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来源:锐游网
! Q: 管理创新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nnovation Herald 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① 李峰万杰刘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50001) 摘要:工科高校培养更多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投入到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工作中,对于我国实现战略性规划和目标以及解决社会持续性发展 所面临的关键技术和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谊文首先对目前拓展与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概述,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 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然后,以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代表学校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 -b科技竞赛”为实或案例,针对基于科技竞赛活动提高能源和动力类专业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研完。希望斌文能够 为能源动力类专业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技竞赛 工科院校 能源动力 学生培养 创新能力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一0187—02 当今世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来 学工作,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 升能源动力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川。然而, 讲,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人才培养 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 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也会面临一些具体 与教育的探索一直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 基础;而且,还需要重视本专业学生在的创 的细节问题,如指导教师、学生动手操作试 题。专业素养教育倡导再学习与创新能力 新能力和专业运用等方面的综合提高,积 验平台等资源配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 培养,从而适应时代对人才的“宽口径、厚 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 完全有必要依托目前的学院实验室资源,优 基础、复合型”要求…。对于具有能源与动力 1.1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改善学生听课 化第二课堂教学资源配置,满足并完善学 类专业的工科高校来讲,培养尽快、尽可能 质量 生专业认知需求。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 多地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投入到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而在育人过程 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组织形式为例, 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工作的 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的是课堂教学,因此,许 实验室的博士、硕士完全可以指导回答本 第一线中,实践并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 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在教学第一线站 科生在课堂上遇到的或者没有得到及时解 和“大规模新能源安全高效的开发利用”等 岗的教师),针对学科专业以及时代背景等 答的问题,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其 战略性规划目标,是解决我国甚至全人类 不同需求,积极探索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以 实,在很多高校的许多实验室中,已经有很 的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重大 期达到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提高教 多本科生开始参与到试验室的日常学习与 难题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能源与动力类专 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如,文献4针对专业 科研工作中,甚至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实际的 业教育的根本和最终目标。因此,为了提高 素养课内容很新的特点,因此应尽可能地采 工程项目或科研实验,从而有机会与专业老 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等素质,不仅需要第一 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营造一种会话式教学 师、博士、硕士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 线工作教师积极探索传统课堂的教育教学 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果 渠道受益匪浅 。 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文献5在综合考虑点名成 1.3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学术综合 工作,而且,还需要学校、学院等各方面大 绩、课堂互动成绩、.项目训练计划成绩、考 能力 力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试成绩等因素,构建一种基于教学过程而 一般来讲,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能 如本科生提前进入专业实验室学习、参加学 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实 力培养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引起 术活动以及科技竞赛等 。 现对学习效果更准确评价的同时,还可使学 广泛的重视。然而,近几年的高校学术活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 生摒弃“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恶习,提高 中,本科生也逐渐参与进来,成为本科生培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能源动 学生综合能力 l。 养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补充。哈尔滨工 力专业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竞赛活动,不仅 1.2依托各专业实验室优化第二课堂教学 业大学在此方面傲了不少探索性的实践研 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辐射开来,而且还可 资源配置 究工作,以《2l世纪的热能动力》学生学术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和展现大学生的综 但是,作为一种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 研讨会活动为例,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 合创新等实践能力的平台”J。该文以2011年 训练的传统课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达不 十几届 J,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积极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代表学校承办的 到真正的育人目的的。如文献6针对应用型 鼓励所有学生向大会投稿,许多指导本科毕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 本科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种 业设计教师都结合毕业设计指导自己的学 科技竞赛”为实践案例,针对基于科技竞赛 新的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试点结果表 生撰写论文投稿,有的本科生班主任还亲自 活动提高能源和动力类专业大学生综合创 明:新的教学形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 指导低年级本科生撰写科技论文。学院老 新能力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 绩,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师形容学生学术研讨会为“科技论文撰写 讨研究 化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而文 的大课堂”,并且,这些论文都是依托实验 献7则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特点,提出引入 室资源诞生的,绝不是书本上照搬或凭空 1大学生综合能力拓展与提高的培养 数值模拟步进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 想像出来的:对于即将读研的本科生来说, 方式概述 能源动力类本科教学内容,还可以扩展学 许多学生经过学术研讨会的锻炼,既对怎么 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活跃力量的青年 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 参加更高层次的研讨会心中有谱,也培养了 学生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希望,重视大学生 专业知识概念及相关物理现象的理解以及 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对于,即将踏上 素质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优秀 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并且,还能够在 工作岗位的本科生来说,对今后工作的论文 青年大学生,不仅需要注重学校的课堂教 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提 撰写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①作者简介:李峰,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 87 ! Q: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管理创新 1.4基于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力,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社会以及人生 参考文献 为了适应El益发展的工业化对人才的需 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聪明才 [1】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创新型人才 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 学,2009(11):22-24. 