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来,爱情这般不容易——窥见《伤逝》中的爱情之后

原来,爱情这般不容易——窥见《伤逝》中的爱情之后

来源:锐游网
原来,爱情这般不容易

——窥见《伤逝》中的爱情之后

默默地看完了《伤逝》。有些许的沉重。心痛于它的现实真实性。顺带地浏览了下文后的那篇导读,里面说;”小说通过这出爱情悲剧,深刻地指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有着不可避免的软弱性和动摇性,也揭示了社会解放是个性解放的前提。…”看到这里,忍不住低笑出来,微微冲散了先前重重的郁结。鲁迅的作品永远都是革命高扬的旗帜,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的劣根性,即使是他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恋为题材的作品也不例外。我向来不喜欢给一篇好的文章人为地定性,只觉得除了让读者带上思想的紧箍咒影响自身的感悟外,实在没什么意义。或许这文章只是鲁老夫子偶然目睹一场青年人爱恋破灭后的感慨之作呢,我不止一次这么假想他的写作动机。

这回,就让我这个小辈胆大妄为一番,抛开他矛头所向的小资产阶级,抛开他所在的特殊的大时代背景.大社会格局,纯粹地把它看做一个善始不能善终的爱情悲剧,一个无力对抗现实,最后选择仓皇缴械投降的人性悲剧,细细赏读。鲁迅以涓生懊悔遗恨的口吻,以倒叙的方式缓缓诉说。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段段过往开始掠过眼前。

故事开演了。任何一段爱情的最初都是勇敢到无所畏惧的。他们亦是如此。在交际半年后,在涓生说尽自己的意见.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缺点后,子君用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做了最坚决的回答,也让这个年轻的男人看到了“在不远的将来的辉煌的曙色”,有着说不出的狂喜。每天照例的相送出门,每天都会在窗玻璃上出现偷窥的老东西和小东西的脸,都是他们热恋的最好证明。因为心中有爱,子君会目无斜视地骄傲地走了,而涓生也能骄傲地回来。恋爱中的男女,哪会理会世俗的眼光,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脸,与他们能算什么东西呢?这时候的交往,他们重视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和契合。在破败的会馆里,涓生自信地在子君面前谈打破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侃侃大方,竭力展示自己的学识。子君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这是一种崇拜和被崇拜的关系,双方都从彼此身上得到极

第1页 共5页

大的满足。他们活在两个人的世界里。

故事在慢慢向前发展。当心里的悸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涓生大胆地求爱了,笨拙地学着电影上见过的方法,还紧张地研究当时该要的态度,该用的措辞的先后语序。且不论最后是何种的情形,效果已达到。这个含羞的小女人用多变的脸色,用孩子气的眼睛射出的悲喜和惊疑之光作为表示,她应允了。朦胧的面纱已被揭开,真正的关系被定位。之后,他们不再在唯有彼此的感情世界里相互追逐了,他们要以一种新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同行了。不是相离十步,时并肩而行。在路上,时时撞见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就会使涓生的全身瑟缩,只能强行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然不关心,镇静地缓缓前行,坦若无人之境。有爱的女人,总能比男人更坚决,更坚韧。那个时候,爱情的画卷刚刚展开,无论是那个角度看,前途都是一片灿烂光明,因此总以为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便不用去担心结局。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人,终少怀疑所谓的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于是,他们同居了。用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来证明他们的爱。

故事情节开始跌宕起伏。同居,又是这两个男女恋爱关系的另一种突破。在起初的星期里,除却寻处所的不易和资金不够的困窘,全新的生活模式让他们感到新奇。漆黑的夜里,两具年轻的身躯静静偎依,没有冲突和意思的误会,“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日子一天天流逝,两个人性格的差异在日常小事的碰撞中,慢慢浮出水面。涓生爱花,子君不爱,所以他买的校草花没有她的照顾,短短四天便枯死了;子君爱的是小动物,家中骤然添了四只油鸡和一只名唤阿随的叭儿狗。涓生不喜欢,但也只限于心里的那份不喜欢。对于新添的眷属,他这样对自己和子君解释,“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子君还似懂非懂地点头。这时的涓生于子君已经更加了解了,“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有了隔阂,却没有及时沟通,是一场悲剧登场最初的先声。只是他们都没觉察到。日子,带着油鸡和叭儿狗,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生活,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爱情褪下了先前华丽夺目的外衣,露出最真的本质。几只油鸡满足了年轻的女主角对家庭的想象,几罐柴米油盐困住了她本向上的心,也磨去了她纯真的孩子气。连带地,男主角的新鲜感也一并被生活带走了,“关于恋爱时的纯真热情,已经模糊不看

