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分析药品生产和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从“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分析药品生产和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

来源:锐游网
中国药事20O8年第22卷第1O期 871 从“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分析药品生产和监 管环节存在的问题 陈晓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北京1O0061) 摘要: 通过对“齐二药”假药事件和“欣弗”等药害事件的总结,进一步讨论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督管理 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假药事件和药害事件发生的原因,追根溯源,借鉴发达国家防御药害事件的先进经 验,探讨如何解决药害事件频发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齐二药”;“欣弗”;药害事件;监督管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2—7777(2。08)lO—O871—03 中图分类号:R954 Analysis 0f the Existing Pr0blems in the Drug Manufacturing aIld Drug Supen,isiOn and MaJlagement FrOm the “Qi Er Yao”C0unterfeit Event and“Xin Fu”Drug Accidents Chen Xiaoli(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F0r Certification Of Drug,Beijing 10O061) ABSTRAC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rug manufacturing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Qi Er Yao”counterfeit event and“Xin Fu’’drug accidents etc. Via analyzed the root causes and learne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prevention of such drug accidents,they were discussed how the frequency。f the drug accident was reduced and what was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o ensure the safety for pub1ic drug using. This artic1e hope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both drug manufacturer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hat they could get lessons and try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the similar case. KEYWoRDS “Qi Er Yao”;“Xin Fu”;drug accident 2006年以来,“齐二药”、“欣弗”等重大药害 事件接连发生,显示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药品安全 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对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没有遵守GMP要求对物料供应商和物料 来源进行合理的评估; (3)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缺乏培训。 1.2 “欣弗”、“佰易”、“甲氨蝶呤”等重大药害 “齐二药”、“欣弗”、“广东佰益丙种球蛋白”、 “华联甲氨蝶呤”等重大药害事件,其共同特征就 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环节出现问题。 本文就上述事件中暴露在药品生产和监督管理 环节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希望引起药品生 事件 (1)不按生产工艺生产。具体表现为:不按批 准的工艺、处方、标准进行生产;按批准的工艺、 处方、标准不能生产出合格药品;变更工艺、处 方、标准不按规定申报。 产企业与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从中吸取教训,防 止类似事件发生。 1药品生产环节暴露的问题 1.1 “齐二药”事件 (2)用工业原辅料代替药用原辅料生产药品。 (3)在非GMP车间、厂房生产药品。 (4)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5)产品未经检验合格即上市销售。 一(1)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 些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关键岗位工作 作者简介:陈晓莉,副教授,执业药师;Tel:13671o46689 872 人员流动频繁,组织机构不稳定,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国药事2OO8年第22卷第10期 为,留下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隐患。 不高,也是发生产品质量事故的潜在危险。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法律制度不健全。如与药物风险有关的企 业责任和药害赔偿机制尚属国家立法空白,对企业 2.1药品生产企业的问题 (1)企业主要领导药品质量意识淡薄,对 GMP认识表面化,忽视了药品生产企业作为药品 缺乏约束力与威慑力,使造假企业敢于铤而走险, 无形中降低了药品生产企业防御药害的责任意识和 违法违规的成本。 质量第一责任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企业片面理解GMP,认为通过GMP认 (3)药品生产监管水平亟待提高。表现在:没 有明确药品注册批准前GMP现场检查的管理规 范;GMP认证检查时对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审查不 证就万事大吉了。不少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 企业忽视软件管理,对人员、质量、生产、物料和 文件管理等不进行检查,不按要求管理。企业领导 不重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未建立完整规范 的质量保证体系,不重视产品质量监督保证体系的 软件建设。对员工的GMP培训只是为了应付认证 和检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员工对为什么实施 GMP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有制度不执行,因此 产生重大质量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3)有些企业在进行GMP改造时不同程度的 扩大生产线,购买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幅度提 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能过剩。通过认证 后,企业缺乏资金支持,无力从事新药研发,产品 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投入产出不 对称。有些企业为了生存,经常把GMP认证生产 线闲置,继续开动老的生产线或新、老生产线并 用,使药品生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有些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违规操作,不 能按批准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生产,低限投料,原料 进货时以次充好,甚至用工业原辅料代替药用原辅 料生产药品,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利润空 间,最终产生严重后果。 (5)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上级主管部门 业绩考核的压力,为了保证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放松了监管力度,没有执行质量 问题“一票否决”制度。关键部位的生产员工未执 行SOP,主观随意性操作,而质量保证部门监管 没有到位。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遗留下了产品 质量问题的祸根。 2.2药品监管部门的问题 (1)药品监管部门对监管权力如何把握,关系 到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了这种“管理” 与“被管理”的关系,企业就想方设法,形成了上 有下有对策的现象。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跟 踪检查、飞行检查等手段,无法做到全程参与并实 时监控,导致日常监管完全成了企业自觉自律的行 严,对验证的要求及标准缺少详细的指南;对临床 试验样品的生产缺少监控和现场检查,致使临床试 验样品的生产工艺和上市后的生产工艺无法对比; 对药品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监督不到位,很难从源 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4)国家在出台药品监督管理时缺乏研究 机构或咨询机构的充分论证,造成有些出台后 药品生产企业无法执行。如:我国注射剂无菌灌装 区的净化标准采用的是国际标准中的B级区的限 度标准,而国际要求采用的是A级区标准,比B 级区的限度标准要求高。 (5)药品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 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同时 又忽视对他们的继续教育,药品监管队伍业务素质 不能适应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 3改善我国药品安全状况的建议 3.1 明确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应进一步明确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 责任人,对生产的药品质量负全责。首先,应对药 品生产企业的领导者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GMP 管理水平;其次,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执行细节的管 理,充分调动企业质量部门和QA人员的能动性。 3.2提高企业GMP的整体意识 企业所有部门都要提高GMP的意识,明确产 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对企业药 品原辅料的采购、使用,成品的出厂、销售全过程 实行严密的控制。应加强相应的岗位培训,严格按 照SOP和申报的工艺操作,完善对产品特点及工 艺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3.3将药品监管的节点前移 建议借鉴美国和欧盟的预防原则与理念,将药 品监管的节点前移,做到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相结 合,突出预防性监管的理念。建立一个以科学监管 为导向,以法治理念为依托,连续性的、环环相扣 中国药事2。(]8年第22卷第l0期 873 的药品监管网络,并通过风险评估和流程控制,选 取恰当的控制节点,对药品生产企业提出切实可行 台,聘请有关专家针对企业和监督的不同层次人员 开展GMP培训和现场诊断,为企业解答GMP的 的要求。尽快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概念系统性的 引入到药品监督管理实践之中。 3.4加大药品上市前GMP现场检查的力度 严查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注册的工艺进行生 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使监管信息第一时间 传递到企业,真正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法规意识和 自律意识,发挥企业对药品质量管理的主体作用, 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管,堵住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 匕的漏洞。 产,真正抓住企业关键岗位、关键工艺、关键环 节、关键技术参数,掌握企业组织生产运行的优缺 点,对企业已发生的药品质量问题要善于分析研 究,找到问题的规律,并提出整改方案,解决现场 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3.5进行全面的核查 参考文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国外药品检查 资料汇编一欧盟药品GMP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o8: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广东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培训教材[z].2oo8: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 号,1998. 配合药品专项整治,对所有待批准上市和过去 已批准上市的无菌制剂进行全面的现场生产工艺检 查或核查,对那些严重威胁药品安全的品种和生产 企业进行坚决查处。 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 嘲 嘲 3.6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范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z].国食药监安[2OO5]437 号,2O。5. 尽快制定或修订GMP管理规范,组织编写相 关配套的实施指南,通过技术手段相对提高行业的 准入门槛并建立退出机制。 邵明立.实践科学监管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食品药品 监管: 作新局面[J].中国药事,2 O(]7.21(2)75. 吴绍敏.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GMP现场检查之我见 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培训平 .‘●●。●..●●[J].中国药事,2OO7,21(7):53O. ●。●..●●●’ 《儿科药学杂志 2O09年征订启事 《儿科药学杂志》由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与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儿科药学专业组联合主办。1995年创刊,2O¨0O年8 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我国儿科药学领域唯一的专业学术刊物。中国标准刊号:ISSN 1672—1O8X,CN 5O一1156/R。是 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摘文献库(CMCC)”等全 文收载和上网。 本刊报道的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学的基础与临床、儿科中西药制剂、儿科中西医临床用药、药物分析、儿科临床药 学、药事管理、新药评价、儿科安全用药与不良反应、儿科药学基础知识与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先进技术介绍等。辟有 专家论坛、论著、儿科临床药学、儿科药物制剂与质量控制、药事管理与法规、儿科药物治疗学、短篇报道、编者・作者・读 者等栏目。《儿科药学杂志》是儿科药学、儿科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是一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儿科临床治疗水平 的重要的科技刊物。 本刊为双月刊,64页,双月1O日出版。每册定价6.O0元,全年36.0¨O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78—133,未及时订阅者,可直接向编辑部订购。 本刊尚有20O1~20O7年全套期刊,欢迎补购。 编辑部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136号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内《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邮编:4OO014。 电话:(023)63626877(传真), majl:ymjd2O03@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