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来源:锐游网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2、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3、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5、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6、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①②③

D.①④②

7、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不足 B.温度太低 C.没有胚乳

D.胚被破坏了

8、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

9、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0、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11、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6

1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4、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5、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最广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是② B.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③最薄 C.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D.①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16、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17、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18、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19、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

20、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2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2、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 ) A.呼吸

B.生长

C.繁殖

D.应激性

23、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2 / 6

( )

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的温度过低

D.土壤中水分不足

2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

B.光线

C.温度

D.湿度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正常人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眼球的睫状体能调节__________的曲度。

3、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4、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5、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

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图依次为家鸽、鲫鱼、青蛙、蝗虫、大熊猫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丰富的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3)C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 (4)D的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______.

(6)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

3、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共享单车掀起绿色出行浪潮,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人在骑车时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骑共享单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______(填序号)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______上,最终在______上形成视觉。

(2)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神经

3 / 6

中枢位于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内。

(3)骑共享单车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______。

(4)由于骑行不稳,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⑨→______→⑧(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

(5)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反应,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______系统和______的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下面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步骤A为了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盖玻片的_________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步骤B中滴加液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该同学的眼睛应该注视乙图的(___)。该同学用显微镜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为了使看到的细胞更大更清晰,需要操作的显微镜构造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该同学根据观察绘制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了各结构的名称,如图所示,老师看过后认为该同学绘制的细胞图有错误,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王凯同学设计下面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_______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直至死亡。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本实验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5)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①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________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_____呼吸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孔雀鱼是人工饲养品种较多的热带淡水观赏鱼,经过一百多年的培育,已经具有了数千个不同的品种,“马赛克”就是其中一个品种。这个品种的孔雀鱼尾鳍上具有不规则的斑点与条纹,非常美观,深受人们喜爱。人们观察后发现,孔雀鱼产生后代的方式为卵胎生,雌雄孔雀鱼交配后,经过3周多时间,会直接生下可自由游动的小鱼。 在委内瑞拉的不同河道中,生长着不同类型的野生孔雀鱼,现已共发现了二十多个类型。在某些河段中,雄鱼体侧有大量明显的橘红色斑点(斑点大小和颜色类似于鱼类喜爱捕食的小型甲壳纲动物),能靠这些斑点引起雌鱼的注意,吸引雌鱼游近自己,这些河段中往往凶猛的鱼类较少。在凶猛鱼类数量多的河段中,孔雀鱼雄鱼体侧无橘红色斑点,而是具有绿色的斑块,甚至呈现青灰色。经过人们对不同类型野生孔雀鱼

4 / 6

的遗传物质的对比分析,人们发现,这几种类型的野生孔雀鱼亲缘关系很接近,具有共同祖先。

(1)文中的孔雀鱼的胚胎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__。 (2)孔雀鱼是通过__________将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的。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细胞

(3)孔雀鱼体内有2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雄性孔雀鱼拥有_________对常染色体和1对_____________,请写出其精子的染色体组成的两种可能为:______。

(4)只要雌雄孔雀鱼一方带有“马赛克”性状,后代中总会有一部分,甚至全部为“马赛克”类型,这说明“马赛克”性状属于__________性状。假设用B、b表示是否具有“马赛克”性状的一对基因,则没有“马赛克”性状的孔雀鱼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5)如果雌雄孔雀鱼全带有“马赛克”性状,而后代中却有一部分没有“马赛克”性状,推测亲代孔雀鱼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6)孔雀鱼的祖先类型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而使后代中具有了有斑类型(体侧有橘红色斑点)和无斑类型(体侧没有橘红色斑点)的差异。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C 3、C 4、C 5、D 6、D 7、D 8、A 9、A 10、B 11、D 12、D 13、D 14、C 15、C 16、B 17、D 18、B 19、A 20、C 21、A 22、A 23、C

24、A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叶绿体 氧气 2、晶状体 3、细胞

4、二氧化碳

5、呼吸道 肺 肺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氧气 蒸腾 成熟 呼吸

2、流线 羽毛 翼 胸肌 毛细血管 皮肤 鳃 外骨骼 胎生哺乳 D

3、①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反射 A 小脑 ⑦→B→⑥神经 激素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DCAB 防止出现气泡 一侧 使细胞染色 5 4 多画了叶绿体;液泡较暗的地方不能涂抹,较暗的部分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但不是打斜纹或涂阴影或留下空白

2、乙瓶 水分 对照作用 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标号为甲、乙,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湿润肥沃且洒有农药的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并观察 粗糙 刚毛 慢 体壁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卵胎生 B 23 性染色体 23条常染色体+X和23条常染色体+Y 显性 bb Bb 、Bb 变异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