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伦 凯勒教学随笔

海伦 凯勒教学随笔

来源:锐游网
 《海伦 凯勒》教学随笔

新林小学 马风霞

《海伦 凯勒》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章。文章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学会手语、学会口语),向读者简要介绍了海伦,赞扬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由于文章的篇幅有限,海伦的形象未免单薄,加之文章中心明确,容易把握,学生对海伦这个人物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公式化的,脸谱式的记忆,而非来自心灵的共鸣。为此,我们展开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根据素材,重新编写海伦的生活小故事;选取海伦的经典名言以励志;写读后感来整体阐述阅读感受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海伦,感受海伦。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不可谓不顺利。可作为教者,我总感觉学生缺乏激情,缺乏那种主动探究后产生的心灵感悟。而这也是我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困惑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量无质。拿着书,泛泛翻过,不留痕迹,缺乏一个品味的过程,自然也就难有收效。

一场小小的争论,改变了这一切。“沙利文老师太伟大了,没有沙利文老师,就没有海伦的成功。”“谁说的,沙利文老师再怎么样,也不能替代海伦自身的努力。她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海伦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教室里的临时辩论以少数人的积极参与却难以服众和多数人的不敢参与而告终。那么,充分准备一下,来一次结合网络的辩论吧。

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对海伦成功的看法形成了四大派:A、沙利文老师的帮助。B、海伦自身的努力。C、家庭提供了条件。D、社会

各界的鼎力相助。

学生准备工作的积极性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们的互动型专题学习网站《你好,海伦》上一下子热闹非凡。一幅幅精美的照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段段精辟的话语等等纷纷由学生上传上来。学生见到老师最关心的就是:老师,我上传的东西发表了吗?

阅读不再浮于表面,资料查寻,不再是资料堆积,当然,网络也不再是一个静态的资料库。每一份输入的资料,都经过了学生的筛选,加工,整理。那里面,包含着他们的思考,展示着他们的才智。每当有新的东西出现,必将受到各方的关注,马上,就会有连锁的反应。一场无声的较量在进行着。网络,成了较量各方驰骋的战场。 精心准备后,面对面的较量终于来到了。短兵相接,交锋的激烈,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不用手忙脚乱翻阅厚厚的书,网上那精彩的视频,精美的照片,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眼球。不用绞尽脑汁去背冗长的篇章,海伦的生活故事,妙言佳句可以一目了然,尽收眼底。代之而起的是,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自信,更多的激情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不知不觉中,对比,举例,反证等等论述的方法已被学生自然运用。要担心耳朵灌满别人的话语而乱了自己的阵脚吗?不用担心。倾听——查漏——迅速在网上找到自己的东西——思考、整理——马上反击。一系列的过程,思想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网络成为服务于学生的战马,让他们尽情地驰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