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得 分 评卷人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公共关系学》试题(开)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公共关系观念:
2.知名度:
3.产品形象信息:
4.心理定势:
5.理念识别系统:
2011年12月1.媒介公众又称新闻界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对( )的总称。
A、报社和杂志社 B、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C、编辑和记者 D、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界人土 2.组织资深人土对公共关系调查方案加以初步研究和判断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是( A、试点调查法 B、逻辑分析法
C、经验判断法
D、统计法
3.公共关系实施过程的评估标准包括( ) A、信息内容必须准确 B、信息的表现形式必须恰当 C、信息发送的数量
D、背景材料必须充分
4.在社区公众中,需要沟通协调的首要对象是( )
A、内部公众 B、外部公众 C、意见领袖 D、单位领导 5.大型活动策划的原则是( )
A、灵活性原则 B、性原则 C、技术性原则 D、实效性原则 6.公关策划会议应力求( )的气氛。
A、严肃、认真 B、活跃、平等 C、民主、集中
D、开拓、创新 7.大型活动的审批过程是( )把关的过程。
A、行政
B、
C、技术
D、程序
8.危机应急计划的侧重点是( )
A、具体危机出现后的应对策略措施 B、危机事故发生后的新闻传播 C、危机事故发生后的信息传递 D、危机事故的预测 9.被美国学者誉为“公关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的作者包括( )
A、卡特利普和森特
B、艾维·李和伯内斯
C、格鲁格和萨姆·布莱克
D、卡特利普和格鲁尼格
10.头脑风暴法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构思的方法。
A、讨论会
B、调查会
C、联想思维
D、逻辑思维
)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社会组织的分类。
2. 公众的分类?
3.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区别
4. 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
5. 选拔和培养公共关系人员的重要意义。
得 分 评卷人 四、案例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阅读下列材料,从危机处理对策和沟通协调原则分析此案例的成功之处。
2002年,某产品的妇女卫生巾在四川某地被个别媒体宣传为传染病的载体。个别媒体并未对时间进行核实,也未和消费者协会进行沟通,就以连篇类牍的反面宣传为筹码,要求企业做几十万的广告。企业并未采取简单的“拿钱堵嘴”策略,而是冷静的分析了危机源的所在,一是对同批次的卫生巾在三级卫生检验机构做了检验,拿到了有利证据;二是积极通过中消协、省消协、和消费者所在的县消协与怀疑卫生巾有问题的妇女直接见面,并专家从从科学理论上作公开解释;三是从人道的角度看望并安慰这些女同志,从而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消费者的认可,源头堵住了,企图一报道换广告的那家媒体也就自动停止了继续宣传,据说,该企业处理这场风波仅花费了几万元,且一次性完成了所有善后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