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

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右江医学2007年第35卷第5期 感性均较低,我们对326例X线胸片有支气管阻塞性改变的 ・ 541 ・ 综上所述,胸部x线无明确肿块,4O岁以上,有咳痰、咳 嗽、胸痛、发热或痰中带血等症状,同时有阻塞性肺气肿、阻 患者,用CT进行肺癌的早期排除性检查,检出肺癌32例,检 出率为9.8 。从表1统计结果来看,CT征象类型与中央型 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等“三阻征”者,即应当进行肺癌的 熟悉中央型肺癌早期CT特征,这样做可以 肺癌所发生的支气管病变部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Y 一 CT排除性检查,6.595,P>0.05),表明中央型肺癌“三阻征”(阻塞性肺炎、 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与所发生的支气管部位无关, 也就是说,各支气管发生“三阻征”的几率是一样的。 2.早期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参考文献  Ebihara A,Nomori H,Watanabe K,et a1.Characteristics of advan— 早期中央型肺癌是指癌 [13tage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over computed tomography 灶局限于支气管壁内,无外侵,也无淋巴结和脏器转移,病理 上可分三种类型:原位癌、管内型、管壁型,均不侵犯肺实质, 原位癌CT不易发现 ]。本组32例病例表现为:①阻塞性肺 炎:本组21例表现为支气管狭窄并肺野较淡之云絮状模糊阴 for N—staging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Jpn J Clin Oncol,2006, 36(11);694—698. [23Saijo T,Ishii G,Nagai K,et a1.Differences in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between central——type and peripheral—— 影。按段、叶分布纵隔窗不显示,其中12例呈小叶性肺炎改 变及肺内斑片状模糊影,与支气管走行方向一致。阻塞性肺 炎是中央型肺癌的最早期.最常见的间接X线征象。炎性病 typ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J].Lung Cancer,2006, 52(1):37—45. [3]赵一平,刘白鹭,边 杰.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初探[J]. 实用放谢学杂志,2007,23(1):39—42. 灶的数目常为一个,也有的同时出现两块以上者 ]。②阻 塞性肺不张:典型的中央型肺癌表现即“S”征已属晚期。本组 E43原珍团,余建群,杨志刚,等.粟粒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 4例病例仅见亚段不张,未见肺门肿块,表现为支气管狭窄并 螺旋CT鉴别特征EJ].实用放谢学杂志.2006,22(2):195—198. 条状或带状软组织影,4例均做增强扫描,在强化的不张肺叶 [53Kim TS,Han J,Lee KS,et a1.CT findings of surgically resected pleomorphic carcinoma of the lung in 30 patientsEJ3.AJR,2005, 185(1):12O一125. 衬托下,狭窄的支气管显示较清楚。有时阻塞性肺不张可以 是本型肺癌早期出现的CT征象,故可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 间接征象之内 ]。③阻塞性肺气肿:对7例病例回顾性观察 分析,有7例病例有支气管狭窄并早期相应病变肺段肺血管 变稀少,考虑局限性肺气肿。 (收稿日期:2007—08—14修回日期:2007—08—30) (编辑:潘明志) 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 陈玲,周士成,戴鸿志 (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江苏吴江215200) 【摘要】 目的评价4O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方法对4O例冠心病(36例拟冠心病患者,4例冠 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结果 4O例中冠状动脉狭窄共25例,其中轻度狭窄18 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尤以左前降支为最多,显示斑块99处,其中钙化斑块51处,中间斑块17处,软斑块31处,仍以左 前降支为多。结论方法。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5—0541—03 中图分类号:R 541.404:45 文献标识码:A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 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以往冠心病诊断主要依靠选择 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因其属于有创检查,患者不易接受。 