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

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

来源:锐游网
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韩中辉 139 【财经与会计】 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 韩中辉 (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灌域管理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逐步完善,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越来越得到充分 的发挥。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本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 度,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看到当前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机 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词] 企业;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 239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o88(2008)06—0139—02 内部审计是相对外部审计而言的。在我国,开展 大经济案件和某些个人的问题须直接报告主要负责人 外,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上的失误及 错误,完全应该首先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由有关人员 自己纠正。若互不通气,直接报告主要领导,既不利于 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 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 理,提高经济效益。对怎样确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 地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如何协调同财务部门 的业务关系以及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几个问题谈谈自 己的认识。 及时纠正错误,也不利于协调工作关系,更不利于提高 整个企业的办事效率和运作水平。因此,内部审计的 超脱地位并不超脱,关键是如何去把握。 1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比较困难、工作 含量不饱和的状况普遍存在,尤其是内部审计同企业 财务会计机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 2 内部审计如何协调同财务部门的关系 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内部的重要管理部门, 往往是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企业支出的尽量减少上考虑问题,是以管理者的身份 出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而内审部门往往是从经济活 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来考虑问题,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出 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二者从工作的性质上是一对矛 按国家审计署1995年第一号令的规定,“内部审 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 律、法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 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 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 并报告工作”,这是关于内审地位的权威界定。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要 承担各职能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所产生的法律 盾,在当前内审工作领域还非常有限、基本上限于财务 审计的情况下矛盾表现得更集中,甚至还很尖锐,且在 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主要领导的正常工作和企业管理的 正常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讲究内部审计的工 作的艺术,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作 责任。各职能部门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企业主要负责 人的意志体现,特别是那些实行垂直集权管理的企业, 为内审部门应注意4个问题:①注意按工作程序办事。 内审人员实施审计前应事先通知被审部门,让财务会 问的问题,只要不是财会人员个人的问题,应向财会人 其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活动之 计部门作好配合内审的准备。②在审计过程中对有疑 中。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实质上是主要负责人监 督主要负责人的单方面活动,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可见企业内部审计并没有超然独立的地位,况且即使 员咨询、了解事情的过程,听取解释和陈述,切忌在不 了解真相的情况下武断地对问题定性。③审计工作结 束后,应向财会人员介绍审计结果,请财会人员签署意 具有超脱地位,内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除涉及重 140 内蒙古水利 2008年第6期(总第118期) 见,切忌一切问题向财会人员保密,直接向主要负责人 报告。④要特别注意思想修养,切忌因平时工作有矛 盾,而利用内审的合法身份去进行陷害。财会部门也 要提高认识,主动、积极地接受内审监督。 体,以有限责任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要 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经营者资本营运、维护资产 安全完整、达到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职责和责任, 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体制,将内部审计 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 工作,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改变以往内市 无力的现象。当前世界各国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有这 3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 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 样几种类型:①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②由监事会领 规章的遵循,保护资本安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 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工作 重点、审计的模式、审计内容的深度及广度、审计方式 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 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我 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应具体把握好以下几个转变: 3.1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向为内部管理 服务方面转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 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 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措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 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 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 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当对 某一销售收人进行审计时,往往审核其合同金额与客 户付款金额是否相同,所付票据是否齐全,而不管其价 格是否合理,认为那是经营部门的事,与财务无关;再 如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 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 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正确的核 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 象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一般不去深 入分析。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 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账务表面的 错弊会越来越少,内审的职能也必需从传统的“查错 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 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审也 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 理的各个领域。 3.2 内部审计的模式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为主 导的组织模式,③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双重领导的组织 模式,④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⑤由总经济师领导 的组织模式,⑥由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 式,以上各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其中以董事会领导 型、监事会领导型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设置层次高, 地位超脱,相对来说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现代 企业内审计较为理想的机构模式。 3.3 内部审计的实施方式应从单一靠内审机构人员 的力量向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内审工作可分为2部分,①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 法性的审计,②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价。内 审人员由于对本公司的情况熟悉,应将工作重点放在 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公司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并 对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内外审的有 机结合,既可解决内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 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3.4 内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 目前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 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的作用将不仅限于事后监 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 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经验丰富的内 审人员,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 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我国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给内部审计 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内部审计事业的 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提高企业管 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编校:常淑英) 收稿日期:2008—09—30 作者简介:韩中辉(1978一),女,经济师,现从事水利财务 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