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治疗流感

中药治疗流感

来源:锐游网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流感的方案是什么?

中医治疗强调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辩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人情况和不同的病程阶段,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下面是根据流感病人不同的临床表现建议的基本治疗方案。 1、辨证治疗

⑴毒邪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病机:毒邪袭于肺卫,致肺卫蕴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柴 胡10g 黄 芩12g 炙麻黄6g 炒杏仁10g

银 花10g 连 翘15g 牛蒡子15g 羌 活10g

茅芦根各15g 生甘草6g

加减: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浙贝母;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

⑵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病机:毒邪犯及肺胃,湿浊内蕴,胃肠失于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葛 根20g 黄 芩10g 黄 连6g 鱼腥草30g 苍 术10g 藿 香10g 姜半夏10g 厚 朴6g

连 翘15g 白 芷10g 白茅根20g

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

咳嗽重者加炒杏仁、蝉蜕。

⑶毒邪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病机:重症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热,咳嗽;痰瘀闭肺,故口唇紫暗,气短喘促。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化瘀。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炙麻黄9g 生石膏30g先下 炒杏仁10g 黄 芩10g

知 母10g 浙贝母10g 葶苈子15g 桑白皮15g

蒲公英15g 草河车10g 赤 芍10g 丹 皮10g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也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

口唇紫绀者加黄芪、三七、当归尾;

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 ⑷内闭外脱

主症:高热或低热,咳嗽,憋气喘促,手足不温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绀,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病机:邪毒内陷,气脱,阳脱,阴竭。

治法:扶正固脱。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生晒参15g 麦 冬15g 五味子10g 炮附子10g先下 干 姜10g 山萸肉30g 炙甘草6g

加减:汗出甚多者加煅龙牡;

痰多,喉中痰鸣,苔腻者,加金荞麦、苏合香丸、猴枣散。

注射剂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2、中成药应用: 注意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⑴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⑵清热解毒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⑶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⑷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⑸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⑹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