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017年第47期·理论研究·教师如何实现“真正的备课”管应国安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南楼小学,六安237000)教师备课是指一切有助于教师上好课,在总体上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益而进行的一切相关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怎么上好课。面对千差万错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我认为教师上课时不应该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有一段话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静待花开!”是的,教育应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教育的经验可以借鉴,参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前“备好课”,但“备好课”并不是要求教师把文本中每一处知识点讲的清清楚楚,把每个问题讲得明明白白,课上四十分钟说得唾沫横飞还嫌不够,还要牺牲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生怕给学生留下丝毫缺口。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学生与老师配合的“天衣无缝”,为了使课达到圆满,在设计教案时预设到一些学生当堂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提前做好“铺垫”,学生上课时只有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就行了。熟不知,这种格式化教学正在残害着学生。记得前不久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执教“国家财政”,教师在讲财政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选取了本地白浪河湿地公园治理的案例,通过展示白浪河治理后美丽的风景图片并辅以表格,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投资人,你愿意投资这个湿地公园吗?说明理由。因为湿地公园距学校不远,学生比较熟悉。这样的案例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原本想利用这一案例,让学生明白白浪河湿地公园投资大,工期长,企业不愿意投资,只能通过国家财政支持,最终让学生说出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结论,可就在学生汇报时,“问题”出现了。第一个学生回答说愿意投资,第二个学生也说愿意投资,于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发问,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说愿意。这时,教师一看课堂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马上就把课“拉回”到自己预定的轨道,强调白浪河湿地公园投资大并具有公益性,企业是不愿意投资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评价,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然后继续按照自己预设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课堂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授课教师没有抓住生成性资源,但如果我们往深处254思考,其实是教师还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时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做到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要信任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课堂是学生合作交流,享受的过程,收获知识,感悟喜悦的平台。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大胆放手,最好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课堂。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该出手时再出手。当学生“卡带”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帮忙,或者自己巧妙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将课堂引向深入。当学生讲错时,教师应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辨析对比,找出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方向。教师“备课”应有计划、有预设、有目标的活动过程,当学生讲偏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应审时度势,适时介入。课堂要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是要培养如何掌握知识的能力。有一个说法很形象:“一个鸡蛋,从里面打开是生命,从外面打开则是食物。然而,要从里面打开,离不开外面的孵化。”教师备课就是起着孵化功能———有趣、有疑、有劲、有用,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总之,我们教师备课就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