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效益特性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效益特性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陈小红
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32期
内容摘要:由于网络外部性和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对电子商务规定交易成本-效益的核算不同于传统的工商企业。本文研究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使用传统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评价原则和方法,对成本效益评价的评价,在此基础上的组合,使交易成本-保本评价有效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和测量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交易成本-效益 特征 评价方法
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特性 (一)效益的“滞后”特性
成本的先期投入和经济效益的滞后特性。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先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先期资源的准备。即使是国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情况下,仍然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计算机设备、软件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这是电子商务运行之前必须投入的固定成本项目。相比之下,电子商务的收益则相对滞后,而是要随着时间的延长,固定成本分摊的越多,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收益越大。使得经济效益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性。
时间特性可以通过图1来描述。从图1中可以看出,只有在成本和经济效益达到平衡点后,电子商务的经济效益才会大于成本投入,企业才能获取利润。 净收益=收益-成本
当成本和收益相等时,净收益为零。而此之前,电子商务则表现为低效益,净收益为负。在此之后,电子商务效益提高,净收益增加,为正值。当技术创新淘汰了旧的技术和国家政策或市场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都可能使电子商务发生方向性改变。 (二)间接效益的“估算”特性
电子商务的效益除了可以定量分析的直接效益外,还有一些很难用定量方法得到的、不能直接用货币来体现的间接效益。这些间接效益一般只能通过主观分析比较得到,不可能象计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本一样估算得相对完全正确,这就是电子商务的估算特性。认识估算特性可以使得人们更加注意到电子商务的间接效益。现在,许多研究者就是通过估算进行电子商务经济效益评价的。 在对电子商务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既要考虑成本的时间特性,又要考虑效益的估算特性,先分别对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电子商务的投资回收期以及各个时期的效益。 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中,经常利用成本-收益对比方法进行评价。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评价方法根据内容不同,分为成本评价、效益评价和盈亏平衡分析评价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是因为电子商务取得经济效益的时间与投入资本的时间具有较大时滞特性,故分开进行评价更加合理。
(一) 企业电子商务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不可照搬原则。不同企业背景不同,其电子商务系统也各具特点,其绩效衡量目标及指标就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每个企业都应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本企业特点来选择指标及其个数,盲目地模仿其他企业,会影响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
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涉及面广,需要的基础数据多,要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价系统,用专门的指标数据库来搜集、整理和处理基础数据。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库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相当多的现成数据,将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同电子商务系统链接起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绩效评价效率;提高数据准确性,更好地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同企业财务实力相差较大,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财、物力。企业在设计评价系统时要考虑评价投入成本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根据本企业情况和预期成本收益来选择指标体系。有些数据的获得对于一些企业可能非常简单,另外一些指标则可能要付出大量精力,要区别对待。由于绩效评价效益的产生往往要滞后很多时间,客户满意度、生产效率等非财务方面的改善在短期内可能引起财务指标的下降,企业要正确认识。
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策略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评价责任人的努力程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绩效评价要同企业的激励机制挂钩,更好地发挥业绩评价的作用。 (二)评价方法
成本评价法。将电子商务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固定成本可以根据企业投资电子商务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格测算。在变动成本中,人员培训费用、宣传费用、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护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也比较好预测,通信费用则需要根据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传输模式来确定,如果企业电子商务是通过铺设特定的线路或租用通信线路来进行传输,则费用主要取决于线路成本,如果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增值网和网络软件,则成本包括向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家一次预收的费用和网络的使用费用(根据信息量或时间计算)两部分。电子商务变动成本中,软件开发费用比较难以预测,可以根据一般软件开发的成本估算理论来测算。 目前对软件开发费用的估算方法很多,分类也不统一,一般较常用的有:
算法模型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测算模型,它将软件开发费用估计值看作是若干成本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函数,模型一般形式为:R=f(x,c)。
