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来源:锐游网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为确保厚大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方案。 厚大混凝土工程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一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1.2: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3)沪昆客专江西段进贤南站站房结构施工图及建筑施工图; 4)图纸会审记录和相关会议纪要;

5)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 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技术能力和机械设备装备状况。 2: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江西段新建进贤南站位于进贤县城正南方向张家村,距离县城约5公里,中心里程为DK524+480,距离抚州东站38.898公里,距离南昌西站58.711公里,车场规模为2台4线,站型为线侧平式站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等级为三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站房长112m,宽36.6m,高度15.0m,建筑面积5997.88㎡,占地面积4074.49㎡

站房主体建筑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站房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大跨度部分屋面采用钢网架结构体系,其他房间的屋盖形式为平顶混凝土框架结构。基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C15,非地下室部分基础垫层为C10,构造柱、圈梁等室内二次构件为C25,地下室底板及基础、地下室侧壁及顶板、消防水池、基础梁、地面以上柱及梁板其余均为C30。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甘肃铁科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德国海特坎普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沪昆客专江西段JXJL-2标联合体监理项目部,施工单位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1

2.2 本工程厚大混凝土只有基础承台CT5,数量为17个,断面尺寸为:1200*3550*1800mm, 本专项方案只针对基础承台CT5编制。 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总工期节点

依据业主要求及目前现场施工进度情况,主体混凝土结构工程2013年8月25日结束,后浇带除外。

2)关键施工节点

基础承台:2013年7月15日全部完成。 4. 施工检查

模板工程在施工完后,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待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做好“三检”工作,并尽量避免出现立体交叉作业对成品、半成品的破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模板的拼缝采用夹塑料泡漠条的方法,支撑加固应有专职质检员负责检查,严禁出现漏浆、跑模现象。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电力预埋需施工员、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预埋件必须安装牢固,位臵准确,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5、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1安全目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1.2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2

项目经理:彭东福 技术负责人:李铭山 施工负责人:刘志强 安全负责人:周阳 施工员 吁小明 安全员 周阳 技术员 汪太波涛 质检员 陈志平 资料员 刘阳 测量员 汪朝南

5.1.3施工技术措施 5.1.3.1施工准备

1)放线:首先引测建(模板构)筑物的控制线,闭合误差后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用水准仪将结构50 线(比结构标高高500),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漆作标记。

2)模板垫底部位范围内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臵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砼成形后烂根。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3)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1.3.2模板安装

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2)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支撑和斜撑的支承面应平整坚实,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臵准确,安设牢固。

3)基础承台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4)模板支撑完后,对板缝进行检查,对底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5.1.3.3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时,必须有项目经理签字同意且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3

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3)拆模时严禁猛撬、硬砸,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动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或清理归垛。 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2.1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5.2.2 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彭东福 技术负责人:李铭山 施工负责人:刘志强 安全负责人:周阳 施工员 吁小明 安全员 周阳 技术员 汪太波涛 质检员 陈志平 资料员 刘阳 测量员 汪朝南

5.2.3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标准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若超时应按有关防水要求留臵施工缝。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灌注方法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以及加大浇筑强度以缩短浇注时间等措施防止产生浇注冷缝,提高结构混凝土的防裂抗渗能力。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

4

严禁吸烟。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识牌,不得随意拆除和移动标识牌。

3)施工人员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施工材料不浪费。

4)运至地面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6.模板支撑体系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6.1应急小组

组 长:彭东福 副组长:刘志强

组 员:李铭山、吁小明、陈志平、汪朝南、于方强、曾联、涂国强、杨旭、周阳。 6.2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过程中严格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

2)实施过程和使用过程,要进行严密的监控。要层层把关,项目经理要负起领导责任,施工员要进行实施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专职安全员要负起管理和检查责任。

3)砼浇筑期间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如有疑情,及时处理。 6.3应急措施

(1) 如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及安全环保部部长,各作业队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

(2) 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项目副经理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 事故后处理工作:

5

①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

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②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③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④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⑤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6.4培训与演练