第2页 共5页

了,拼命回想,早已只剩下一些断片了”,时至后来,“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为无可追踪的梦影”了。祸不单行,突地,涓生的解雇信似一颗巨型炸弹,投入这死水一般的生活,引起一阵波澜。这打击大大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却也振作了他们的精神,尤其唤起涓生对未来的追逐。在一番与怯懦的搏斗后,无形之中,彼此又感到新的坚韧倔强的精神,还看到了从新萌芽起来的将来的希望。共同的目标,相伴的奋斗让这对情侣找回了当初的悸动。可现实不是那么遂人意的。涓生这个新晋的自由作家的创作环境不够完静。因为满屋的散乱,同居人的不体贴,鸡油们和阿随的嘈杂,让涓生这个有些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心里十分恼火,对子君多了一份不耐烦。他开始从心底不认同将“功业建立在‘川流不息’的吃饭中”的子君 ,她已不再是当初的她,那个灵魂的伴侣了。质疑已生,覆水难收。随之而来的“子君争脸面优待阿随吃羊肉”事件,彻底幻灭了涓生对子君的主观期待,发出了“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的自嘲之声。这时的涓生对子君已有不屑了。当一个男人不再体谅他的女人为他甘愿洗手做羹汤的心意,一个女人无法察觉她的男人对自己的态度已变而无知地恣意妄为时,他们的爱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继而,碍于生活的困苦,油鸡和阿随陆续被牺牲,这时,生活的尘埃已满满地覆住了爱情,厚厚的一层,撣不开,撣不尽。面对子君痛失宠物的凄惨神色,不见情人之间该有的怜爱和疼宠,一句“但何必于此呢?”已直直地暗示了这场情爱的最终结局。感情,终是没入了时间的洪流。涓生甚至为自己的“牺牲”找到了完美的说辞:“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之后,也就、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的,生活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爱,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故事中的矛盾被最大程度地激化了。北京的冬天来临,他们爱情的严冬也终于如期而至。天气和神情的双重冰冷,迫得失业的涓生不愿回家,宁可待在通俗图书馆瞎想。在孤身枯坐时,回忆从前,反思自我,涓生惊觉“这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呵!真是谁比谁清醒,谁比谁残酷。揭开爱情最后的面纱,现实的真相总是逼人无奈的。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

第3页 共5页

确,生活是这样的,谁也逃不开。涓生一语道尽生活的残酷。没有面包的支持,爱情是何等的不堪一击。一只狗,几只鸡,两个人,几口饭的需求,看似无足轻重,却真真实实地毁去了他们曾经美好的爱情蓝图。认清伤人的现实后,破灭便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涓生和子君的生活表面上看似如往昔般风平浪静,暗地里早已风起云涌,惊涛骇浪了。被蒙在鼓里的子君敏感地察觉到不对劲,企图通过对往事的温习唤起涓生对她的怜惜,对她的爱。女人啊,你最大的缺点便是自欺欺人。他已经没有勇气爱了。这些之于他不过是新的考验,只能逼得他做出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了你,虚伪的草稿便鞭打在他的心上,只会逼得他难于呼吸,更快地终结这般纠缠了。爱情中,最悲哀的莫过于只剩下不忍心的怜悯了。终于有一天,涓生用了十分的决心,说:“…我已经不爱你了!..”无需其他,这一句足以让子君的世界天崩地裂,天塌地陷了。原来地久天长,这时候回望,不过笑话一场而已。出人意料地,子军没有伤心决然离开,倒不知用一种怎样矛盾的心情陪着涓生走完这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冬季。隐约觉得,梦已逝,心已碎,她的留下不过是在为离开做准备罢了。

故事到了该落幕的时候了。子君终将离开的。所以,她走了。在冬春之交的一个晴日,跟着那个会永远爱她的男人走出了这座冰冷失望的牢房。可是,她忘记把心带走了。虽然涓生不再爱他,可她不是。注定要郁郁而终的。人的劣根性真真正正存在的——总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涓生这个纠结至死的男人,拥有一个女人的时候,一心渴望轻如行云的围城外的生活,对日常生活厌倦无比;当她怀着对他以后生活的美好祝愿伤心远走后,一面长长舒气,轻松未来一个人没有重担的旅程,有一面担心她以后在严酷和冷眼重要走过的人生路,后悔着自己不经思虑的绝情。男人啊,你为何爱得如此不坚毅,断得又如此不果决!爱了,不爱了,然后散了,我曾以为这已是全部。可它不是。涓生终在辗转之后,得知了子君芳华早逝的噩耗,几近崩溃。而他的日子也过得不如预期,一天一天,皆是死般的寂静,时常最怀念还是和子君一起的日子。现在,他只能在初春的夜里,用唱歌一般的哭声,为子君送葬,为过去的遗忘送葬,也为那些虚妄的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他只能将真实深深的藏在心的创伤中,用着遗忘和说谎做向导,带着悔恨和遗憾,默默向前,孤寂无助。最后,和他彼此取暖作伴的,竟是阿随——那条地位凌驾于他之上,又被他抛弃的叭儿狗。一人,一狗,便是一生。这才

第4页 共5页

是最终的结局。

对于这场爱情的戏码,我做了一次最忠实的观众。从头到尾,不离不弃,同悲同喜。它的悲剧收场,不胜唏嘘之外,还有一份对爱的深思。爱情里,从来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谁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罢了。无论是爱在“五四”新思潮后,还是爱在当代,涓生和子君所遇见的问题,都是很多的小情侣们绕不开躲不掉的。爱,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两人一时兴起的谈情说爱,还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面包牛奶的生存威胁,社交环境的流言蜚语,还有爱侣们本身迥异个性的磨合和日常摩擦的处理,都是现实给予的重重考验。记得一位知名心理学家说过,一份真实成熟的爱,一对能白头到老的人儿,必然要经历四个阶段:共享,反依赖,共存,共生。但是真正携手走过的情侣又有几个?无数人在中途便无奈放弃,连涓生和子君也逃不过,我想,他们应该只是在“反依赖”时期,便不幸爱伤情逝了吧?!

道尽千言万语,我发现自己只想说一句,原来,爱情这般不容易!

第5页 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