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5课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母亲就①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② 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huī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瘫痪( ) 砸碎( ) huī复(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结合语境,将“偷偷”“悄悄”分别填入①②两处的横线上。
① ②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_________,白色的花_________,紫红
第 1 页 共 8 页
色的花_________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A.热烈 高洁 淡雅 B.淡雅 高洁 热烈
C.高洁 淡雅 热烈 D.淡雅 热烈 高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经营照管) ..
B.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
C.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恳求) ..
D.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不易再见的离别) ..
4.填空。
《秋天的怀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命若琴弦》,散文《_________》《病隙碎笔》等。
【课内阅读】
阅读《秋天的怀念》中选段,回答问题。
第 2 页 共 8 页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5.作者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看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比“我”还敏感,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8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补写出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第 4 页 共 8 页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吚吚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
第 5 页 共 8 页
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9.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8 页
10.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秋天的怀念》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1)huàn zá 恢(2)墙璧 墙壁(3)①悄悄 ②偷偷
2.B
3.B(地步)
4.史铁生散文选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与地坛
【课内阅读】
第 7 页 共 8 页
5.①“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表明母亲愿望的达成。
6.因为“我”双腿瘫痪,母亲害怕提起这些字眼儿会对“我”造成伤害。
7.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示例: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他们一定要好好儿活,要像北海的菊花那样,面对风雨昂首怒放,永远不在挫折面前低头!
【拓展阅读】
9.(3分)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1分)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1分)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呈现出来。(1分)
10.(3分)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1分)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1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分)
11.(3分)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答出三点即)可。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