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来源:锐游网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历史和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相互交融的。下列作品中集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于一体的是( )

A.《荷马史诗》《三国演义》B.《荷马史诗》《史记》C.《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D.《念奴娇·赤壁怀古》《神曲》

2. 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以往历届皇帝所颁布的法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查士丁尼民

法大全》。这说明(  )

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学习历史必须关注“历史联系”,即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因

A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

BCDA.A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查理•马特改革基督教会凌驾一切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传播

B.BC.CD.D

4. 战争、改革、宗教的传播都从不同的层面推动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是( )A.希波战争——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B.伊斯兰教诞生——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罗马帝国扩张——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D.大化改新——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5. 下图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

时间:公元6世纪二十年代

内容: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十二铜表法》B.《拿破仑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D.《人权宣言》

6. 希腊古典时代的人体雕塑,结构准确、比例匀称,彰显人的尊严和伟大,在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下列作品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7. 罗马帝国最初的二百年与我国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 )A.秦朝B.西汉C.东汉D.隋唐

8. “条条大路通罗马”再现当时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这一局面应出现在( )A.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2到公元前1世纪C.公元1到2世纪D.公元2到3世纪

卷II(非选择题)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民主与法制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1)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

(2)________规定美国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3)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_______,提高了黑人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局势。

10. 科学文化艺术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古希腊哲学家(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国度是( )。(3)起源于印度,被全世界采用的数字是( )。

11.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12.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秦朝建立后,统一________,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政令统一,巩固统治。

(2)________是存续千年的帝国,因开放而文化繁荣,又因保守封闭而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3)17世纪英国确立的先进的政治体制是________,为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保障。(4)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________制的总统制共和国。三、 简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

(1)在古代各国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举出一次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完成下表的内容。学代表

主要思想

派人物墨主张“________”“________”,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家俭。

孔子核心思想是“________”,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儒

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还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家

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老子

以________。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道

家强调治国要顺应________,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

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你认为他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什么?

(5)请说出下列孔子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5.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法典颁布于那个文明古国?从图一法典中可知,该古国分为哪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与图二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的另外三部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3)通过以上文献,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从中获得哪些借鉴?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攻入埃及,夺两河流域,灭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材料二 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材料一中的这位马其顿国王是谁?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位国王创造了怎样的辉煌历史?

(2)材料二中的罗马帝国是由谁建立的?在什么时候该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3)有人认为暴力冲突客观上导致不同文明之间闭塞格局被打破,具有推动人类文明区域不断扩展的作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答案】

B

【考点】司马迁和《史记》古代的文学与戏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记》和《荷马史诗》。【解答】

集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于一体的是《荷马史诗》、《史记》。《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的故事,表现了古代英雄的事迹,《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役结束后,回乡途中在海上漂流10年的经历。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故选B。

2.

【答案】

A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历史文化常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帝国的分裂【解析】

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法典》,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获取相关信息。【解答】

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以往历届皇帝所颁布的法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查士丁尼

民法大全》。这说明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题目给出的材料不能说明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3.

【答案】

A

【考点】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认识.【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希腊文化被传到了东方;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查理•马特改革,确立起西欧的封建制度;阿拉伯数字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世界各地的,与穆罕默德无关。

4.

【答案】

B

【考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希波战争日本的大化改新【解析】

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解答】

伯里克利统治时代,古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A错误;伊斯兰教的诞生,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B正确;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C错误;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错误。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学和科学【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解答】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

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C符合题意。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塑和建筑艺术【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C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春秋争霸希波战争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B

【考点】罗马帝国的建立【解析】

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

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的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故选B。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答案】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10.

【答案】

,,

【考点】古希腊文明佛教和古印度文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11.

【答案】

√,√

【考点】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解答】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12.

【答案】文字

东罗马帝国君主立宪制联邦【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罗马帝国的分裂美国1787年宪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解析】

本题以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古代秦朝、拜占帝国、英国、美国创新的史实。【解答】

秦朝建立后,统一文字,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政令统一,巩固统治。

东罗马帝国是存续千年的帝国,因开放而文化繁荣,又因保守封闭而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17世纪英国确立的先进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为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三、 简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答案】

(1)布匿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等。(2)赞成。亚历山大东征。

(3)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考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解析】

(1)本题考查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2)本题考查战争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3)本题考查现代文明交流。【解答】

(1)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是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了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比较典型的是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

(2)我们应赞同这种观点。因为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代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

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3)结合教材内容,古代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如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14.

【答案】

社会急剧变化。

兼爱,非攻,仁,以德治国,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治,相互转化,无为而治,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孟子;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有教无类。

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文化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考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历史开放性问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解答】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据所学知,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是孟子的名言。这段话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精神。

据题目中孔子的言论可知,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所学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文化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5.

【答案】

(1)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法学汇纂》、《法理概论》、《新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要制定法律,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等。【考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罗马帝国的分裂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解析】

(1)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

(2)本题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知识。识记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文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从中获得的借鉴。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

(1)由图可知,这是《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图二是《查士丁尼法典》。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论》、《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通过以上文献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制定法律,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建设,增强人们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等。

16.

【答案】

(1)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交流。(2)屋大维。公元2世纪。(3)同意。

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但战争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还是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交流。【考点】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罗马帝国的建立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解析】

(1)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大帝。

(2)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解答】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他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在横跨欧亚非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可知,这位国王是亚历山大国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交流。(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是屋大维建立的。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所以同意这种观点;但战争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还是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