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MUSIC
德沃夏克器乐作品中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特点
孙小松
[摘摇要]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音色热烈且丰富、浑厚且丰满,在器乐作品演奏中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本文从大提琴演奏的实际出发,以德沃夏克器乐作品为基础,分析大提琴的音色特征,探讨德沃夏克器乐作品中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特点及运用。
[关键词]器乐作品;大提琴;音乐语言;特点;运用[中图分类号]J65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1-0075-02
美。德沃夏克创作的作品94《回旋曲》与作品68《寂静的森林》等大提琴独奏小品,以及交响乐与室内乐中充分体现出德沃夏克对大提琴音乐语言和演奏技巧的独特见解,反映出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特点。
(一)大提琴独奏小品
德沃夏克创作的大提琴独奏小品等器乐作品是了解他11年创作的作品《回旋曲》。《回旋曲》属于大提琴与钢琴版本的器乐小品,该作品所表现出的音乐情绪是抑郁与激动。《回旋曲》作品94所运用的回旋曲式中融入了多种不同音乐性格的主题,节奏律动富有弹性,具有德沃夏克的典型音乐风格;刻画出作曲者的复杂心理,以及多变的音乐形象,充分展现出大提琴的音乐魅力。回旋主题贯穿了《回旋曲》整首作品,而在《回旋曲》演奏中,乐曲以采用小间距环绕加四度跳进的主题音型,节奏律动弹性突出,以大提琴的翻八度高音深刻呈现乐曲主题。乐曲开始运用弱拍节奏,并且在演奏中将节奏律动控制在八分音符加四分音符,表现出欢快且俏皮的音乐情绪。
谱例1
g小调开始(见谱例1),展现出活泼且幽默的音乐性格,对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独特见解的重要基础,如德沃夏克于
摇摇主调音乐的发展是大提琴独奏乐曲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改变了大提琴在乐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大提琴协奏曲享誉世界。德沃夏克的创作融入了捷克民间色彩,反映出作为复兴祖国民族文化做出的巨大努力。大提琴独奏乐曲的迅猛发展,促进大提琴演奏技术的更新与技巧的多变,大提琴的演奏音域不断扩大,在器乐演奏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变。、舒伯特、德沃夏克等无数作曲家对大提琴演奏技巧的独特见解,推进大提琴性能与演奏技巧的完善,为大提琴艺术长远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一、大提琴的音色特征
大提琴属于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是抒情乐器的典型代表,也是交响乐队中常见的一种乐器。大提琴的音色气质比较接近人声,几乎涵盖人声所能达到的所有音域。音乐语言包含调式调性、节奏速度、音色和声等多种要素,利用大提琴可以演奏出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如深沉且浑厚的低音与激昂且明朗的高音等,从而在器乐演奏中表现出多种气质,承载多种体裁与风格的音乐作品,增强音乐的戏剧性张力。
大提琴的音色具有包容性,四根琴弦像四个不同声部,表现出富有磁性的音色特征。节奏和旋律与和声是大提琴音乐语言中最为重要的要素,而在器乐演奏中大提琴能够为和声声部提供色彩支持,引导器乐演奏的节奏律动,演绎歌唱性旋律,并在室内乐与交响乐中扮演低音角色,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德沃夏克器乐作品中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特点及运用作曲家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音乐风格跨越地域。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是在捷克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个性的音乐风格,而德沃夏克的器乐作品中普遍融入了捷克民间音乐元素,表现出真切的生命之
[收稿日期]2018-09-27
摇110002)
[作者简介]孙小松(1978—摇),男,沈阳音乐学院讲师。(沈阳
在《回旋曲》演奏中,大提琴演奏应按照曲谱与表情记号进行处理,在音符的力度变化中融入跳跃感,准确把握乐曲演奏的节奏律动的弹性,以似断非断的方式运弓,以颤音突显出乐曲的音头,保持大提琴与乐队之间的互相应答。在演奏乐曲时,以第一小节第一个D音等乐曲中心音的延长,让乐曲演奏的旋律与节奏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演奏中的保持音运用颤音,根据曲谱及乐曲演奏的实际情况,在中心音之后适度增加逐个音符的节奏速度,让大提琴演奏与伴奏声部保持和谐,增强乐曲演奏的音响效果。
对于《回旋曲》作品中的插部,在乐曲演奏过程中,
075
当代音乐·2019年第1期
