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2O卷笫5瓤 唐山学院学报 VoL 2O NO.5 2007年O9月 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 Sep.2007 新旧《存货会计准则 变化差异性分析 赵有春 (山东省淄博市水文资源勘测局,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探讨了《存货会计准则》修订后,前后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关键词:存货;准则差异;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9X(2007)05—0078—02 Analysis of Changes of New and Old Existing Stock Accounting Ordinance ZHAO You.chun (Zibo Hydrological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Shandong Province.Zibo 200049 t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brief elaboration on the variation of new and old ordinance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accounting affairs aft er the revision of existing stock accounting ordinance. Key Words:existing stock;variation of ordinance;fair value 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并随着 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造产品、在生产过 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出必要的调整。加入WTO后,我国经 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而旧准则对存 济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与国际经济接轨.这就要求会计处理 货定义的规定是这样的: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 也必须适应这种客观的变化。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目的而仍 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同时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独 然留存在生产过程中的在造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 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 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从新旧准则对存货的定义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新准则与 来看,新准则是用一句话定义“存货”.从中可清楚地看到作 旧准则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明确新旧准则的差异,有利于 为企业存货的目的.一是为了出售,二是为了在生产过程或 新准则的正确理解和顺利实施。本文将就《存货会计准则》 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但都是以“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 修订后,前后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会计实务的影响进行探讨。 中持有”为前提。而旧准则是用三句话定义“存货”.其中最 1结构形式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分析 后一句话是“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 新存货准则由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四章内容组成.而 料、物料等”。这部分存货的前提是否也是以“企业在正常生 旧存货准则由引言、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 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则不如新准则清楚、明了。所以新准则 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披露、衍接和附则共十部分 对存货的定义比旧准则更加精练.更加科学。 内容组成.在结构形式方面,新准则比旧准则更加精确全面。 3存货价值确认的差异分析 新准则规定:“(1)因建造合同而形成的在建工程;(2)农 (1)存货的采购成本的范围有差异。新准则规定:“存货 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3)牲畜等 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 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 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旧 初始计量均适用新的会计准则。”而上述规定在旧准则中则 准则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 没有涉及。由此可以看出,新准则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规 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 定更趋合理。 存货采购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 2存货定义的差异分析 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新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对商品 新准则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 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说明条款,同时在“不计入存 收稿日期:2007一O5—25 作者简介:赵有春(1970-¨).男,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薯5期 赵有春:新{日《存货会廿准则》变化差异性分析 ・ 79 ・ 货成本”的项目内删除了原存货准则中有关“商品流通企业 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等费用”的内 容。旧准则与原执行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衔接,对商 品流通企业的存货的采购成本作出单独规定,新准则则取消 了该项规定。 (2)存货加工成本的确定方法有差异。旧准则规范存货 的加工成本时,列举了可选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产品加 工成本可选用的分配方法,并规定了主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 配方法;新准则则仅提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 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 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 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问 进行分配”.未就准则正文中对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进行重复 列举。 (3)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的确定有差异。旧准则规 定“投资者投人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 值确定”,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 投资台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 公允的除外”.强凋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新准则亦未具体 规定如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存货的价 值应如何确定。另外,旧准则专门规定了接受捐赠及盘盈存 货的成本确定方法,而新准则未作规定,新准则删去了捐赠 方提供了有关凭证、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证情况下企业接受 捐赠存货成本确定的说明。新准则还规定“企业提供劳务 的,所发生的直接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 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作为存货成本计量”,旧准则则 无此规定。 4存货借款费用账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按羁墁新准则第十三章第十条的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 范围可以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而不只限于使用专门借款 购建的固定资产。这里所说“某些存货项目”是指那些需要 相当}之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大型机械设备 等).之所以允许大型机械没备存货的资本化,是因为像大型 机械这样的存货,企业方仅靠自有资金根本完不成.必须借 助于借人资金.而企业取得的银行借款又分不清专门借款与 非专门借款,原准则规定只允许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的规定义不够台理,因此新存货准则与新借款费用准则相适 应,规定“计人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如大型机械设备的借款 可以资本化”。旧准则不涉及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问题。 例如:重型设备制度公司A按照与电力公司B签订的 合同,2007年7月】日开工.为B公司建造大型机电设备,预 计建造工期为18个月.为建造该大型机电设备.A公司于 2007年3月1日由银行借人三年期,到期还本付 窘.,不 复 利的专门借款2 000万元。2007年度,假没A公司借人该项 专门借款计提的借款利息63.5万元,其中按《企业会计准 则——借款费用》中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计算的符合资本化 的借款利息为28.5万元,即应将借款费用中28.5万元汁人 存货成本(该大型滚装船的成本).而将其余35万元的银行 借款利息计人发生当期的财务费用;但按旧存货准则的规定 则应该将63.5万元的借款利息全部计人发生当期的财务 费用。 