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来源:锐游网
k

择别

敷1褊媸

hsjsjylt@ 163.com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陈文销

摘要

目前,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存在流于形式、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有

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 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学校全面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观念+课程评价+教师培训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8) 04-0021-03

筹管理和指导,具体教学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从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教学

地位对等,不

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之别。我们不能因为应试教

,相互

,同.各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

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 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 程实施水¥”。《纲要》的出台不仅凸显了国家对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而且意味着中小学综合 实践活动的实施切实地被提上日程。如何实现综合 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更好地贯彻《纲要》,成为当 前中小学教

题之一。

育的客观存在,而轻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

有侧重,学科课程偏重于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更偏重于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就需要教师 在学习 合一。

(二)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应试 教育的大 绩,

教育观

,教师更加

的是学生的学科成 。面对日益发展的新情

好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 % 学生

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知

一、认识层面:全面加深对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成长成才、立德修身 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的实施过程

中,很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全面认识, 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的作用。

,我们该如何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

有的功能呢?

程的认识,使其发

况、出现的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 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新的、顺应时 代发展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 教师不能包办一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 中,教师应该

课程、

发挥学生的 料、

性,

学生自

、得出结论,使

(一)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 中的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

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部

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 础教育课程

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基

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

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且让学生通过课 堂上的实际操作,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在学生

Teac/ier'EdMcafiowForMm •教师教育论坛21

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与支持( 在学生迷茫时,为学生拨开迷雾,指引方向,从而 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

$

(三)

教学,

学生兴趣

一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全

面,并没有严格执行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致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 有

很好的落实,

使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错误认识,出现 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扮演着非常 重要的角色,尤其改变学生以往对传统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认识,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对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实施方式对学生的学习 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应该不断更新(教育方式要 因时而变,因事而变(教学内容则要尽量生活化、趣 味化。教师要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组织,发挥学

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 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践层面: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主要是面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的学生,学生所处学段不同,教师采用的方法应有 所差异。教师应如何切实贯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以学生生活为导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

学生生活而设置的,

教师需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 课程资源,确立活动主题。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 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得出结论等过程,通过探究、服务、制作、 验等方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 生

活、关注社会的情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

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一个

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不断发 展和自我超越的过程。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 同的要求,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于小学生,教师要 重视引导其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模式、基 本流程(对于初、高中生,教师要侧重于学生动手

22

2018年第4期(第31卷)

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

学生的学习目标就

是取得更好的成绩,进而考上重点大学,因而形成了 唯分数主义。从小学开始,大多数学生家长就把孩子 的成绩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孩子成绩好了,就会有一 个美好前程, 长们却忽略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无

能的学生一次次地证明了学习成

绩好并不能决定一切的事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

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学生各方面能

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重视学生能力 的提 ,

学生

动 手,

探究、去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课程 的生成性,生成更高一级的、更有

学生发展的

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 生自己选题,自己定计划,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总 结,教师则只需要

要时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会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获得高分的同

时,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样才更有 实现

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实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 价要贯彻于学生学习探究的全过程,而不

是作

为课程结束后的一项工作。对学生的考核,学校要 以学生为主体,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 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为 标。

从横向来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 校要 评价

化、评价过程的公开化、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主

体的

化主要表现为参与评价的主体不只有教师

学生,还有学校领导、教育专家以及学生家长; 评价过程的公开化主要表现为学

评价过程中坚

持公¥、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多元主体都积极参 与其中(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在评价的过 程中,每一项 的完成情况都有特定的评价指标、对应的

标分数的总和为

(评价

内容的全面化主要

为评价的时候,学校不能唯,要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项有

意义的任务都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时候要涵盖多

方面内容,包括态度的端正情况、能力的提升情况、 团体的合作水¥、信息的 处理情况等。学校

只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才能切实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

从纵向来说,学 该建立档案袋评价制度,并

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从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开始,学

学生的综合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每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完成后写一些总结或者感 言,教师也要 写一些评语,

均要

学生

的档案袋中。对能够电子化的信息,负责机构要对其

及 电子化并存储;对一些不能电子化的实物

类的作品、成果,要

纸质档案袋中,学校要对其

做好 作。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专业教师要做好档案袋交接工作,直到学生高中毕业,这就让档

学生成长的足迹。

三、制度层面: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相关制度

制度的不断健全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重要 ,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

了大

,但是

方、各个学校的情况

不同,在制 制度方面 题 。

面对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的大趋势, 中小学

制度刻不 。

综合

实践活动的相关制度,应该从

方面人手呢?

(一)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并列的,应该 和学科课程一样受

视,特别是制度方面,

而有效的制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保 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制度,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制度、实 施制度、评价制度、监督制度、反馈制度等。相关 制度的建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从

其日益规范化

常化。

建立专

门的课程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要工作包括提供课程所需的教室、器材, 课程的实施,收集师生的教学建议,改进课程的

内容和过程等,从而不断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实施水¥。另外,学校要建立问责制度,以加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 配备专业教师,加强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

规定的

课程,贯

穿于中小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实践中,如 果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学到的有用的知识将 会寥寥无几,进而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不出 应有的功能。所以,

的教师,对于学生学

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显得尤为重要。[3]在配备 专业教师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专业教师的培训,通过总体筹划定期对教师开 展

培训,使教师不断地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方法。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优 秀教师讲座或者组织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教育理念和 教育方法的活动,使不同学校以及不同教师之间相 互学习,使教师接受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从 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

(三)提供活动资金,营造教育环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其实施要 求一定的现实环境。例如,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到学 校的计算机教室进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需要

中去感受,去收集资料,去实地观察、体验,

都需要

活动经费做保障。/]学校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为实 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过程中 不

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的必然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教育管 理部门、学校及教师从认识层面到实施层面再到制 度层面一步步地进行加强和落实,单靠一方面的努 力将无法达

好的实

(陈文娟,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21 *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

1教育发展研究,

2007(3): 43-47.[2]

冯新瑞,王薇.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课程.教材.教法,2009(1)16-21.

!]马晓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未来走向探析[].课程教学

研究,2〇17(5):13-15,19.

!]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

研究,2013(1)54-61.

(责任编辑: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