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两套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第一套)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基础训练。(21分)
1.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襄阳(xāng xiāng) 由衷(zhōng zhūn) 比拟(ní nǐ) ...特殊(shū zhū) 恐吓(hè xià) 马褂(guì guà) ...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bēng dài tì líng sǔn shī zhěn duàn
guāng róng qiān zì xiáng ruì jì móu
3.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看着爷爷日渐( )老的背影,我心中不禁升起一些悲( ),但想想余下的日子我会陪他走过,我又由( )地感到幸福。
A.衰 哀 衷 B.哀 衰 衷 C.哀 衷 衰
4.填在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他重新_______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2)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______着有新的发现。
(3)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_________地呢喃着。
A.审查 企图 身不由己 B.审查 企望 情不自禁 C.审视 企望 情不自禁 D.审视 企图 身不由己 5.根据意思写出四字词语。(4分)
(1)比喻说话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
(2)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 ) (3)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4)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
二、能力提升。(20分)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①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③“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④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1)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人物内心情感。(4分)
A.心疼、担忧 B.讽刺、不屑 C.伤心、哀痛 D.吃惊、疑惑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句子的写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2分)
着急地寻找 愿望实现 被人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单元我们从“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战士们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从“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都是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些文章为我们展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刘伯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的形象。
三、阅读乐园。(29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判断对错,对的打“V”,错的打“×”。(3分) (1)“王师”是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
(2)“三万里”是形容河之长,“五千仞”是形容山之高。( )
(3)诗题朗读时是这样划分停顿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2.这首诗一、二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把诗中第三句的“尽”换成“滴”或“流”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请你再写出一首他的爱国名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
临刑前的较量
地窖深处,一个人侧身靠着墙角一动不动。徐鹏飞上前两步,不慌不忙地用十分平和的声音招呼道:“许先生!”侧坐的人,没有回答。徐鹏飞又上前一步,殷切地喊道:“许云峰许先生!”侧坐的人,这才回转瘦弱无力的身体,用炯炯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特务。 从离开渣滓洞到这潮湿黑暗、与世隔绝的地窖,将近一年。他的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脸色苍白,隆起的颧骨显得十分突出。可是,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直视着任何危险与威胁,毫无畏缩。
“我特地来告诉许先生一个好消息。”徐鹏飞笑了笑,“我可以把真实情况全部奉告:共军分两路入川,国军全线溃退,重庆已经危在旦夕……我想,许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一定很高兴吧?”“当然高兴。”许云峰毫不掩饰,由衷地笑了。
“事实完全如许先生预料的那样……”徐鹏飞又说道,“当局准备了炸药、雷管、定时炸弹。一旦共军进入市郊,重庆这座有名的山城,也许就不存在了……”许云峰忽然朗声地笑了。笑声使徐鹏飞心头一惊,更使他不安,他再也不能控制刚才那狠毒而故作镇定的心境了。“将在黎明前消失,许先生听了,恐怕很难高兴吧?”“我丝毫不担心。”许云峰朗声说道,“我确信,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完整地归还人民。”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笑,“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许云峰无所谓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选择了革命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许云峰直视对方,嘴角微微一动,露出笑意:“你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听到这意外的问话,徐鹏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许云峰不想再讲下去。死亡,对于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头,对跟随在后的特务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许云峰听到的三个消息。(2分)
(1)国军全线溃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到许云峰的笑,照样子完成下面的梳理并填空。(3分) (1)由衷地笑→朗声地笑→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许云峰“朗声地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鬼魅”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可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题目中的“较量”表面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同时用“瘦弱无力、衰弱不堪”与“炯炯的目光、炯炯有神”来描写许云峰,是否矛盾?写出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妙笔生花。(30分)
题目:他____________了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2
题号 得分 一 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tǔ fěi( ) bēng dài( ) shěn shì( ) shī xíng( ) chàn dǒu( ) yóu zhōng( ) nǐ dìng( ) bēn fù(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2分)
一( )见( ) 青筋( )( ) 一( )不( ) 汗如( )( ) 肃( )起( ) ( )有( )思 ( )( )之躯 舍( )为( ) 1.在三伏天里,工人们在工地上 。 2.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3.黄继光以 挡住了敌人的枪眼,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4.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 。 三、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6分)
1. 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 2.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 ) 3.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 4.他皱着眉毛,脸上露出一种厌恶的神情。( ) 5.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
四、精彩回放。(20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遗民泪尽胡尘里,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羌笛何须怨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妻子: 上摩天: ....故人西辞黄鹤楼: ...
3.《军神》一课是按照 、 、 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其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 ,何须马革 。这句话显示了毛主席 。 五、课内阅读。(12分)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guā guà)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1)传世宝: (2)齿冷: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2分) 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12分)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2.朗读画“ ”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七、习作。(30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2答案
一、土匪 绷带 审视 施行 颤抖 由衷 拟定 奔赴
二、针 血 暴起 声 吭 雨下 然 敬 若 所 血肉 己 公 1.汗如雨下 2.舍己为公 3.血肉之躯 4.肃然起敬
三、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4.神态描写 5.动作描写
四、1.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日放歌须纵酒 南望王师又一年 孤帆远影碧空尽 春风不度玉门关
2.妻子孩子 碰到天 老朋友 辞别
3.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冷冷→惊疑→柔和→愣住→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4.埋忠骨 裹尸还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五、1.画出:guà féng wù 2.(1)原指祖上传下来的宝物,在本课中指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2)耻笑,讥笑。在本课中指不光彩、不正当的行为让人鄙视耻笑。
3.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4.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是首尾呼应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严谨。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六、1.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2.B
3.“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未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4.C
七、提示:抓住人物动作的特点来写,动作要连贯顺畅。
第四单元达标测评卷1答案
一、1. 略
2.绷带涕零损失诊断光荣签字祥瑞计谋 3.A 4.C
5.(1)一针见血(2)肃然起敬(3)若有所思(4)汗如雨下 二、1.(1)他们对我望了几遍。
(2)每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3)毛主席说,岸英是他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4)示例: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 2.(1)①A②C③B④D
(2)示例:着急地寻找。“到底哪儿去了?”他心里想着。
他焦急地走来走去,这儿翻翻,那儿找找,几乎要把整个屋子翻个底朝天。 3.(1)春风不度玉门关
(2)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闻涕泪满衣裳 欣喜若狂
(3)语言神态动作顾全大局、有家国情怀坚强不屈、有超强毅力甘心清贫与奉献 三、(一)1.V V X
2.夸张黄河华山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3.不好。“尽”字说明了遗民的万分悲痛,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滴”或“流”字很平淡,表达不出这样的效果。
4.表达了作者对宋朝遗民的深切同情和期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从诗中我体会到作者希望破灭而终不绝望的复杂心情。
5.示例:《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二)1.(2)当局要在黎明前将重庆炸毁 (3)当局要杀死被捕的共产党
2.(1)无所谓地笑露出笑意
(2)他坚信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 3.国民党反动派不知所措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革命者不屈的斗争
4.不矛盾。“瘦弱无力、衰弱不堪”指的是许云峰的身体状况,“炯炯的目光、炯炯有神”指的是许云峰的精神状态。虽然许云峰的身体饱受摧残,但他的革命斗志依旧昂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