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重点学科(总版)
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大门类 。通过“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 ,学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现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校拥有国内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 重点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其中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并列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并列第二位。
特 色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 生物工程 ................................................................................................................................... 2 艺术设计 ................................................................................................................................... 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 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 ................................................................................ 2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 ................................................ 2 自动化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 ........................................................................................... 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 3 制药工程 ...................................................................................................................................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环境工程专业 ........................................................................................................................... 4 服装设计与工程 ....................................................................................................................... 4 发酵工程 ................................................................................................................................... 5 物联网工程 ............................................................................................................................... 5 包装工程 ................................................................................................................................... 5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科全国闻名,不仅是全国重点学科,而且还是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食品工业汇众家之长分外出彩,在我国同行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并且根据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紧密结合,在未来极具潜力,美国食品学会每年的年会都会邀请江南大学食品专业10位左右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可见它在国际上也受到高度的认可。
生物工程
是江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学院的渊源是建于1952年的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是我国同类学科领域中最早设立的学科点。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发酵工程系、生物制药系、生物化工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其中,发酵工程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十一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其生物技术在发酵方面是一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造酒、粮食、食用油等领域。
艺术设计
专业的学科理念是讲究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有好的作品,很多教师都是来自设计行业的第一线,并且教学也是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每上完一次课,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仸务,去设计和本节课案例相同的内容,看是否有好的作品超越原作。亮点之二是它与轻工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最佳的优化组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设置该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攻读纺织工程博士研究生。本专业是集艺术性与技术性、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文化、服装展示及纺织品设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频繁。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创办该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已成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特色方向。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重要的模特和设计大赛中获奖。2009年获第59届世界小姐中国赛区T台组季军。培养能在专业模特机构、高等院校、国内外服装品牌企业、各类艺术设计等单位从事服装动态、静态展示、服装表演组织与编导以及服装设计的高级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
本专业是国内该领域中创建最早,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首批的品牌专业。通过50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艺工结合”为核心的鲜明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
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研发等单位从事轻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可报考本院博士、硕士研究生。
自动化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
自动化系原身为无锡轻工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84年。2001年三校合并以后,正式成立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经过近20年的发展,自动化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动化技术研究单位。设一个自动化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一个,并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硕士点及一个\"控制工程\"工程硕士点。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工25名,教授11名,副教授8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分别在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新型电气传动及控制、故障诊断及智能控制、过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机器人控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校研究生250人,本科生600余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衍生于1958年的油脂专业,后依次更名为日用化工、轻工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直至目前的化学工程与工艺。1988年,其前身精细化工专业被评为轻工部重点专业;2006年化学工程与工艺被确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本专业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本专业现归口管理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3个硕士点,以及化学工程的工程硕士点。本专业在全国日用化工行业和表面活性剂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涉足油脂化工、表面活性剂工程及工业应用、新型工业分离技术等多个领域。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培养的人才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制药工程
本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制药工业,尤其是生物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目前每年招收90名学生。该专业紧密结合江南大学相关优势学科,尤其是生物工程学科的专业特色,努力建成在化学、药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等领域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07年建系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立了“无锡市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生物医药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江苏省“以生物制药为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建设与研究”重中之重教改项目,江苏省《药理学》精品课程,目前为教育部“以CDIO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药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试点单位。2010年制药专业通过了一级药学硕士点的审批,从2011年独立招收制药工程专业硕士。通过科研和教学不断改进,一、二期中
央修购专项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教学服务。该专业发展至今,拥有包括细胞培养室、小型全自动控制发酵罐以及生化分离设备等万元以上实验仪器设备近百台(套),总值约600余万元;拥有药学类及相关学科中外文图书资料1.8万余册,期刊杂志50余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属三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问题是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早在1983年,江南大学已通过科研力量优化和重组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旨在实现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致力于利用生物学手段,研究与解决地区性、全国性环境问题。目前,环境工程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江南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有:(1)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新型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微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膜生物处理技术、难降解废水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等;(2)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城市污泥、农业生物质以及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3)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能源及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技术,生物产品过程的清洁生产技术;(4)环境友好材料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环境友好的重要酶制剂的生物合成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术;(5)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主要包括湖和河的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技术,湖岸生态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6)典型污染物与稀土的环境生态效应。主要包括典型污染的环境生态效应、稀土生态毒理研究和稀土环境生态效应。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本专业已经形成高质量规模化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合格人才体系。全面覆盖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表征、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化工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
发酵工程
我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评比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排名全国第一。 在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模型化研究中,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等一系列课题,研制开发的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不仅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已有50多个分别被应用于单细胞蛋白的生产、面包酵母培养和甘油发酵等工业中;研制开发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UASB反应器,有关结构优化和放大方法的学术成果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建成的10多个工业规模装置(75-1600M3)为淮河流域、太湖领域和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达标作出了贡献。
在发酵过程的优化和控制研究中,在国内首先研究出了筛选工业化生产菌株的恒化选育技术和动力学参数评价法,成功应用于酒精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业生产;研究得到的流加发酵优化控制策略,不仅完成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而且在赖氨酸工业化生产(75M3发酵罐)和可降解塑料、L-异亮氨酸、透明质酸等发酵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
物联网工程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江南大学作为名扬国内外的“江南第一学府”,无锡地区惟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为把无锡建成传感网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特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 物联网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包装工程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是全国最早建立包装工程专业的院系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包装工程专业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包装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并成立有两个国家级中心即全国轻工业包装标准化中心和国家轻工业包装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江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有教职工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以上学历5名。拥有面积达1200 m2的实验室,实验条件优越、实验管理规范。近五年,本学科实验设备经费投入连年增加,累计已达500余万元,其中2004年初教育部还拨入专款370万元用于包装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验设备的购置。目前,仅本课程群相关实验设备总值就达600万之多。此外,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将条件较好的包装材料实验室开办成开放实验室。包装工程系已成为全国包装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