大提琴独奏旋律的陈述应当采用两个4+4+8小节,也是对大胸怀情操的抒发。在乐曲的第一插部中运用长线条的抒情旋律,保持线条波浪起伏,是对大提琴宽广抒情这一音乐语言特点的呈现,以插部演奏表现出隐隐的乡愁。在《回旋曲》作品第一插部的演奏中,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应该以右手紧贴琴弦运弓,突出乐曲第一插部的主题,把握好第一插线条抒情旋律中小乐句与气口的演奏,左手颤音要连续。在演奏第一插部时,大提琴演奏的换弓应保持抒情旋律线条的整体性,根据乐曲演奏的发展进行幅度与频率的增加,保证乐曲插部演奏中大提琴的音乐表现力。
《回旋曲》中的第二插部(见谱例2)是在回旋主题再
语气感,展现深沉忧郁的音色,增强音乐节奏的弹性,在旋律中融入表情记号。在第二乐章中充分表现出大提琴婉约且深沉的音乐语言,给予听众在音乐想象上的空间,提升大提琴演奏的戏剧性张力。
《“美国冶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表现出幽默且欢快
的音乐情绪,表达出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第三乐章中的大提琴演奏强调音乐的跳跃性,是对大自然中鸟鸣的模仿(见谱例3),节奏感强,呈现出乡村民歌般的主题。
谱例3
现及演奏情绪缓和之后,而第二插部的演奏,要求大提琴与伴奏声部相互交织,对比大提琴不同音域的音色,深度刻画出乐曲的内涵。在演奏乐曲的第二插部时,以三连音的跳音与从低到高的高音颤音进行大提琴演奏,呈现出充满力量的英雄号角;用大提琴在两个八度上进行同一动机的演奏,而音乐情绪起伏的结束是以由高到低的高音颤音为基础,准确把握好大提琴演奏,在两个八度内做均分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半音下行,为后续演奏做铺垫。第一遍与第二遍分别用大提琴演奏抒情旋律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跳跃性的处理,而后者强调展示力量;而利用大提琴进行两次快速的半音下行处理时,第一次的快速半音下行处理需要运用一下三上的运弓方法,第二次的快速半音下行处理则运用均分点奏的自然跳弓这一弓法,以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情绪与音响效果;前者保持乐曲演奏时的情绪与力量,后者则是让音乐更具颗粒性,使乐曲英雄性的内涵更加突出。
谱例2
在《“美国冶弦乐四重奏》作品中,第三乐章的第二段完美融合了凄美的抒情与粗犷的动机,表现出作者内心隐隐的乡愁。在演奏乐曲第三乐章时,第二段中大提琴演奏要分别呈现出伤感深沉与欢乐幽默两大主题,以大提琴演奏深刻描绘作者的亲身经历,向听众倾诉作者的心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交响乐
德沃夏克创作的第八交响乐(又称《捷克交响乐》)呈现出真诚朴实的主题,突显出德沃夏克在交响乐作品中对大提琴音乐语言的运用。在第八交响乐演奏中,用大提琴演奏歌唱性的旋律,主要是在演奏时展现出捷克民间音乐与斯拉夫民族音乐的气质。第八交响乐中第一乐章的节奏旋律是建立在典型的斯拉夫民歌的基础上(见谱例4),旋律波动的起伏是环绕D音,以A弦音色进行大提琴演奏,在整个第一乐章中贯穿温婉可亲的主题,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谱例4
《回旋曲》是德沃夏克的经典大提琴独奏作品,以音乐
情绪的转变呈现出乐曲演奏中多变的感情色彩与音乐形象。《回旋曲》属于大提琴独奏小品,是用音乐小品的形式展现交响性乐思,以大提琴丰富且完善的音乐语言对作曲家的真挚情感进行表达,充分发挥出大提琴的特殊魅力。
(二)室内乐
《“美国冶弦乐四重奏》是德沃夏克创作的一首室内乐
在第八交响乐的第一乐章演奏中,大提琴运用A弦,旋律线条适当拉宽,右手保持运弓的弹性,左手颤音保持,紧抓大自然风光的音乐描绘性内容,以力度的变化去控制音乐的起伏,表现出抒情且质朴的音乐情绪。
结摇语
大提琴在器乐作品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乐语言的特点较为突出。在作者的器乐作品中,运用美好的旋律音调,使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大提琴的音乐气质,产生了绝妙的融合。德沃夏克创作的大提琴独奏小品与室内乐和交响乐等类型的器乐,语言要素、音乐更具戏剧性张力,展现出大提琴音乐语言的特殊魅力,从而让听众与音乐创作者达成情感的交流。
作品,融入了美国黑人音乐的元素,对大提琴音乐语言的运用更加成熟。尤其是《“美国冶弦乐四重奏》作品的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延续了德沃夏克上部作品的情绪色彩,充分展现出大提琴独特的音乐语言,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内涵。《“美国冶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一首饱含忧愁的悲歌,表达出人们向往人生追求与希望的音乐情感。在乐曲第二乐章的演奏中,三拍子的节奏律动贯穿全曲,主题得到扩展,音乐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并在大提琴的歌唱性旋律中结束这部分音乐。乐曲的第二乐章是运用五声音调的音乐旋律,而这部分的乐章演奏中大提琴演奏是运用A弦中音音域,基础的节奏律动是三拍子,突出旋律
076
(责任编辑:崔晓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