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
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
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师生的学习需求,急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需一个更高效更紧密的平台来缩短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率。文章提出一种集资料上传下达,习题
交流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文中首测试作答,在线批改打分,
规划和设计先介绍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的相关背景,然后对系统主要模块功能进行了分析,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轻量化高效移动学习系统。
关键词:移动学习系统;微信公众号;Nuxt.js;MongoDB
发的,虽然有部分学习辅助系统推出了app版本,
但用户下载成本较高,同时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辅助系统大大限制了学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的地点和时间[2]。
(2)当今大多数辅助学习系统缺少教师向学生推送的手段,现如今大多数学习系统的使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要下
接着,学载的资料或者需要学生进行作答的习题,
生进入该辅助学习系统进行搜索,找到老师布置的任务。最后学生确认该目标习题无误后再进行作答。这样的操作完全可以简化,教师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辅助学习系统以外的平台进行通知,学生也不必每次都要自己去找课件或者教师布置的习题。
(3)当今大多数辅助学习系统缺少检验功能,
这不利于学很少提供在线作答,即时批改的能力,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改正[3]。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突飞
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们对学生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
学习的进一步重视,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形色色的在线学习系统层出不穷[1]。
教师需要高效的教学是当代师生共同的需求,
自动批改试卷来节一个平台来一键上传学习资料,
约教学成本,学生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快速获取分数
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在线交流平答案,下载资料,
快速台来缩短师生距离,同学距离,降低沟通成本,
就很好地通过了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微信,
众号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微信公众号上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绝大多数(1)目标用户几乎不存在下载成本,
师生已经在使用微信了。
有足够理由相信(2)惊人的超高的使用频率,
完移动学习系统的任何更新都会被用户迅速察觉,全符合高效教学的理念。
(3)扎实的平台基础便于开发且能支持本系统的所有需求。
让学(4)碎片化的传播内容,移动端使用方式,
生时时能抽出时间学习。
3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的意义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针对当今教学辅助
首先针对PC端系统的不足做了很大程度的优化,
的教学辅助系统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这
学一点,移动学习系统基于微信微信公众号设计,使生可以使用手机,pad等移动端设备进行访问,
由于移动得学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其次,
学习系统是基于微信微信公众号的,因此教师能够直接通过公众号向学生推送需要其下载的资料或者作答的习题,免去了教师通知和学生搜索课
即件的烦恼;最后,移动学习系统提供在线作答、
2020年第1期2当今主流辅助教学发展及存在的不足
(1)当今大多数辅助学习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开
作者简介:张胜辉(1980-),女,内蒙古乌盟人,讲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算法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107
第47卷第1期Vol.47No.1TIMESAGRICULTURALMACHINERY时代农机2020年1月Jan.2020时批改的能力,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改正。
4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设计
基于微信的课程移动学习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建立完善的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主要用户有两类:教师和学生,两者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提供者希望能上传资料,
习题。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使用者希望能够下载资料,
在线完成习题获取答案,
因此该系统有需要拆分成两个部分,教师使用的PC端管理员系统,学生使用
的移动端用户系统,两者通过公众号串联起来,由公众号分发教师上传的内容,学生在公众号上
获取内容,
两者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移动学习系统[4]。
该学习系统是传统信息管理系统与新颖的微信公众号分发系统的结合,其开发主要包括前端界
面交互的开发、
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微信公众号的搭建三个方面。对前端界面要求有良好的用户交互
和简洁美观的界面,
对后台数据库要求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对微信公众号要求有完整的信息分发能力。三者结合以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系统运用JavaScript编写,利用Nuxt.js框架帮助我们快速搭建一个完整的横跨前后端的项目,本系统的编写思路如下:
