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胃镜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胃镜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来源:锐游网
N@-N论 j实践2008年第21卷第l2期J Med Theor&Prac Vo1.2l,No.12,Dec 2008 1467 疗程缩短。 pertensionCJj.I')iabetes・1991,40:1223—1226. 参考文献 4钟惠菊,韩秀云,方育川,等.PGE1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初步 1郭志新,许笑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糖尿病 观察CJ3.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5,2:115. 血管病变的关系C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366—367. 5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苗述楷,蔡惠文,主编.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第2版.北京: l998.321—32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09—316. 收稿日期2008—05—08 3 Axelrod L.Insulin,prostaglandins,and the pathogenesis of hy— (编辑雪松) 胃镜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李彩侠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胃镜检杏前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 护士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就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检查前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思 想负担减轻,术中主动配合,术后痛苦小,明显缩短检查时间,确保检查效果。两组病人检查前、中、后的心理,成功 率,痛苦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对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更放松地和医务人员配 合,顺利完成胃镜检查,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镜检查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08)12—1467—02 胃镜检查现已经成为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规方法 一。 生进行处理。观察组除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外,必须做好 经历了硬式内镜、软式内镜到纤维内镜、电子内镜及超声内 解释工作,耐心解答疑问,消除顾虑,主动热情地向病人解释 镜的发展。:。在检查前由于病人对胃镜检查认识上存在着 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肠内的异常变化,精确测定病灶的 误区,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恶心、血压升高、脉搏加 大小、深度,并可钳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并且使用安全、 快等躯体应激反应,甚至有些病人因为畏惧拒绝接受检杏而 方便、图像清晰,确诊率高,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直接效 延误诊治 。这不但增加丫病人痛苦,而且还可能影响术者 果。同时,还应讲清检查的目的、检查方法、简要经过、术中 的操作,甚至使检仑无法进行。为此笔者在胃镜检查前采取 配合、检查中的感觉及可能出现不适的应对方法,如恶心时 积擞的护理干预,减轻_r病人的应激反应,保证了插镜成功。 应做深呼吸,症状会有所缓解;有大量唾液分泌时,让其由口 1资料与方法 角流出,不要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发生呛咳等,以确保检查 1.1病例来源于2006年7月一2008年5月在我科进行胃 成功。对于受检者,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采取 镜检查的病人116例,按顺序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重症及体质虚弱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 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男29冽,女29例,年龄2O~75 高渗葡萄糖液,必要时可让家属陪伴,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岁,平均55.4岁。对照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18 对此,患者应表示_r解,并给予配合。 ~68岁,平均54.27岁。两组病人均初次行胃镜检查,排除 2结果 有严重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其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比 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在术前能够消除恐惧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心理,术中能够积极配合,有效的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丁痛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检查前详细 苦,术后检查效果好,并发症少。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焦虑、 _r解病史做到心巾有数,嘱病人前ld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 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冈咳嗽影响插管;检查前空腹6h以上。注意有无禁忌证及0.01),见表1。 麻醉药物过敏史,测血压、脉搏、呼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 3讨论 表1两组病人检查前心理状况、检查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组别 , 检果查前心理状况 检查时间 并发症 镇静 紧张 x P 时间(min)t P 有 无 x。P 胃镜检合是将胃镜从食管开口部一直观察到十二指肠 以及胃内异物的取出等治疗。