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3、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4、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 B.50N C.500N D.5000 N
5、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1 / 9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6、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 / 9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9、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 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11、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3 / 9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1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3、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14、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5、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C.铁块轧成薄铁片 B.铁块熔化成铁水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木 4 / 9 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3、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 4、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5、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方案。 5 / 9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_____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 (3)乙实验中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____时,小卡片静止; (4)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才能平衡; (5)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才能平衡。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N B C D E F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 6 / 9 “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金属块密度为_____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Q吸;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Q放;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η.(保留一位小数) 2、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面积为1㎡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D 3、D 4、C 5、B 6、B 7、A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6 2、浮力 竖直向上 3、振动 液体 4、凝华 熔化 吸收 5、形状 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匀速直线运动 乙 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同一物体上 2、D、E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小于 1 2.7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8.4×106J;(2) 3.36×107J;(3)25%. 2、(1)500Pa,5N;(2)10N;1000Pa 9 / 9 相等 同一直线×l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