(1)梳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点。
(2)将功能点化为模块,
尽量一模块对应一页面,减少模块间的耦合。
(3)细化模块至组件,
尽可能做到组件的服用,使4.1系统基系精简[5]。
于统微模块信结构公众设号的计
移动学习系统是传统信息
管理系统与新颖的微信公众号分发系统的结合,
系统分为PC端教师课件习题管理模块、移动端学生课件习题管理模块和微信公众号分发模块三大模块。PC端教师课件习题管理模块又分为首页模块、
习题新建模块、
习题编辑模块、课件上传模块、课件编辑模块5个模块;移动端学生课件习题管理模块
又分为首页模块、
习题作答模块、习题批改模块、课件下载模块4个模块;微信公众号分发模块作为平台系统能力是一个独立的大模块。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020年第1期图1系统功能模块图
各模块间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模块间逻辑关系图
系统主要模块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主要模块流程图
4.2
按照数据库功能分析逻辑结构,数设据计
库设计采用MongoDB,使用时辅以mongoose和Robo3T方便开发[6]。mongoose
108
第47卷第1期Vol.47No.1TIMESAGRICULTURALMACHINERY时代农机2020年1月Jan.2020是nodeJS提供连接mongodb的一个库。Robo3T是
使用它们能一款数据库客户端图形界面管理工具,
使开发过程更加便捷。4.3系统UI设计
运用Axure对本系统进行UI设计,AxureRP
Axure代表美国是一款专业的快速原型设计工具[7]。
Axure公司;RP则是RapidPrototyping(快速原型)的缩写。
开发者们使用AxureRP能够快速创建Web网站或应用软件的流程图、线框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设计产品的基本界面和将产品的具体交互细节呈现在团队和用户面前。4.4Node环境搭建
成本大,学生不能及时获取答案,改正错误等问题。打造新一代的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轻量化高效移动学习系统,为教师的教学资料管理和学生的学习自测提供更多的便捷。
参考文献
[1]朱明.基于web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2000.
[2]宋永鹏.Web前端开发技术以及优化研究[J].数字通信世
界,2018,08(1):94-96.
[3]朱世美.软件技术专业静态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实践与反思[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6(1):37-39.
[4]赵勃洋.浅析HTML5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6(2):50-55.[5]朱二华.基于Vue.js的Web前端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0(1):56-60.
兰磊.基于MongoDB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6]张恩,张广弟,
和并行[J].地理空间信息,2014,01(1):26-29.
——以[7]金泓.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计算机软件学习研究—AxureRP快速原型设计工具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5):18-19.
[8]郑立国,于宏伟.基于Nodejs的本机应用与Web应用统
一编程模型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61-63.
张珂杰.Node.js中Express框架路[9]程桂花,沈炜,何松林,
由机制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08(3):55-58.
Node.js就是运行在服务端的JavaScript,它可
以完成几乎所有其它后台语言能完成的工作[8]。Node.js是一个基于Google的V8引擎的事件驱动I/O的服务端JavaScript环境,V8引擎执行JavaScript的性能非常好,速度相当快[9]。
5结语
本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批改作
不能及时反馈,资料传播方式单一(打业工作量大,
,师生沟通印,既不能长期保存,也不能快速定位)
蒋和平,辛岭,崔奇峰.农业现代化发(上接第106页)[3]
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C]//2012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
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2:
117-128.
[4]张烨.基于Arduino控制板的蔬菜大棚环境参数无线采集系统[J].江苏农业科学,2016(07):439-442.
等.基于ARM的无线蔬菜大棚[5]倪振松,吴瑞坤,杨茂健,
智能系统[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05):1-5.石佳.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研究[J].时代[6]
农机,2018(05):222-223.丁永生,王运圣.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农业物联网[7]张向飞,
节点和集控器设计[J].上海农业学报,2016(04):132-139.
张云起,赵釢辛,等.电力载波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8]晏涌,
人机交互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9(02):53-57.等.南方经济适用大棚的研制与应[9]李青峰,张勇,易志龙,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5(06):158-160.[10]陈进熹.基于载波技术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J].科技
创新与应用,2016(35):78.
[11]陈进熹,朱鸿,丁洁瑾.基于电力载波的楼宇灯光集中控制系统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5(05):57-59.[12]陈进熹.基于电力载波的可寻址继电器和开关的设计[D].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2012.
2020年第1期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