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2012

隧道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2012

来源:锐游网
隧道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作业环境高温 作业环境不良 雷雨 致害植物 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 指挥错误 可能导致 的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中暑 摔伤 雷击 中毒和窒息 机械、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判别依据 (I~V) V V I V V V V V V V L 3 3 3 3 3 1 1 3 3 3 E 10 3 3 10 6 3 C 1 7 7 1 1 1 D 30 63 63 30 18 3 7.5 27 27 27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备 注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372 373 374 375 376 人员、机械设机驾人员疲劳操作 机驾人员酒后操作 无证驾驶 在烈日下工作时间过长 场地湿滑 二级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 二级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 二级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 二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377 备、材料进场 雨季施工 378 379 380 381 注 判别依据: 误食有毒植物 管理人员盲目指挥机械、车辆 管理人员指挥经验不足 物料设备装卸时指挥者粗心大意 0.5 15 3 3 3 3 3 3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1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线路复测中作业人员被有毒 动物咬伤 线路复测中作业人员被有毒植物扎伤 测量人员长时间在烈日下工作 测量人员在高坡上作业 测量人员在隧道污浊空气中作业 测量人员在隧道内高处作业 测量人员在隧道掌子面作业 钻眼时未采取消音、吸音措施 钻眼时产生大量灰尘 配电箱或漏电保护器质量差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致害植物 致害植物 作业环境高温 滑落 粉尘、有毒 气体超标 坠落 坠落 噪音危害 粉尘 管理缺陷 可能导致 的事故 中毒 中毒 中暑 高处坠落 中毒和窒息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耳(鸣)聋 尘肺 触电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L 1 1 3 1 3 1 3 3 3 3 E 1 1 3 3 3 6 6 10 10 2 C 3 3 1 3 1 3 1 1 1 3 D 3 3 9 9 9 18 18 30 30 18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备 注 382 383 384 385 测量放样 386 387 388 389 390 超前支护 391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 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2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违章作业 标志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负荷超限 指挥失误 指挥失误 指挥失误 电辐射 可能导致 的事故 触电 触电 触电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职业性眼病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L 3 3 3 3 3 3 1 1 3 10 E 3 2 10 10 10 3 6 6 6 6 C 3 3 3 3 3 3 3 3 3 1 D 27 18 90 90 90 27 18 18 54 6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二级 一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定现场检查 备 注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注 判别依据: 超前支护 线路布设不符合要求 配电板安装位置不当,无明显安全标志 非电工操作 作业人员不按要求钻眼 非专业人员操作机械 作业人员超负荷工作 管棚施工送管时管理人员指挥不当 高空作业时指挥人员粗心大意 超前小导管清孔时指挥不当 焊接弧光辐射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3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违章作业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指挥错误 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 可能导致 的事故 触电 中毒、窒息 坍塌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坍塌 坍塌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判别依据 (I~V) V I I V V V V V V V L 3 1 3 3 3 3 1 3 1 3 E 6 6 6 10 10 10 10 6 10 10 C 3 10 7 3 3 3 3 7 7 3 D 54 60 126 90 90 90 30 126 70 9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 按规范检查把关 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02 超前支护 403 404 405 406 407 开挖、出碴 408 409 410 411 注 判别依据: 非电焊工操作 瓦斯、氡气、氨气、SO2、CO 水冒顶、沙冒顶 酒后作业、机驾人员不听指挥 出碴车辆抢超车 出碴车辆超速行驶 出碴车辆不鸣号、不亮灯 开挖方法不正确 各工序跟进不及时 掌子面清碴不及时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4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噪音危害 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环境不良 粉尘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操作失误 防护缺陷 可能导致 的事故 耳(鸣)聋 中毒和窒息 物体打击 尘肺 物体打击、尘肺 爆炸伤害、塌坍 炮烟中毒/尘肺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I V V V V L 10 10 3 10 3 3 1 3 3 3 E 10 10 10 10 10 6 10 10 10 10 C 1 1 3 1 1 7 7 3 3 3 D 100 100 90 100 30 126 70 90 90 9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范检查把关 按规范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初期支护420 撑、喷射砼421 等) (锚杆、钢支开挖、出碴 作业中机械产生的噪音 作业中机械、车辆产生大量烟雾 工人在污浊空气中作业 开挖作业产生大量灰尘 作业面温度过高作业人员擅自脱掉安全帽和防尘罩等 隧道内两个相邻工作面其一工作面爆破时工作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带 爆破后工作面不采取通风、降尘措施 掌子面松碴未清完即清理基础 喷浆机、注浆机等使用不正确 钢支撑或格栅架安装时支撑不合理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5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粉尘 负荷超限 防护缺陷 心理异常 标志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防护缺陷 噪音危害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尘肺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坍塌 高处坠落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耳(鸣)聋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L 10 3 3 3 3 3 1 3 1 10 E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C 1 3 3 3 3 3 3 3 3 1 D 100 90 90 90 90 90 30 90 30 10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工作中戴口罩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22 