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人性 降部,这些部位若有病变如炎症、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 操作,操作过程|fI因插入食道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 血管瘤(良性或恶性)、黏膜萎缩、胃上口贲f]、胃下口幽门足 苦 ,一些患者存在胃镜检查是否安全、消毒效果如何、是否 否正常等均可被发现,并且还可进行胃部一些良性息肉电 会被传染疾病等顾虑,往往变的紧张焦虑,引起明显的躯体 切、急性溃疡出血止血、食道曲张静脉硬化、贲¨失迟缓扩张 性、心理性应激反应,表现为恶心及血压、脉搏变化、情绪紧 】468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卷第l2期J Med Theor&Prac Vo1.21,No.12,Dec 2008 张、恐惧等,同时,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增加了复合应激 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胃镜检查实施 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效应,致使胃镜插入困难,观察时间长,观察不到位。术后并 发症发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检查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护 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调节与控制应激发生的强度,最大限 度地减少应激反应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帮助病人全面提高 l龙子义,项立,杨兵,等.无痛苦胃镜检查及其护理[j].护理研 究,2005,6:984-985. 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对有效地缩短插镜成功 所需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小结 2朱建新,钟尚志、消化内镜护士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l1:卜l6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的患者在术前能够消除 恐惧心理,术中能够积极配合,有效的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 3李兰珍,於军兰,杜惠兰.胃镜检查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 研究,2005,8:1458—1459. 4朱建新,钟尚志.消化内镜护士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了痛苦,术后检查效果好,并发症少。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 1998,11:185—187. 焦虑、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收稿日期2008-06—25 (P<O.01)。实践证明周密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取得患者 (编辑雪松) 的信任,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检查,缓解因紧张引起的 食管插入口处的环咽肌痉挛,解缓胃的蠕动,从而保证检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及体会 孙桂荣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室221006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85(2008)12—146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对病人的创伤 体征。(2)启动腹腔镜设备:连接各种导线,开启摄像系统, 小、术后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 与术者配合做白平衡,及时调节和操作二氧化碳注气装置, 床。目前,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我院治疗慢性结 冲洗和吸引装置.及时调节体位和灯光。(3)及时准确执行 石性胆囊炎、胭囊息肉首选的外科治疗手段。自2004年至 医嘱,并做好查对和登记工作。 今我院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12例,现将手术 3.2洗手护士配合(1)提前30min洗手,整理器械。(2) 配合及体会探讨如下。 配合医生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与巡同护士将各种导线 1临床资料 连接在仪器上,并固定在适当位置。(3)脐部切口,建立气 本组病例412例,男162例,女250例,年龄35~73岁, 腹。插入套筒,放置把持器,腋中线切口插入5mm套筒放置 胆囊结石334冽,胆囊息肉78例,其中有8例因病情需要中 冲洗器及吸引器。(4)分离胆囊周围组织及胴囊管、胆囊动 转手术。 脉。夹住剪断使胆囊游离,电凝钩分离,递钛夹钳及钛夹夹 2术前准备 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递剪刀剪断,游离胆囊床。(5)检查腹 2.1术前访观巡回护士术前一日下午到病房阅读病历, 腔有无出血,将胆囊取出,电凝器止血,递抓钳抓住胆囊后拔 了解病历后,向病人作术前宣教,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先进 出套筒,递大弯钳扩大切口后,拉出胆囊。取出各切口器械, 技术设备,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术前必要的准备告诉病 对合切口,必要时角针缝合切口,小敷料覆盖切口。及时收 人,同时给予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取腹腔镜及各种器械,放置安全位置,整理器械及各连线,按 2.2手术仪器的准备腹腔镜及摄像系统、冷光源系统、二 要求清理器械。 氧化碳系统、电切电凝系统。将各种仪器调试好,将电刀脚 4配合体会 踏开头用塑料套保护,并放在适宜术者操作部位。 4.1护士要充分掌握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各器械名称、用 2.3 专用器械准备 气腹针一个,套管及穿刺锥10rmm、 途、拆洗安装和保养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工作原理、 5mm各2个、转换器一个,分离钳一把,组织抓钳1把,剪刀 技术操作.认真主动配合医生,能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使手 1把,电凝钩1个,冲洗吸引管1套,把持器1把,钛夹若干 术顺利进行。 个,密封帽5~6个。 4.2注重仪器的保养。规范器械保养和使用登记制度。护 3术中配合 士熟练掌握其性能及各种导线连接方法。腹腔镜设备应妥 3.1巡回护士配合(1)病人人室后,常规在左上肢穿刺静 善安置于专用车架上,试机正常运转后不宜过多搬动、拆卸 脉留置针。保证输液及用药通畅,将负极板固定在患者右侧 或频繁变换位置,以免导致设备震动损害,对摄像头、光源、 大腿,固定体位,配合麻醉医生插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 光缆、电凝线,术后须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布巾擦干.存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