在山谷中,均不利于建窑洞)

(2)丁地 从土壤质地看,丁地砂粒比重最高,黏粒比重最小,水土保持功能最差,但它的土壤流失量却较少。(4分)

33. 2008年初,低温雨雪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地区。阅读下列图文资料,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8年1月10到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的灾害甚至为百年一遇。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2008年1月28日六时再发暴雪红色警报:受冷暖空气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下图所示地区将发生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

1. 材料所示期间,北太平洋上主要受 (气压中心)控制。

2. 图中多个省级行政区发生冻雨灾害,简述发生冻雨灾害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 ,该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是 、 3. 1月28日正值运输高峰——“春运”,试述强降雪或冻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 据报道,今年上海新茶上市较往年晚得多并且价格偏贵,试分析原因。

5. 通过今年的冰雪灾害,使我们在预防、减轻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方面获得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 阿留申低压

2. 低温少雨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受来自高纬内陆的冬季风控制

3. 强降雪或冻雨引起道路积雪、结冰,使公路、民航、铁路全面受影响,高速公路关闭,机场航班取消,火车营运受阻。

4. 我国茶叶主要产区在秦淮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今年该地区受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的影响,茶树受冻害,损失较大。

5.如: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建立有效的“防灾机制”,及时应对突发的灾害;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灾害的应急工作,开展保险业务;宣传有关自然灾害的常识,让人们学会合理的自救、营救措施

34. 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 6 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定的措施 。 ( 4 分)

参考答案:

(1) 地面塌陷 、 地下水污染 、 植被遭破坏 、 水土流失 、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 任答三点, 6 分)

(2) 植树造林种草;因地制宜布局农、牧、渔业等 。 ( 4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