其中:R指软件开发费用;X指一组经过选择的影响成本的自变量;C指模型的一组参数。X 变量包括:软件的技术性能、投资额、人员培训费用、宣传费用、维护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
任务分解方法。分为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方法,前者将电子商务的软件开发分成许多基本的模块,分别测算其成本,累加后得到整个电子商务的软件开发费用;后者则先从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中推算开发成本。自底向上方法在测算时由于有软件开发的有关人员直接参加,故测算结果误差较小,一般可以控制在±10%左右,但测算的成本较高,对于诸如系统联调、项目管理等的成本,往往容易忽略或难以准确测算。自顶向下方法的优、缺点同自底向上方法正好相反。
专家评定方法。这种方法依靠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领域专家的经验和他们对软件开发的理解给出测算值,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法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模拟法和德尔菲法。“模拟法”充分利用以往的经验,测算速度快,但误差较大,一般用于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成本的数量级的测算。德尔菲法通过给专家发评定表、不记名填表、统计综合、向专家回馈结果等多次重复的过程,逐步使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而作为测算的结果,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并能处理一些特定的环境影响;不足之处在于比较费时,而且可能存在由于专家的偏见而无法处理的情形。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电子商务的成本分析,都应遵循以下原则:电子商务成本评价应该尽可能使成本的估算值接近实际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部分。同时成本分析应在电子商务建设的前期做出,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不应该使用那些要等到开发完成后才能清楚了解的信息。成本评价过程中应该对估算所涉及的参数、变量给出明确的定义,并根据电子商务的规模、环境而选用适当的估算方法和模型。成本评价的方法本身应易于理解和使用,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在电子商务的技术条件、规模和环境因素基本相同时,成本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不能因不同的分析人员而得到不同结果。
效益组合评价法。电子商务的直接效益可以通过统计资料来评价,例如,由于实施电子商务而导致的管理成本的下降,可以比较在实施电子商务前后同一类业务分别需要的成本,其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额即为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的评价可以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和电子商务的贡献程度两个方面来衡量。
组合评价方法的关键是计算电子商务的贡献程度。将专家评价方法、经济模型方法以及其它数学评价方法中的具体模型或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获得电子商务的贡献程度,再使用下式计算间接效益:B间=B直×电子商务的贡献程度。
盈亏平衡评价法。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电子商务的盈亏平衡点是指应用电子商务的结果是成本和效益相等。如下式:
其中:C固、C变表示电子商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E直、E间表示电子商务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N表示电子商务运营年限。
随着电子商务运营年限的增加,电子商务的效益会不断增加,而成本则相对固定,因此电子商务的效益将会越来越明显。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构成与分析在理论和技术上还很不成熟,本文仅仅从框架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建立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电子商务间接效益如何评价、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等,都是将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综合指标评价法。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可以应用若干指标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经济效益评价。
成本降低率%:对比年度商务活动成本所需费用降低之比例。收益增长率%:对比年度商务网站实施后比实施前相应的商务活动所创收入增长之比例。资金周转率提高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商务网站实施后比实施前每年资金周转次数增长之比例。投资回报率:指在对应的年度内电子商务总投入的收益率。投入-产出比:指在对应年度内电子商务总投入(含货币资金、货物折合资金、人力折合资金)与总收入之比。初始投资回收期:从投资建设开始,经多长时间收回总投资。
根据取定的系统评价指标 Xj(j=1,2,…,m ),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的核心是权重系数的确定 ,一般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根据上述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倒序方式分别求出二级指标评价值。其中定性指标取值区间为[0,1],由专家打分评定权重。最终,绩效评价指标值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评价方法的效果由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家对各级指标权重的分配两个因素决定。 结论
综上所述,论文提出了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效益的特征,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具体投资效益评价中可以选择。通过对电子商务交易成本的理论的阐述,综合分析了电子商务交易成本的构成,和电子商务交易成本的构成、静态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通过评价电子商务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以及成本-收益的时间特性、估算特性,分析了电子商务的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和“非线性”等变化规律。
这些方法借助于传统专家评价方法、经济模型方法以及其它数学评价方法(如模糊数学方法)中的具体模型或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识别实施电子商务的费用和收益指标大小,评价电子商务经济效益水平。上述这些评价方法的提出主要借助传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见图2)。 参考文献
1.娄经纬.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分析模型及其启示[J].软件导刊,2006(2) 2.张李义,范如固著.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构成与分析[M].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