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一个人跑去鱼塘边,为何鱼都游走了?
答:因为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当人跑步时,震动到了水面,水可以传播声音,惊吓到了鱼,所以鱼都游走了。
2.一个人站在太阳光下,为什么会有影子?
答:这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阳光射向人时,就会产生了影子。
3.用力敲鼓时,有震耳欲聋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答:响度跟发声体震动的振幅大小有关,用力敲鼓时,鼓面震动的振幅大,因为响度大,所以人有震耳欲聋的感觉。
4.即使用布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凭着耳朵的听觉,也能找到发声体的位置,这是为什么?
答:如果声源与人耳距离不同,从声源发出的声音传到人的两只耳朵的时间就会有微小的差异,人的听觉很灵敏,根据这微小的差异便可以判断出声源的位置,这叫做“双而效应”。
5.打预防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爽的感觉,为什么?
答:酒精在通常情况下都呈液态,在它的表面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热,所以人觉得很凉爽。
6.夏季有时能看见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这是为什么?
答:夏季温度较高,空气潮湿,水蒸发含量大,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水管就液化成了水。
7.为什么在岸边看水池感觉池底变浅了?
答:其实这是一种折射现象,从池底的一点射向空气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因为折射角大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好像是从这点射出一样,这就是折射而引起的池底好像变浅的原因。
8.“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但是向手上“吹气”,人感觉凉,向手上“哈气”人觉得暖和,这是为什么?
答:“吹气”加快了手附近空气的流动,从而加速了皮肤上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感觉凉。“哈气”是口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放热,所以感觉暖和。
9.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为什么我们能听见“嗡、嗡、嗡”的声音?
答: “嗡、嗡、嗡”的声音是蜜蜂的翅膀震动从而发出的声音。
10.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为什么?
答:灯泡使用时,灯丝发热且温度很高,有些钨丝会升华变成气体。当钨蒸发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时,在灯泡内壁凝华而成固体小颗粒,久而久之,灯泡就会发黑
11.为什么说被100度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度的水烫伤更加厉害?
答:因为100度的水蒸气遇到皮肤时,先要液化成100度的水,然后从100度的水再降温发热。由于在前一个液化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这样说。12.导线多数是用铜做的,也有的用铝和银做。铁也是倒替,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
答:输电导体电阻越小,就越可以减少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由于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铝线和铁线相比,铝线的电阻小,因而用铝线做导体时,点在它上面的损失比在电线上小,因而不用铁来做导线。
13.为什么手湿的时候触摸用电器的开关容易触电?
答:若手湿时,电阻很小,会产生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触电。同时,用湿手摸用电器的开关,使本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
14.靠近高压线对人体很危险,而小鸟站在高压先上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
答:高压线中电流很小,小鸟两腿之间距离断、电阻小,由U=IR知两腿的电压低,因而小鸟不会有危险。
15.为什么雷雨天人不可以在大树下躲雨?
答:因为树是突出物体,它容易与云层产生放电,如果人在雷雨天时在大树下躲雨,
这样就回被雷电给电死。
16.在打开日光灯开关时,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为什么会发出“咯咯”的声音?
答;因为打开开关时,电流从无到有,电流的变化产生电磁波,所以就会干扰了收音机。
17.为什么有时打开一个功率较大的用电器时,保险丝就立即熔断?
答:因为打开功率大的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也大,电阻丝不能承受这样大的电流,就会熔断。
18.几个歌唱家分别有同一个音调唱同一首歌,熟悉他们声音的一下人一下就可以辨别谁在唱歌。这是为什么?
答: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使不同人几乎用相同的响度和声调说话回或唱歌,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音色来区分是谁说话或唱歌。
19.为什么用手敲击铁管的一端,会在另一端听见两个声音?
答:声音沿铁管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敲击铁管的声音分别由铁和空气两种物质先后传到人耳里,所以听到了两种声音。
20.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洒些水能使室内感到凉爽。但通常在刚洒上水时并不感到凉爽,甚至觉得更闷热而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有凉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答:刚洒水时水快速蒸发,使空气湿度增加,感觉更闷热,过一段时间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同时水分蒸发吸收大量热,所以才感到凉快。
初二(1)班
刘 俊 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