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
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
【答案】 (1)例: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3)画: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
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1)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 ②就着 ③一种计算方法
A.他乘船回家。________
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案】 (1)因为;所以
(2)①;②
(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4)钱;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爱国,有尊严
(5)勇敢的米斯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 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1)因为;所以
(2)A①B②
(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4)1、钱 2、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 3、爱国,有尊严
(5)勇敢的米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阅读。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shī
sī) 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lèn nèn) , 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shì sì) 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艳丽—________
湿润—________
安全—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仿写一个:________。
(4)本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答案】 (1)shī;nèn;shì
(2)干燥
;干燥
;危险
(3)拟人;略
(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shī;nèn;shì;(2)干燥;干燥;危险;(3)拟人;略;(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课内经典)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把语段中描写雨的句子画上横线,把描写风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语段中“赶集”是指______
A. 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 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当作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呀!
【答案】 (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轻风轻轻地吹拂着
(2)A
(3)花;叶;草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故答案为:(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轻风轻轻地吹拂着(2)A;(3)花、叶、草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
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窃窃私语: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第1自然段写了________,第2自然段写了________。
②海参的活动方法是________,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海底还有哪些声音?仿照文段,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
【答案】 (1)私下里小声交谈
(2)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靠肌肉伸缩爬行;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赋予贝类人的行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小羊;咩咩;老牛;哞哞;鸽子;咕咕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①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②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私下里小声交谈 (2)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靠肌肉伸缩爬行、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赋予贝类人的行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4)小羊、咩咩、老牛、哞哞、鸽子、咕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①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②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Ⅰ回首遥望________
①第一 ②头 ③首领
Ⅱ双龙戏珠________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开玩笑,嘲笑 ③玩耍,游戏
(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
A. 坚固 B. 美观 C. 坚固、美观
(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画龙点睛 B. 承上启下
(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_______”,并读一读。
(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B
(3)B
(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头。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
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1)Ⅰ② 、 Ⅱ③ (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横线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
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的意思是________。
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中的“密匝匝”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_,句子中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阅读大舞台(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间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文章也
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
②“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煮书”是指________
③“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
(3)说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9.【答案】 (1)寂寞、喧闹、热闹、密不透风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
(3)沙滩
;树
;公园
;街道
(4)又美丽又整洁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寂寞、喧闹、热闹、密不透风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3)沙滩;树;公园;街道
(4)又美丽又整洁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的亲事
叶圣陶
月亮姑娘想结婚了。她找到月老做媒,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她听说电的作用最大,就请月老去说媒。可是电却说自己不能答应这门亲事,因为他不是最有用的,他要发挥这些作用全靠煤,煤的作用更大。月老又去找煤,煤说他又老又丑,根本配不上月亮姑娘,他们的前身是植物,要说作用大也只能是植物。月老又去找植物,植物说如果没有太阳他什么也不是,只有太阳才是最有用的。月老很为难,只好回去告诉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无奈,只好嫁给太阳。
每天挂在天上是太阳的工作,可自从结婚以后他就更忙了。他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因为他知道月亮姑娘只有在自己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显得更呆板了、而月亮姑妹却更漂亮了。
月亮姑娘开始反思,她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我错了吗?为什么好日子都不长久呢?太阳完竟有什么好呢?我那么漂亮却嫁给了那个呆子。”这时,她的好朋友金星说话了:“傻姑娘,你怎么就不知足呢?如果没有太阳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我们能那么幸福吗?如果不是太阳下班了还呵扩你,你能那么漂亮吗?看似平凡的他却是最伟大的,只有他才能每天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珍惜吧!
那一夜月亮姑娘失眠了,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为了不让太阳寂寞,只要不是特别的日子,她都出来陪他一会儿,有时还会整夜地陪着太阳,直到太阳去上班,她才休息。
太阳和月亮终于成了一对恳爱的夫妻,在幸福的日子里,在幸福的人眼里,白天和夜
晚的风景一样美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平凡——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月亮姑娘心甘情愿地给了太阳。
②太阳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
③月亮姑娘只有在太阳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3)“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月亮姑娘想明白了什么?
【答案】 (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①
错误;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②正确;③正确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