5发出存货成本方法的差异分析 旧准则对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的 方式,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存 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 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新准则将存货 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仅限定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 别汁价法三种方法,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 方法。这样做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是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 法不具有普遍性或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比如,一些 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其中不少 企业为避免先购人或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存货存储时间 过长.导致货物变质或毁损.便将先入库的货物先发出.这样 就造成了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互脱节。 二是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已取消了确定发 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后进先出法,新存货准则取消后进先出 法,便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另外. 移动平均法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法的一一种形式,国际会计准则 瞧没有移动加权平均法。 6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的差异分析 旧准则规定“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 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 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 转回,转回的金额应当减少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而新准则 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 予以恢复。并在原已汁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 同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由此可见,新准则对存货跌价准 备计提的基准处理方法是个别认定(即按单个存货项目计 提)的,这就使新准则对“转回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的规定 比旧准则“转回的金额应当减少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规 定更加严密。 7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的差异 分析 与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一样,lB准则采用的是不完 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下转第81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董 启:关于治理高校商业贿赂的思考 建,必须予以坚决治理。 ・ 8l ・ 到国内外旅游、考察等方式。变换手法实施商业贿赂。 3高校商业贿赂的成因 (1)商业贿赂歪风的侵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 化程度的加深。高校的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基础工程建 设项目、物资需求形成了庞大市场。一些经营者为了占领高 校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采用商业贿赂的办法促成交易实现。 (2)法制观念淡薄。一些人员对商业贿赂认识模糊。视 5治理高校商业贿赂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高校要深入开展廉 政文化建设。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廉政方针和政策。对广大 党员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 传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使广大党 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意 回扣为正常的商业惯例,对对方提供的旅游、考察等手段的 识。筑牢思想防线,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的发生。 贿赂行为缺乏识别能力。对送上门来的“好处”,存在着不要 (2)加强高校经济活动运行机制建设。防止高校商业贿 白不要。要了也没事的心理。 赂现象发生,必须加强机制建设.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 (3)个别人员思想意识腐化堕落。一些掌管高校财、物 高校经济活动公平、公正、高效地开展。要建立健全教材、图 执行权和审批权的人员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书、仪器没备、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的招投标制度。进 私欲膨胀。唯利是图,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搞钱权交易。 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在涉及经济活动的重大问题上集体讨 (4)预防、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有些高校对党员、干部 论。集体决策。避免一个人说了算。 的预防性教育不够,对关键部门和人员重使用轻管理。二是 (3)加强监督。防患于未然。高校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 有些高校对基础工程建设、物资集中采购等经济活动,缺乏 制。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重 规范的运行机制。市场化程度不够.使商业贿赂有可乘之机。 大经济活动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钓监督。加强内部控制 三是有些高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 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坚持收支两条线。 职能发挥不充分.对经济活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的监督 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工作。 力度不够。 (4)建立交流轮岗制度。一些高校重要经济活动岗位上 4高校商业贿赂的危害 的工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使这些人成了职务犯罪的易感人 (1)高校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 群.因而应对重要职位、重要岗位的人员适时进行轮换,同 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在高校发挥作用,阻碍了市 时,对这些人员进行离任审计。 场机制在高校的运行。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 (5)加强协作.合力治理。因为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复 (2)高校商业贿赂行为损害了广大师生和国家的利益。 杂、行为复杂,在治理过程中高校要与物价、税务、财政、检察 商业贿赂中的行贿方付出的回扣等,往往计人商品成本,致 机关等部门密切联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只有各部门相 使商品价格虚高,直接增加了交易成本,损失了学校经费,增 互配合,多管齐下,共同治理商业贿赂行为。才能取得事半功 加了师生的负担。同时。商业贿赂行为为假冒伪劣产品进入 倍的效果。 高校大开方便之门,使师生深受其害。 (3)高校商业贿赂行为已成为孽生贪污、受贿等腐败行 参考文献: 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商业贿赂使一些高校党员、干部和职 [1]杨鹏.关于治理商业贿赂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监 工,有机会利用工作之便中饱私囊,从而走向腐化、犯罪。 察,2006(9):48. (4)高校商业贿赂行为损害了高校的良好形象。严莺影 (责任编校:夏玉玲) 响了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构 (上接第79页)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 进先出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与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人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均法或移动平均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的差异;(3)当期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对低值 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等。 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 总之,新《存货会计准则》既体现了国际趋同这一特点, 益”,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明确规定为一次转 也兼顾了中国特色。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法律文件。 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 同时,在诸多方面也比旧准则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因而必将 8信息披露的差异分析 椎动中国会计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减少了以下披露信息:(1)存货取 (责任编校:李聪明) 得的方式以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2)采用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