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来源:锐游网
《驿路梨花》

【学习内容】

教材:《驿路梨花》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复述课文。 2.把握记叙顺序,理解文章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

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记叙顺序,理解文章精巧的构思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雷锋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事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去少数民族地区的梨花深处去寻找“雷锋”的身影。

二、略读课文,梨花深处有“雷锋” .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驿(yì) 蔑(miè) 陋(lòu) 撵(niǎn) 麂(jǐ) 葺(qì)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略读课文,结合下面文中出现的与“小茅屋”有关的人物,粗知故事梗概,复述故事。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族小姑娘 战士 梨花 2.分组讨论小说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几次悬念?有什么作用?

1

答案示例: 两次误会:

第一次:我们误认为瑶族老人是茅屋的主人。

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误认为哈尼小姑娘是茅屋的主人。 三个悬念:

(1)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茅屋,里面却没人没灯,于是发出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2)我们认为是瑶族老人是主人,老人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 (3)叔叔为什么盖房子呢?

作用:文章层层设疑,情节跌宕起伏,步步推进,行文起伏多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三、再读课文,慧眼寻找众“雷锋”

1.理清文章思路,试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 )——“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 )

答案示例: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2.文章运用了哪些记叙顺序?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答案示例:运用了顺叙和插叙,使故事一波三折。所有为小茅屋做过好事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四、再读课文,梨花有深意

找出文中多次写梨花的语句,分析梨花的象征含义和作用。 答案示例:“梨花”在文中的多处出现,所指不尽相同。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2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5)“我望着这样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答案参考教师教学用书186页)

五、精读课文,标题含妙处

1.结合全文,分析理解标题“驿路梨花”的妙处。 2.总结标题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示例:

1.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

3

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答案参考教师教学用书186页)

2.标题的作用——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语带双关、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六、细思情节,文章有特点

(1)线索清晰,构思精巧。 (2)虚实结合,环境描写细腻。 (3)象征手法,衬托美好心灵。 (4)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作业布置】

同学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板书设计】

梨花深处寻“雷锋”

情节跌宕起伏 语言生动优美 互助感人至深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