多层螺旋CT(MSCT)属于无创检查,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 检查方法。现对4O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影像进行 分析,以探其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成像4O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2 ~75岁,平均58岁;4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分别为 半个月,1、3、10年;患者无严重的心率不齐,房颤,Ⅱ。、Ⅲ。房 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率大 于7O次/min,均在检查前1 h口服倍他乐克50 mg或心得安 20 mg,心率要求控制在55~75次/min之间。 作者简介:陈玲(1977一),女,江苏省吴江市人,医师,医学学 1.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临床拟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2・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2007,Vo1.35 No.5 2.MSCT心脏扫描 使用飞利浦公司的Brilliance 16层 支、回旋支及右冠管腔通畅,未见明显斑块形成,有4例为冠 CT机。先做胸部正侧定位像,行心脏、冠状动脉平扫:正常 吸气后屏气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50 mA,层厚1.25 mm, 显示野(FOV)250 mm,然后行增强扫描:自气管隆突水平下 1 cm至心脏膈面下2 cm,经肘部静脉以3.5 ml/s的速度注 射8O~9O ml优维显(Uhravist,350 mgl,/m1),按照已测得的 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有1例患者为左冠前降支、回 旋支及右冠多发大小不一的钙化斑块,管腔结构显示不清。 其余28例显示99处斑块:右冠状动脉斑块l9处,其中钙化 斑块l2处,中间斑块4处,软斑块3处(图1~3);左前降支 55处,其中钙化斑块23处,中间斑块9处,软斑块23处(图4 ~CT扫描延迟时间开始扫描,整个扫描过程中受检查者处于 屏气状态。选择0.5 s螺旋扫描,扫描层厚10 mm,重建层厚 0.625 mm,扫描时间23~28 s。显示野(FOV)250 mm;矩阵 512×512,扫描参数120 kV,420 rnA。 7);左回旋支25处,其中钙化斑块l6处,中间斑块4处,软 斑块5处(图8)。以上28例患者中有l2例为钙化、软斑块 或钙化、中间斑块的混杂斑块,有一个完全栓塞的患者为软 斑块,中间斑块的混杂斑块。 2.4O例冠状动脉经重建后显示冠状动脉狭窄29例,其 中轻度狭窄19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中 有1例为完全栓塞。在29例中,其中l6例患者同时有两支 或以上(冠脉主要分支)的不同程度的狭窄,右冠状动脉狭窄 l2例(图1~3),左前降支狭窄25例(图4~7),左回旋主干 狭窄13例(图8)。 3.本组3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经MIP、MPR、 3.MS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重建和筛选 将受检者的 CT原始数据分别在R-R间期的9个时相进行图像重建,即: R波后4O 、45 、5O 、55 、6O 、65 、7O 、75 、8O 共9个相位窗上进行心脏横断图像重建并传至工作站。在 上述每一个相位上对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进行最大 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曲面重建(CPR)等 图像后处理,筛选出CT图像质量最佳者用于血管腔的评价。 4.图像评价方法斑块性质评价:软斑块CT值为l4± CPR、VR重建,左冠前降支1个,右冠2个,支架置入良好, 管腔通畅(图9)。1例搭桥者,明显的显示出桥血管的起始 与走行。 26 HU(一42~+47HU),中间斑块CT值为91±21 HU(+ 61~+112HU),钙化斑块CT值为419±194HU(+126~+ 736HU)。血管狭窄的评价:轻度狭窄%50%,中等狭窄5O ~75 ,重度狭窄>75 _l_。 结 果 1.40例冠状动脉经重建后显示有7例检查者左冠前降 图l右冠动脉中段可见钙化斑 块及中间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 图2右冠动脉上段可见多发软斑块及 图3右冠动脉上中段可见一直径约 中间斑块形成,管腔重度狭窄f栓塞) 为14 mm的软斑块,管腔中度狭窄 图4左冠前降支中段可见一直径约为 图5、6 左冠前降支上中段可见3个直径分别为23.3 l1.8 mm的软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 mm、6.6 mm、5.4 mm的软斑块形成,管腔中度狭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