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分析
65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分析
孔庆杨1 付渴心2 张德宝3 王东伟4 盛 凡5
(1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 长春 130000;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 130000;
3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4 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5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边13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早期诊断情况。方法 对我院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按照FIGO制定的标准进行手术,其中有17例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重度增生,并且伴有灶性癌患者2例,1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结论 年轻妇女的子宫内膜癌特点较为明显,应当格外注意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的早期诊断,本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临床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65-02
子宫内膜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女性患者该疾病的概率为7%,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35%[1]。相关研究学者表明,全世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45岁以上的妇女,其发病率约为10%~15%,40岁以下隙,孕卵与滋养叶细胞在这一部位种植而造成的[5]。由于当前对病机的认识不够深入,前瞻性的研究也较少,科学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法缺失[6]。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应当尽早治疗,确诊之后应尽快终止妊娠[7]。本研究对4种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最终发现药物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的出血量较大,因此住院时间与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不主张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直接清宫术相对来说住院时间短、花费也更少,产生的效益较高;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但是花费较高,另外有研究报道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8],同样应当慎重选择;手术切除治疗的出血量较大、费用也相对较高,但是针对病情凶险的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留患者的子宫。因此,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结合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提高疾病的治疗成效。参考文献
[1] 谭爱香,郭春,黄薇,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
部位妊娠46例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211-213.
[2] 陈毅,谢春明,杨敏玲,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
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5):410-413.[3] 毕建蕾,杨清,毕芳芳,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临
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5):465-468.
[4] 梅劼,张潇潇,郭晓霞,等.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中应用Foley
水囊压迫止血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142-144.
[5] 徐杨,赵曼曼,东梅,等.三种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
妊娠42例临床疗效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5):431-433.[6] 艾志刚,高淑凤,张学辉,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1):901-904.[7] 张淑珍,赵玲利,李明奎,等.超声介入下注射聚桂醇在治疗剖宫
产瘢痕妊娠61例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2):112-115.[8] 夏一丹,梅立,谢兰,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宫、腹腔镜治
疗剖宫产瘢痕妊娠18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472-475.
疗,手术过程中使用垂体后叶素等进行干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使用水囊压迫,无法止血的情况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丙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遵循自愿的原则,对部分突发子宫破裂等情况危急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丁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术结束之后24 h在B超阴道下继续行清宫术治疗。1.3 观察指标:对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得到的研究资料录入到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2.1 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与费用对比:甲组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为(286.4±77.1)mL、出血量超过50 mL的人数有16例(80%)、平均住院时间为(9.5±2.1)d、平均住院费用为(12144.6±326.8)元;乙组6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为(83.9±22.6)mL、出血量超过50 mL的人数有24例(40.0%)、平均住院时间为(4.2±1.7)d、平均住院费用为(3993.8±402.7)元;丙组1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为(843.8±311.5)mL、出血量超过50 mL的人数有10例(100.0%)、平均住院时间为(11.6±2.5)d、平均住院费用为(16749.2±455.8)元;丁组46例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21.6±54.7)mL、出血量超过50 mL的人数有10例(21.74%)、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平均住院费用为(14892.9±488.2.7)元。对比四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指标差异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患者的血清HGG水平对恢复正常的时间对比:甲组患者血清HGG恢复正常的时间为(63.6±10.9)d、乙组患者为(56.3±7.6)d、丙组患者为(41.5±8.3)d、丁组患者为(47.5±10.3)d。对比时间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 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当前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中认为,可能是由于剖宫产导致子宫内膜炎症说,瘢痕之间形成微小的腔[4]66• 临床研究 •
