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论文
【摘要】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部分,给排水设计至关重要。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尽量做到节能和环保。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舒适、方便,而且还有节能、外观美丽。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给排水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的重视,寻找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人员来讲,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城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理念不容忽视,它是做好现代化低碳建筑与节能建筑的主要途径,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目前。一个高质、环保、科学的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功能得以保障的关键,也是提高建筑物品质的核心所在。在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中,通常都是在分析、探讨建筑给排水有关节水途径的基础上,以功能优化、外形控制为基础进行管理,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 简析建筑给排水设计 1.1 建筑的给水设计。
建筑的给水设计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计算,确定建筑所需的用水量和供水压力,并且合理地布置给水管道,是生活生产用水能安全稳定地到达每一个用水点。建筑的给水设计主要由储存设施、加压装置、输配水管网等构成。在我们的日程生产生活中,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都很大,并且各自的用水压力要求均不相同,为了确保给水系统能
提供足够的用水量和水压,给水设计前应详细咨询业主对用水量,给水压力和水质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规范中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科学合理的给水量和给水压力,然后再进行管网的布置。在进行管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网维修对建筑给水的影响,合理设置阀门,以便于在管网维修时减少对建筑给水的影响,并且便于节约水资源。同时,要正确选择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一方面是因为管道本身材质容易对水质形成二次污染,并且水中形成的化合物结垢易对管道腐蚀;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管材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管道的密封性不一样,尤其是高层建筑,因为给水压力较大,选用接口密封性能好的管材对防止管道泄漏,节约水资源尤为重要,所以设计人员对管材的选用将严重地影响到给水系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1.2 建筑的排水设计。
建筑中的排水设计常常被人们忽视,但往往不合理的排水设计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巨大的影响,建筑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对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水废水的排放和雨水的排放。对于污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可分为污水、废水分流和合流两种的方式,对于雨污水排水系统的选择,也可以分为雨污分流和雨污合流两种方式。在进行排水设计前,应首先了解当地政府部分对排水的要求,结合建筑的类型,污水废水的性质等因素,合理选择正确的排水方式,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首先,为了防止排水管道被破坏后污水管道的气体上溢污染室内环境,国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范地漏的顶面
设计应低于地面5~10cm。在厨房中,如果设计地漏,应该选择高水封或者新型防反溢地漏。其次,建筑室内应采用污废分流系统,如果采用污废合流系统,在马桶排水时,瞬间产生剧烈的压力波动,排水后管道内空气受到气流影响,易发生喷溅破环,致使污水水汽上溢污染室内。而且,污废分流还有很多优点:其一,有利于提高化粪池的处理效果,同时有利于营造美好的居住环境。其二,有利于减少不同水质的混合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不容易破环水封,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应优先选择污废分流系统。再次,对于阳台的排水,应根据阳台的使用性质,确定阳台排水应沿着管道流入室外雨水或污水检查井中,普通的阳台因为主要排放的是雨水,所以应该排入雨水管道,而生活阳台因为有可能排放的是洗衣机的废水,所以生活阳台的排水建议接入室外的废水管道。另外,在布置排水管道时,应充分考虑立管对使用空间的影响,并考虑排水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合理布置立管位置和选择合适的排水管材。
2 实行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
2.1 充分利用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 采用分区供水方式 根据城市供水规模不同, 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0.2 MPa~ 0. 4 MPa 之间, 只能满足3~ 5 层多层建筑供水压力。对于高层建筑, 给水管网水压一般难以完全满足其供水要求,需要采用升压系统供水。充分合理地利用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 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 可节约采用直接供水部分楼层的加压能源,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管网压力为0.3 MPa, 则5 层及以下楼层可
采用管网直接供水, 5 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既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 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经计算,如充分利用0. 3 MPa 管网压力, 相比传统水池、水泵二次加压方式一年可节约能源约16.5kWh。
2.2 大力发展建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设施是指民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包括水处理、集水、供水等设施。
充分利用舆洗废水等优质杂排水。现有中水设施大多建于宾馆、高校、水源基本为浴室洗浴废水。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单位来说,洗浴废水量比较小,且排放时间过于集中,中水设旖得不到稳定充足的水源。经调查和试验分析,认为舆洗废水具有水量大,使用时间较均匀,水质和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应作为中水水源,加以充分利用。
推广技术,管理,经济综合优化的新处理工艺。建筑中水处理技术不但要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管理简单方便,还应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应综合各种因素,推广新技术,管理,投资,处理成本及占地等方面综合优化的新的中水处理工艺,如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等。
尽快制定并实施新的回用水水质标准。目前,建筑中水回用执行的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比发达国家的回用水标准及我国适用
于游泳区的III类水质标准还严格。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许多现有中水工程根本达不到该标准,二是由于达标具有一定难度,限制了中水工程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希望尽快制定该指标的适宜限值,并尽快颁布实施。以降低中水工程的投资和处理成本。
消防贮水池宜与游泳池,水景兼用,消防贮水池尽可能地与游泳池,水景合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水目的。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对于高层建筑群或小区,应尽可能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消防贮水量应按其中最大的一座高层建筑需水量来计算。这样,既可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了诸多技术问题,又可以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降低运转费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避免多座贮水池的大量消防贮水及定期换水而造成的浪费。
3 结语
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部分,给排水设计至关重要。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尽量做到节能和环保。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舒适、方便,而且还有节能、外观美丽。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给排水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的重视,寻找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人员来讲,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冰.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徐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李任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