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你冤枉我了!” —— 用“正面管教”处理学生顶撞老师事件

“你冤枉我了!” —— 用“正面管教”处理学生顶撞老师事件

来源:锐游网


“你冤枉我了!” —— 用“正面管教”处理学生顶撞老师事件

案例描述

一天,我班学生小凯在课堂上踢人,数学老师批评他,他却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你冤枉我!你就是冤枉我了!”一边说还一边挥舞手臂,拒不认错。

闻讯赶来的我先安抚数学老师继续上课,然后把小凯拉到办公室。小凯是独生子女,正值青春期,平时父母对他十分娇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养成了“骄娇”二气,对谁都不服,做错事从不认错;他贪玩,课堂上经常无心听课,要么东倒西歪地坐着,要么打扰别人。

我知道,用“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大道理来教育他,他根本听不进去,反而会激怒他,我必须换种方法。

问题解决

经过快速思考,我决定采用美国“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法,改进我们之间的沟通,力求在平静、友善且尊重对方的前提下,积极地帮助小凯,一步步引导他平复情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01

认同孩子的感受

办公室内,小凯站在我面前,他耸耸肩膀,不断变换着站姿,眼睛不看我,生气地扭

着脖子看向窗外。

“老师冤枉你了,是吧?”我轻抚他的肩膀,拉他到凳子上坐下,看着他的眼睛轻声问。

“她冤枉我了!是小冰先踢我的,她成绩好,老师不批评小冰,只批评我!”小凯大声叫嚷。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也很难过。我能帮到你吗?”

他不说话。

“能告诉我事情的详细经过吗?”我用商量的口吻说。

我的三个问题使小凯感到我对他的理解,他的情绪开始好转,终于敞开了心扉。

原来,数学课上到一半,小凯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轻触他的脚,低头一看,是后排的小冰把脚伸到了他的凳子下,不断踢着他的脚。小凯很生气,认为她是故意的,于是扭过身踩她的脚,正好被数学老师看见。

老师严厉批评小凯打扰别人听课,小凯则生气地指责老师偏袒小冰;老师坚持说没看见小冰踢小凯,认定是小凯欺负小冰,小凯怒气勃发,认为老师冤枉他。

02

接纳孩子的情感

我认真倾听小凯描述的事情经过后,试着接纳他的情感并发现他的需求:“老师说你欺负小冰,让你很生气吧?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欺负她。”小凯点点头,不再咄咄逼人地叫嚷。

“可老师为什么只批评你,不批评小冰呢?真是因为小冰成绩更好吗?”我假装不解地问。

小凯“是”字刚说出口,又挠挠后脑勺,想了一会儿,说:“小冰的脚在凳子下面,动作小,数学老师可能没看见,只看见我回头踢小冰,所以只批评我……”

我立即伸出大拇指:“你是个会分析问题的孩子!”稍作停顿,我又柔声问:“你觉得小冰是故意踢你的吗?她平时跟别人闹过矛盾没有?”

事实上,小冰是个非常自律的女孩,上课听讲极专心,平时说话细声细语,懂得宽容、谦让,从没跟谁闹过矛盾。

“可能……不是故意的吧!我……我没看见她跟别人吵过架。”小凯低声说。

在认真倾听小凯叙述事情经过后,我按照小凯的描叙重述经过并再次表扬他:“你是个会思考、有想法的孩子,找到了事情的根源。”

听到我的肯定和夸奖,小凯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我……做得也不对,不该在课堂上跟老师大声吵闹。”

此时,小凯感觉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到自己被尊重,不良情绪平复下来,开始理性地思考问题,也就从心底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03

引领孩子换位思考

为了帮助小凯拓展认知思维和内在体验,我又引领他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却突然看到某个学生不认真听讲,扭过身子使劲踢别人,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小凯很快回答道:“那我会很生气。”这时他开始体会到数学老师的愤怒。

“能具体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感受吗?”我运用了具体化技术。

小凯低下头,用脚轻轻地踢着地面,笑了,然后不好意思地说:“我……我不该在课堂上踢小冰,更不该……和老师吵闹,影响同学们上课,不该给同学们造成坏的影响……”

我竖起大拇指第三次表扬小凯:“勇于承认错误,是个好孩子!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还要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这既是走进孩子内心、帮助他们处理情绪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孩子矫正不良行为的正确方法之一。

04

引导孩子的行为

正面管教法还告诉我们,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承担行为后果时,我们还要与孩子共情、安慰和鼓励他。

接下来,我又问道:“从今天这件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他态度诚恳地说:“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讲,小冰再把脚伸到我凳子下,我就原谅她,下课再提醒她;不乱发脾气,遇到事情课下找老师解决。”

最后小凯主动要求在全班同学面前向数学老师和小冰赔礼道歉。他的诚恳道歉取得了她们的谅解——数学老师表示自己太过急躁,小冰则承认自己坐姿不端正等。

之后,就师生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对学生进行正面管教等问题,我与数学老师进行了交流。此外,我还多次跟小凯父母联系,叮嘱他们不要溺爱孩子,要尝试走进孩子心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慢慢地,小凯有了明显进步,不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老师、同学相处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

案例反思

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学习,我觉得与学生展开有效沟通,进行正面管教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和善而坚定。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倾听”。

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往往会先急着告诉他们做错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及应该怎么做,这就阻碍了孩子发展自己的智慧、判断力、考虑后果的能力和负责任的能力。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启发式的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你学到了什么?然后呢?”让孩子自己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由老师进行评判。

我们在提问中可以给孩子们列一些词汇,如快乐、伤心、舒服、害怕、愤怒、难过、无助、绝望、尴尬、羞愧等给孩子作选择。

我们只有先认同学生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感,然后才能逐步引领他们换位思考,再进一步引导他们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