患者患有该疾病的发病率在12%左右[2]。本文就对40岁以下(包括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讨,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病理特点。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与临床表现均符合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8~40岁,3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1~48岁,中位年龄(32.45±2.13)岁,≤40岁的17例患者均已结婚,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段刮取诊断检查,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其中有9例为原发性不孕患者,其中合并子宫肌瘤2例,伴随下腹部疼痛3例,1例肥胖。对≤40岁的17例年轻妇女进行病理分期,按照FIGO方法,其中8例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1例原位癌。1.2 方法:所有患者在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后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按照FIGO执行,其中6例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例患者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患者经腹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4例患者行宫颈广泛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2 结 果
≤40岁的17例年轻妇女在手术后行病理检查,其中子宫内膜重度增生并且伴有灶性癌患者2例,1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主要包括:4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颈管浸润,3例深肌层浸润,4例浅肌层浸润,卵巢转移1例,1例患者存在卵巢滤泡囊肿。48例手术者组织学类型为:2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1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存在4例透明细胞癌,1例鳞状细胞癌,12例浆液性腺癌,4例腺鳞癌。3 讨 论
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为局灶型,多数成为高度或是中度分化的内膜样腺癌[3],临床表现主要为:上皮细胞存在中度或是重度非典型增生,也有部分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显示为中度或是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癌症病变。年轻妇女患者大多出现过月经不调症状,严重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在治疗中,仅以止血和调经治疗为主,进而造成延误诊治,诱发子宫内膜癌。对年轻妇女的患病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存在以下几点:3.1 发病年龄与趋势: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下患者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由原来的1%~5%上升为2%~14%[4]。当前对于该疾病的报道主要以小样本为病例资料,为研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早期诊断情况,特从我院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检查的年轻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其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40岁患者有15例,中位年龄32.8岁,与国外相关学者的报道较为相似,且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年轻妇女的比例逐渐增多,由此可见,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合并子宫肌瘤2例,伴随下腹部疼痛3例,1例肥胖。对≤40岁的17例年轻妇女进行病理分期,按照FIGO方法,其中8例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1例原位癌。3.2 临床表现:40岁以下(包括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合并不孕症现象,本组研究的患者中有9例为原发性不孕患者,约占52.94%,此外,有相关学者认为高血压、肥胖也是子宫内膜连的征象,部分学者表明肥胖在年轻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本组资料中肥胖所占比例为5.88%。3.2 术前诊断:本次研究的术前误诊率为10.41%(5/48),对误诊的August 2017, Vol.15, No.23Guide of China Medicine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医师对年轻患者的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常将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归于子宫肌瘤或是子宫腺肌症,本次研究显示,在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或是子宫腺疾病的患者有5例,其中有2例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下腹疼痛,2例月经紊乱,在手术前对这5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此次研究资料提示在临床诊断中,若患者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应考虑可能患有子宫内膜病变,待详细询问病史以及了解相关临床症状之后,再行确诊,必要时可以通过刮宫检查或是宫腔镜检查等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癌。2009年,国际妇产科协会就已经颁布了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标准,该标准引起了临床医师的思考和争议,标准中将分段诊断作为辅助判断方法[6],虽然部分临床医师认为该诊断方式与术后组织类型和分级不符,但是仍可作为辅助判断预后。根据相关影像学资料显示:MRI和CT诊断价值相同,但是对于宫颈受累或是肌层浸润深度的预测,MRI诊断较为准确。3.3 病理特点:对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其病理特点大部分是子宫内膜样腺癌,且呈现分化程度较高的趋势。当前,大部分年轻妇女在治疗过程中,多选择保留生育功能,但是评估患者是否能够保留卵巢和生育功能的重要标准是卵巢是否转移有文献显示:在年轻女性患者中,患有卵巢恶性病变的比例为7%~29%[7],本次研究中,有4例患者卵巢有所转移,约占比例为8.33%,此结果提示:年轻女性患者存在较高的转移率,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能因素是G3与深肌层浸润或是腹水细胞学阳性,因此,若是患者存在上述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该建议患者不保留卵巢治疗。NCCN在研究此项资料时,发现对早期患者实施系统淋巴结切除术,会一定程度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应该对淋巴结转移这项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上述研究中,出现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有7例,约占14.58%,结果提示:应该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系统的淋巴结切除术。若患者存在此项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该建议患者在手术中常规进行细胞学检查,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年轻妇女在子宫内膜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大多数,手术-病理分期主要以早期为主,相关研究表明,淋巴结阳性、G3与深肌层浸润或是腹水细胞学阳性属于高危因素。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临床应该将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作为重点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参考文献
[1] 高晓棠,党群.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3,40(9):84-85.
[2] 孙墨红.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J].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35.
[3] 赵淑娜.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J].医
药前沿,2014,4(21):122.
[4] 李彩红,孙冬霞,席丰,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24例临床病理及
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49.
[5] 吴静,张倩,任美杰,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特点及临
床意义[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10):715-717.
[6] 张洁清.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随访[J].实用妇
产科杂志,2012,28(7):527-528.
[7] 周琦,陶玲,李霞,等.子宫内膜癌352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4):788-7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