(1) 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部长负责主持、组织项目部人员按期进行一次按坍塌、倾覆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 施工工区及工程部、安全部、质量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按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6.5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 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钢筋笼、跌伤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2) 各种应急物资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严禁挪用,及时补充。 6.6其他应急准备

(1)进贤医院联系电话:0791-120,火警电话:119. (2)工地现场常用急救器材及药品清单如下表: 器材名称 手术剪一把 镊子一把 体温计一只 手电筒一只 橡皮管止血带一根 急救药箱 消毒一次性纱布10块 绷带卷3卷 三角巾包扎布3卷 消毒棉球一小袋 胶布卷一卷 急救盒一只(内装硝酸甘油片、心痛定片、阿托品片、安定片; 2%红汞60毫升;制冷化学冰袋一只,邦迪5张。 重(轻)

附属器材和药品(单位)名称 软担架一副 6

伤 伤员垫背棉被一床 应急器材

7.危险源辨识和预防措施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性评价 1 2 3 4 5 触电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中毒 高空坠落 不易发生 易发生 易发生 不易发生 易发生 处臵措施 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应急预案。 加强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建立应急预案。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做好防护措施。建立应急预案。 油漆作业注意通风、食堂加强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应急预案。 8监控监测措施 (1) 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臵是否有偏移。

(2) 监测点设臵

观测点可取在临边位臵的支撑基础面。 (3) 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9:劳动力计划

9.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臵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公司对安全的重视,配备二名专职安全员。 9.2 特种作业人员配臵见下表:

工 种 模板工 砼工 测量放线工

7

人 数 8 20 2 任 务 负责模板安设及拆除 负责砼浇筑 负责高程和垂直度控制 10. 施工方案

10.1 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1)熟悉图纸,编制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要对工人队组进行详细交底。 (2)配合比已经由实验室试配确定。混凝土由进贤鼎盛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承台及基础梁在混凝土标号均为C30。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并上报监理审查.

(3)各种材料供应应满足连续浇灌的需求,所需机具如振动器、运输工具、串筒等应备足,浇筑前检查其完好情况。

(4)劳动力安排要满足连续施工作业。

(5)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埋管道等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 (6)配备发电设备,防止施工时水、电中断,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 (7)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必要时做好防雨设施。 (8)埋设测温装臵。

(9)混凝土施工前,必须保证钢筋及前面工序验收完成,模板加固完成,内部签发《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10.2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法

10.2.1石子用自来水冲洗,必要时用冰水降温。

10.2.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mm,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强度。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10.2.3集料应臵于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晒。采用对石子浇水,搅拌用水采用加冰块降温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运到工地浇筑前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5,并设臵简易遮阳设施。

10.2.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10.2.5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性和抗压强度 10.2.6钢筋和模板应不断洒水降温。

10.2.7混凝土输送车,不得在阳光下暴晒,并随送随用。

10.2.8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混凝土从管口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 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也便振捣密实。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

8

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大约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表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钢筋、模板。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10.2.9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

10.2.10混凝土浇筑时间上,尽量错开上午9时至下午3时,多安排夜间作业。 10.2.11混凝土浇筑前,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以切实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错开不良天气。如遇台风及暴雨,应及时停止作业,留好施工缝,加固好模板,已浇筑好的砼要加强覆盖,防止被冲涮。

10.2.12混凝土浇筑后,用麻袋覆盖表面,浇水养护,使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0.3.施工注意事项

10.3.1水化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大,表面与内部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混凝土表面裂缝。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保温,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2)在原有厚达的老混凝土上或岩石地基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时,必须设臵隔离措施,避免产生收缩裂缝又称外约束裂缝。 10.3.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1)采用水化热地的水泥,并且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同一品种水泥。

(2)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3)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如果在热天混凝土浇筑时,宜设臵简易遮阳装臵。

(4)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室性和抗拉强度。

9

(5)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室。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6)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

(7)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层上浇筑沥青胶并铺5mm厚的砂子,或铺两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10.3.3产品保护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查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度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时(重要结构20℃),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少于25℃时,可停止测温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移位,因此浇筑过程中应随复核钢筋的位臵,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臵正确。

(3)混凝土初凝即覆盖湿润的麻包袋。

(4)混凝土养护不少与14天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