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手套教案
小班小手套教案
【篇一:漂亮的小手套(中班)】
活动名称: 漂亮的小手套(中班)
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纹样进行对称装饰
2、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
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
排列一一对应、完全一样。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图形、颜色、线条、装饰手
套面。
活动准备:1.手套三双 2.范画6张3.供幼儿作画的手套形画纸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教师出示手套直接进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教出示手套)
二:引导幼儿感受这双手套的对称美(通过让幼儿观察来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
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双手套你发现了什么?(左边的手套和右边的手套一样在哪里?引
导幼儿说出右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而且两个图案能重叠在一起,这样的就称为左右对称) 三:幼儿讨论什么是对称(让幼儿通过尝试错误来再次强调左右对称)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来戴上一双手套(颜色、图形不同的手套让幼儿观察)大家看这位小朋友戴的一双手套,你们发现了什么?左手手套的颜色、图形与右手手套的颜色、图形不一样,这样的一双手套我们能称为左右对称吗?(不能)让
这位小朋友换上左右对称的手套,再请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左右对称的手套美。 四:幼儿讨论如何装饰手套(教师示范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师:小朋友知道一双手套要左右对称的图形才美。这些手套的图形是叔叔阿姨设计出来的,我们也来设计一双漂亮的手套好吗?
师:小朋友知道一双手套要左右对称的图形才美。这些手套的图形是叔叔阿姨设计出来的,我们也来设计一双漂亮的手套好吗?
师:(1)首先把一双手套摆放好,拇指相对。想好要画的图形,再开始动手画。在一只手套上画图形,在另外一只手套上也要画上相同的图形,这样才是对称的手套。
(2)老师出示设计好的手套
流畅的波浪线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看!连我们学的数字宝宝都能装饰出美丽的手套
简单的折线、圆点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图形宝宝装饰的手套也漂亮。
美丽的枫叶装饰出的手套别有一番风味。(让幼儿自己观察一一说出来,感受对称美)
五:幼儿装饰手套(幼儿发挥想象,亲自体验装饰手套)
“请小朋友当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一双手套装饰的最漂亮。”发给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纸两张。
六:展示、评价(让幼儿互相欣赏,加强对左右对称的理解)
(1) 请个别幼儿将自己设计的画展示给其他幼儿,并说出自己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图案,教师加以点评。
(2) 对全体幼儿点评:我看见小朋友们设计的手套各种各样,特别漂亮,有花草的、有动物的、还有图形宝宝等。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装饰好的一双手套贴在墙上开个展览会,比一比谁的手套最漂亮。
【篇二:一只手套教案】
语言:《一只手套》
目标:
1、能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并会用动作表现。
2、初步感受故事的幽默。
活动准备:
ppt、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都穿上了什么?
二. 教师出示一只手套。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了一件小礼物,你们想不想看啊?” “哦,这是什么?(手套)手套应该戴在哪儿?(手上)”
“可是森林里有两个小动物却不知道手套是怎么戴的。你们想不想听有听他们的故事?”
二、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一只手套》。
(大灰狼捡到了……这到底是什么?)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听到了谁、看到了谁?
(3)他们捡到了什么东西?
大灰狼和小花狗把手套当成了什么、戴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再听一边。
三、体态、神情再次讲述故事(大灰狼捡到了……这到底是什么?)
提问:
(1)“大灰狼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大灰狼脚上穿手套走路的样子。(活动中问一问托儿“这样走路方便吗?”会说“这样走路太不方便了”)
(2)“小花狗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小花狗头 上戴上手套的样子。(活动中会说“手套直往下掉”)
四、教师:“真有意思,手套是戴在哪儿的?(手套是戴在手上的)故事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告诉大灰狼、小花狗的呀,我们学小姑娘,那样大家一起大声地告诉大灰狼和小花狗“大灰狼、小花狗手套是戴在手上的’。”
五、今天,大灰狼和小花狗真要谢谢小朋友了,你们让他们知道手套是戴在手上的,这样大灰狼和小花狗就可以戴着手套暖和和的过冬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也有一双漂亮的手套,你们想不想要呢?(想)。
(2)那戴着我们的手套一起去装饰吧。
七、结束活动。
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执教者:杨琼
【篇三:小班游戏活动教案:《认识小手》】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认识小手
一、活动背景
小手是幼儿最常用、最熟悉的身体部分,他们每天用小手做许多事情。但幼儿对自己的小手认识还不是很明确,不能分辨和说出自己手指的名称。因此借小手这个主题我设置了本次游戏活动——认识小手。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小手,喜欢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这个主题活动融合了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来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2.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相关音乐、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举你的双手摆一摆”进场
师:今天
来到了大活动室,看看后面是不是有很多的客人老师啊?现在我们就以特殊的方式向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好吗?(师幼一起边说边做:拍手、跺脚,一起点点头。拍手、跺脚,扭扭小屁股。拍手、跺脚,转个小圆圈。拍手、跺脚,问声老师好!)
(二)游戏:听我说,跟我做“请你像我这样做”
师:嗯,我们小二班的宝贝们真有礼貌!首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
师幼一起做(教师边说边带幼儿做动作: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依次拍头、拍肩、掐腰、拍屁股、拍腿坐好)。
师:嗯,宝贝们做得真棒!刚刚你们都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拍的啊?
小结:嗯,我们的小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手朋友。
(三)认识小手,说出其名称
师:老师今天要考考宝贝们,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依次出示右手、左手,问这是哪只手呀?
幼:右手,左手。
师:宝贝们都有几只手呀?(两只手)
小结:两只手,我们也叫它一双手。一起说一下,一双手!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右手。(出示右手,幼儿依次认识手心、手背、手掌、手指头。)
师:它们都是好朋友,老大叫什么呀?(大拇指)
师:边做动作边唱大拇指歌(此时幼儿和教师一起做)。
师:依次认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师:都认识了小手,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指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无名指、还有小拇指大家都睡了。(嗯,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无名指、还有小拇指大家都醒了,伸伸腰都醒了。)五、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师:啊,我们都认识了小手朋友,我们的小手不仅能做很多事情,而且还会变魔术。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来玩游戏。(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带幼儿做游戏。)
儿歌: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我是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两把剪刀,亲亲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布,抓住了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我是蜗牛,不是免。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块布,二块布,我是章鱼,不是免。
游戏反复玩两遍。
六、播放视频歌曲:走路
师:我们的小手可真神奇啊!它不仅可以变小白兔、小蜗牛、章鱼,还可以变出很多的小动物,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听看除了小白兔,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了。(播放歌曲,走路。)
师:谁来了?
幼: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
师:嗯,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巧,都听出来了,那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遍给客人老师看好吗?(师幼一起表演走路。)
七、总结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那下面你们就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开着小火车一起出去做游戏好吗?(“开火车”游戏结束。)
八、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保护自己小手的一些方法。
3.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为爸爸妈妈服务,为自己服务,为集体服务。
九、教学反思
选择这节课是因为小班幼儿初入园,生活常规没有形成,不会保护自己的手。所以我选择“认识小手”这节集体教育活动,希望能帮助幼儿认识和说出手的名称及其作用。本活动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和感知操作法等教学方法。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来感受小手的灵活和有趣,进一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名称的认识。在游戏活动中加入了幼儿常做的有关小手的小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小手的能干。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强,又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