423 424 425 426 (锚杆、钢支427 撑、喷射砼等) 初期支护喷射砼时产生大量粉尘 作业人员超负荷工作 锚杆施作时防护不当 高处作业人员心理紧张 配电板放置不合理,无明显安全标志 私拉、乱接电线 作业现场使用裸露闸刀等 非电工操作 电焊机无防触电装置 作业面噪声过大 428 429 430 431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6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操作失误 高温物质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设备、设施缺陷 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可能导致 的事故 高处坠落/烫伤 扭伤、割伤等 机械伤害 灼烫 爆炸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尘肺/中毒和窒息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L 3 3 1 3 1 1 1 1 1 E 10 3 3 3 3 6 6 10 10 C 1 1 3 1 3 3 3 3 1 D 30 9 9 9 9 18 18 30 1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二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范检查把关 按规范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32 433 初期支护钢支434 (锚杆、撑、喷射砼等) 高空焊接作业防护不够 钢支撑加工时不认真 钢支撑加工时不正确使用设备 接头板、垫板切割加工 切割加工时氧气瓶、乙炔瓶与焊点太近 作业人员对机械非专业操作 排水设备配置不合理 防排水 与通风 通风设备选择不当 风机布设不合理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7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违章作业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心理异常 防护缺陷 负荷超限 管理缺陷 作业环境不良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可能导致 的事故 触电 触电 机具、车机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灼烫 扎伤、擦伤等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烫伤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L 3 3 3 3 1 3 3 3 3 3 E 10 10 3 3 3 3 3 3 3 3 C 3 3 3 3 3 3 1 1 3 3 D 90 90 27 27 9 27 9 9 27 27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二次衬砌447 448 449 450 注 判别依据: (防水层、钢筋模板、砼等) 防排水 与通风 配电线路杂乱、破损 配电箱(板)安放不当 隧道内照明不足 作业人员在布设拱部防水层时心理紧张 防水层施作时防护不到位 作业人员超负荷工作 钢筋切割加工 隧道内钢筋绑扎安装 拱部钢筋安装时防护不当 高空焊接作业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8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电辐射 作业环境不良 违章作业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可能导致 的事故 眼病 中毒和窒息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物体打击/倒塌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坍塌/高处坠落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L 10 3 3 3 3 3 3 1 1 1 E 3 3 3 3 3 3 3 3 3 3 C 1 1 3 3 1 15 1 3 3 3 D 30 9 27 27 9 135 9 9 9 9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51 452 453 454 455 二次衬砌(防水层、钢等) 焊接弧光辐射 焊接作业通风条件差 施工作业中有裸露闸刀等 线路老化,作业时破损 私拉、乱接电线 非电工操作 模板堆放不整齐,过高等 模板搬运过程中不听指挥 作业人员关模时粗心大意 模板支撑不合理 456 筋模板、砼457 458 459 460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9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粉尘 腐蚀性物质 负荷超限 违章作业 心理异常 腐蚀性物质 违章作业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可能导致 的事故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坍塌 尘肺 职业性皮肤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皮肤病、眼病 倒塌/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坍塌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V L 1 0.5 3 10 3 1 3 3 3 1 1 E 3 3 10 10 10 10 10 10 6 10 10 C 3 3 1 1 3 3 3 1 40 3 7 D 9 4.5 30 100 90 30 90 30 720 30 7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极其 二级 二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范检查把关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使用防护用品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61 462 463 464 465 二次衬砌466 467 468 469 470 471 注 判别依据: (防水层、钢筋模板、砼等) 拆模时不听指挥 拆模时砼强度未达设计要求 砼拌合下料时产生灰尘 砼拌合产生的水泥灰 拌合机操作人员超负荷作业 机械(拌合机、输送泵等)操作者马虎大意 高处作业者心理紧张 振捣人员将砼浆液溅至人体 二次衬砌端口与掌子面距离超过50米 砼高处作业防护不到位 砼施工不按要求振捣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10

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TXJL-01-20-02

制表单位: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2年1月16日 序号 部门或施工阶段 危险源 潜在的危险 因素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作业环境不良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标志缺陷 标志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管理缺陷 可能导致 的事故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坍塌 淹溺 倒塌/物体打击 火灾 高处坠落 触电 触电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倒塌/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 判别依据 (I~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L 3 3 1 1 1 1 3 3 3 3 3 3 3 E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C 1 3 7 3 7 3 3 3 3 3 1 1 3 D 30 90 70 30 70 30 90 90 90 90 30 30 9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现有监测措施及有效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备 注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辅助性工程 边、仰坡开挖作业 挡墙、拦砂坝等基础开挖时盲目乱挖 雨季施工 砌筑作业不按要求施作 木料及其它易燃品不按要求存放 施工坑、洞口未设标志牌 施工用电安全标识不明显 非电工操作 管理人员不按正常程序指挥作业机械 机械操作者不听指挥 运料车辆未在指定地点上下料 料场堆放不符合要求 未设置应急通道、及应急通信设备 注 判别依据: I、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II、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III、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IV、直接观察到的危险;V、定量评价(LEC法)。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