求,很多工科院校开始鼓励支持大学生参 到建设创新型校园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 智。而且,此次大赛是将培养创新型集体作 加科技创新活动并扩展专业视野,从而达 为重要宗旨,使每一支参赛队伍都需要同学 的。如文献l0,以机器人比赛为实践教学载 论和实践三方面的创新突破,完成一流的 体,通过举办参加各种机器人比赛激发学 科技或实践作品。培养创新型集体不仅要 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献lI以数学建模竞 术的应用和开发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 赛活动为有效载体,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 间的合作要求,充分调动集体中每一位学 基地建设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 进步和发展。因此,大赛所设置的各个环节 间的相互合作发挥团队作用,实现知识、理 [2】曹健,王中华.开展第二课堂培育学 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 育,2012(2):46-47. 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充分挖掘 求学生自身能够自主学习,具备进行专业技 【3】胡欣敏,杜龙兵.以节能减排竞赛为 载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广东化 工,2013(1):147-147. 学生“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情况的调 案,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加强创新教育 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达到共同 【4】李勇,刘辉,董薇,等.能源动力类专业 新能力… ;文献l 2中指出:节能汽车竞赛是 均强调团队合作,以团队形式参赛有利于增 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和开发人才智力资源的 强学生间的相互认识,培养团队集体协作意 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 识,团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个人知识, 的创造、应变能力和拼搏精神 l。在教育部 积极展现个人的能力,让同学们意识到,只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支持和指导下,能源 有在团队合作中才能将个人知识和作用最 学院代表学校与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 大化,实现目标,从而增强了今后在集体生 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大学 活和学习中协作意识,以及实现个人正确的 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了积 价值观和人生观。团队合作可以潜移默化 极响应和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 实现个人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性发展号召和政策,我们应做好全面宣传 和人生观,团队精神作为大学生教育中重要 和全方位指导作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 的培养方面,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 加。并且,本次大会在培养优秀青年大学生 需求,而以团队参加比赛正是培养学生合 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 作精神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合创新能力。 2.3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先进带头 作用 2基于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创 学生党员是党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在 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给一些优秀的青年学 2.1本次“节能减排”科技竞赛活动概述 生党员提供展现先进性的平台,继承和发扬 2Ol1年在哈工大承办的节能减排大赛 “先进性”这一优良传统,吸引优秀学生人 共有包括院士、高校领导、知名学者等在内 才。这样就能够保证大学生党员在保持先 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60名参与指导点评 进性的同时,发挥自身先进作用,展现自己 工作,其中l2O名专家教授积极参与初期网 的能力,积极引导好周围同学。以本次大赛 评,60名专家亲临现场参与评审工作。哈工 中能源学院的获奖队伍为例,获奖队伍中的学 大副校长周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 生党员大多是队伍的中坚力量和科研主力,其 法、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中国工程院院 中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队伍中,负责同学 士秦裕琨、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张欣欣教授、 均是党员。这说明了学生党员的运用专业知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宣益民教授、江 的能力,更是党员先进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体 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姚寿广教授等。以上学 现。通过优秀学生党员的影响,将有更多的优 者都是能源动力类学科的知名专家,在专 秀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也会有更多优秀党员发 家会评阶段和决赛评审阶段均来到学校参 挥自己先进带头作用。 与’L平审和指导工作。在决赛最终的答辩环 节和现场展示环 ,参加本次竞赛的同学 3结语 郡有机会 专家近距离接触交流,得到专业 作为旧家掌握科学技术的新生力量的 领域内众多0家指 。I 此,通过此次科技 大学 , 长期而艰巨的全球性话题“ 竞赛f 动, 仪 0、【 方rH】}:拓展 l: r人 能减排”I 作I 起着厄为莆要的作}『J。通过 的视野,『 儿j巫埘培养火学生自身创新 “ 能减{I}”科技竞赛活动, 仪 人学 能力和建设人 。 创新型集体的也具有极 生中宣传r苷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而且对 人作用;此外, 此活动中还突出_r部分大 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的先进带头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成绩突 具有积极的意义,更是为大学生拓展专业 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青年 视野,建设创新型集体,培养先进带头作用 人才。 提供了交流和展示平台。希望本文能够为 2.2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能源动力类专业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 建设创新型集体的意识 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和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 节能减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个人的创 作用。 1 88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查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18):103- l05. 【5】张吴春,王洪杰,阮立明,等.累加式考 试方法在能源动力类课程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l(12):183-184. [6】王司,杨冬云,叶树江,等.基于认知规 律的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实践[J】.科技与管理,2011,l(1):1 30一 l32. [7】孙志强.能源动力类本科生数值模拟能 力的步进式培养【J】.高教论坛,2010, 9(9):28-29. 【8】宗士增,曹洪.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 教学,20l1(9):8l-83. 【9】李峰,乔增熙,邢媛.研究生多元教育和 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一一基于学生 组织机构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研究【J】. 管理观察,2012(20):l13-115. [1O]李宗学,闫秀芳,苏曦,等.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分析:以机器人比赛为载体 .现 代商贸工业,2012(24):l78-179. 【l1】陈国华,廖小莲.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 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J】. 价值工程,2012(24):16-16. [12】储军,邱奇芳.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节 能汽车竞赛实践研究【OL】.中国科技论 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20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