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KW24《狐狸养鸡(一)》教学设计(共2篇)
《狐狸养鸡(一)》教学设计
(共2篇)
《狐狸养鸡(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认识“养、偷、数、盘、算”等16个生字,会写“围、何、觉”等8个生字。
2.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挨使文章生动活泼。
3.体会狐狸养鸡的初衷,是什么情况下决定养鸡的。
4. 初步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说说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能简单说出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学生做好预习作业,老师制作好课件预习作业设计。 PPT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故事激趣,导入童话
前面学过。狐假虎威,后来学过狐狸分葡萄,你觉得狐狸是哪种形象的。看教材的图片,发生什么事?
(如果有同学知道其中的故事,想讲讲其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为以后的复述故事做好准备。)
师: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狐狸的童话世界,畅游在童话的天地里,去认识狐狸。板书,狐狸养鸡。
学生交流: 预设:
狐狸:有爱心,值得同情。童话,由一个个想象的人物构成,它们有生命,它们有思想,它们有故事,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童话中的人物语言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读出人物的特点来。读童话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和文章中的人物同思想共命运,你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提高的。
二、读准本组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音。
1
学习“养、偷、数、盘、算”等16个生字 2、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 养(保养)(养护) 偷(偷窃)(偷走) 数(数数)(数星星) 盘(盘算)(盘子) 算(算数)(算术) 突(突然)(突发) 破(打破)(破坏) 何(何时)(为何) 乎(在乎)(胖乎乎) 挤(拥挤)(挤来挤去) 抖(发抖)(抖动) 伟(伟大)(雄伟) 改(改正)(修改) 拥(拥抱)(拥挤) 挨(挨着)(挨挨挤挤) 而(而且)(而是)
(3)出示含多音字的词语,强调读音。 数、壳、觉
4、开火车认读词语
(1)指名读,教师正音。 (2)齐读
(3)开火车读
(4)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喜滋滋、盘算、满不在乎、保护、奇异、前呼后拥、夜深人静、凶狠等 5、试着不出声地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6、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围、何、觉、感等,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 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认一认。 叠词的积累:湿漉漉、挤挤挨挨 2、小组比赛读。
3、想一想,上节课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生听录音,要求: a 你不认识的字,抓紧时间注音。
b 听听他们怎么处理童话中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 学生根据刚才听录音的感觉,初读这几篇课文。要求:
a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努力读通课文,继续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等会互相交流。
b 感觉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句子。 十五只小鸡却满不在乎。看看天,看看地,几下就蹦出了筐子,“叽叽喳喳”围着狐狸叫个不停,有几只甚至钻到了狐狸的肚皮底下,弄得狐狸浑身都不自在。原来,小鸡们把狐狸当成妈妈了。
就在这时,来了一只老鼠,小鸡们吓得叽叽叽惊叫着,一起挤到了狐狸身边。
2
狐狸急忙俯下身子,护住他们。狐狸感觉到小鸡们在发抖,又觉得自己好强壮、好伟大,这种保护弱者的感觉真好。
想吃鸡蛋时,鸡蛋孵出小鸡,想吃小鸡时,来只老鼠,用力保护小鸡。发生意外的事情,狐狸先放弃了吃鸡。
狐狸矛盾显善良。 出示句子:
有几次他也曾试着凶狠起来,可是看着这些在身边睡得很香的小鸡,他又下不了口。
唉,算了,我就先养着他们吧,等养大了再吃!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不同的印象? 2 、学着复述,复述课文。
3、猜一猜,狐狸后来吃小鸡了没有? 三、板书设计:
24狐狸养鸡
狐狸偷鸡蛋→鸡蛋孵出鸡 老鼠想吃鸡→狐狸保护鸡 狐狸先养鸡→养大了再吃鸡
教学反思:
体会狐狸的矛盾心理是不容易的,世间万物都有善良的一面,就算是坏人,也有善良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要学习本课文特别是写狐狸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例如小鸡们在狐狸的身上睡觉等细节写得很具体。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如小鸡,狐狸,老鼠等,感受狐狸在特别的环境中如何逐步转向善的一面。
《狐狸养鸡(一)》教学设计2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形象与前两课截然不同,本课展示了狐狸善良的一面,要体会狐狸的矛盾心理是不容易的,世间万物都有善良的一面,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因为就算是坏人也有善良的一面。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挨使文章生动活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述故事内容来理解童话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狐狸矛盾的心理与善良的一面。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挨使文章生动活泼。
【教学难点】体会狐狸矛盾的心理与善良的一面。 ◆ 课前准备: 1、 狐狸图片;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我们前面学过狐假虎威,后来学过狐狸分奶酪,你觉得狐狸是哪种形象的。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有同学知道其中的故事,想讲讲其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为以后的复述故事做好准备。)
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狐狸的童话世界,畅游在童话的天地里,去认识狐狸。板书,狐狸养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音。 学习“养、偷、数、盘、算”等16个生字。 3、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4、开火车认读词语
(1)指名读,教师正音; (2)齐读; (3)开火车读;
(4)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喜滋滋、盘算、满不在乎、保护、奇异、前呼后拥、夜深人静、凶狠等 5、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挨,想一想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2、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句子。
(1)有几次他也曾试着凶狠起来,可是看着这些在身边睡得很香的小鸡,他又下不了口。
(2)唉,算了,我就先养着他们吧,等养大了再吃! 3、情节梳理:
狐狸偷鸡蛋→鸡蛋孵出鸡 老鼠想吃鸡→狐狸保护鸡 狐狸先养鸡→养大了再吃鸡。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不同的印象? 2、猜一猜,狐狸后来吃小鸡了没有?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
2、学着复述,复述课文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