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五:《六壬》命名揭秘——千古之谜,终于一语道破。
《六壬》命名揭秘
——千古之谜,终于⼀语道破。
2010-12-24 原创作者: 道术世家(⽞精⼦)
第六章 历代名家及研究者,穷毕⽣考究《六壬》命名原由历代名家及研究者,穷毕⽣考究《六壬》命名原由
关于《六壬》命名的根源,历朝名家和研究者都众说纷纭,时⾄今⽇仍然⽆定论。 唐·李筌《太⽩阴经·⽞⼥式》⽈:“⽞⼥式者,⼀名六壬式,⽞⼥所造,主北⽅万物之始。
因六甲之壬,故⽈《六壬》。”
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六壬篇》⽈:“六壬之说,出于阴阳家流。按⼤衍数云,天⼀⽣⽔,始于北⽅。许慎《说⽂》⽈:‘⽔者,准也。’⽣数⼀,成数五。以⽔数配之,为《六壬》也。⼜⽈:昔轩辕帝,受式于⽞⼥。离为三品,以法三才,率以五⾏灾祥⾔之。夫临戎对敌,洞究术数,辩休旺⽽去拘忌。则天⼈之际,有以相助欤。”
宋·祝泌《六壬⼤占》⽈:“观课以《六壬》⽴名,古今不宣其旨。《连⼭》以《⾉》卦为⾸,《归藏》以《坤》卦为⾸,皆是取天门之卦。今观三式,亦皆祖于《乾》卦,与三易不殊。《易》云《乾》内纳六甲,即遁甲之理也;外卦纳六壬,即壬式之理也;⼀宫不⽴《坎》,⽽蹉于《乾》,太⼄之法也;是谓三式之书。皆以《乾》为宗,亦取天门之卦也。若周⼈之《易》早于黄帝授河图,命风后推演其义,此旨已有周易之序。故风后取西北天门之《乾》,⽽敷衍之。今观壬式亥与《乾》同位,⽽寄壬于亥,⽉将⾸正⽉登明即亥。故六⼗⽇之课得壬者六。壬⼦、壬戌、壬申、壬午、壬⾠、壬寅,⽽名之⽈《六壬》。⾸《乾》
亥也,《六壬》之义孰逾于此,谨序以冠其篇⾸。若谓民间壬书模绘造化黼黻阴阳之说,以腐见闻,不敢仰渎天听。或⽈壬,任也。壬任万化始于壬⽔。⽔出于⼀,成于六,故名《六壬》。其说虽同义,则夫浅。”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主编《四库全书·六壬⼤全》时,提出了他个⼈对《六壬》的看法:“《六壬》与《遁甲》、《太⼄》,世谓之三式,⽽《六壬》其传尤古。或谓出于黄帝、⽞⼥,固属⽆稽。要其为术,固⾮后世⽅技家所能造。⼤抵数根于五⾏,⽽五⾏始于⽔。举阴以起阳,故称壬焉。举成以该⽣,故⽤六焉。”
清代张鋐《⼤六壬说约·序》⽈:“《六壬》数,不知何⼈所作。世传黄帝征蚩尤,九天元⼥下降,授以天书。其⾔怪诞不经,未⾜取信。尝读《后汉书·律历志》⽈:‘⼤桡作甲⼦,⾪⾸作数。’注云:‘⼤桡,黄帝之师。占⽃罡所建,探五⾏之精。作甲⼄以名⽈谓之⼲,作⼦丑以名⽈谓之⽀。⼲⽀相配,以成六旬。⾪⾸,黄帝之⾂,善算。’ ⾪⾸起数,虽未明云《六壬》。以⼲⽀之阴阳,五⾏错综。参互以占休咎,正与此符合。则《六壬》之始于⼤桡,⽽成于⾪⾸也,明矣。其以《六壬》名,今⽆可考矣。意者,《乾》为天,属⾦;壬居《乾》,属⽔。壬得天之⽓,即泄天之机,则壬实为数之始。⽽六甲有六壬,故以之命名乎?⾃古⼝⽿相传,未有成书。”
另⼀位清代学者俞正燮《癸巳类稿·六壬古式考》⽈:“《六壬》之起,《道藏》谓⾃黄帝。名《六壬》者,神机制胜。《太⽩阴经》云:‘⽞⼥式者,⼀名《六壬》式,⽞⼥所造。主北⽅万物之始,因六甲之壬,故⽈《六壬》。’《武经总要》云:‘《六壬》之说,⼤衍数谓天⼀⽣⽔,始于北⽅。’许慎《说⽂》云:‘⾔⽔者,准也。⽣数⼀,成数五,以⽔数配之成《六壬》也。’是唐宋⼈有⼆说。祝泌《六壬⼤占》云:‘周官哲族⽒⽅书即壬盘,今案壬盘⽆⼆⼗⼋数。’祝说盖迁曲壬术主北⽅阴。《⽩虎通》云:‘亥者,阴之始。’⼜亥位为《易》之《乾》,为盖天之天门。壬寄于亥,名《六壬》宜也。” 综合上述历代名家和研究者的观点,基本上有以下⼏点看法:
1. 因为六⼗甲⼦中,有六个以壬为旬头(即壬申、壬午、壬⾠、壬寅、壬⼦、壬戌),故称为《六壬》。
2. 亥位为《易》之《乾》,为盖天之门。壬寄于亥,故名《六壬》。3. 天⼀⽣⽔,地六成之。⽣数和成数相加,即为《六壬》。
4. 数根于五⾏,⽽五⾏始于⽔。举阴以起阳,故称壬焉。举成以该⽣,故⽤六焉。5. 《乾》为天,属⾦;壬居《乾》,属⽔。壬得天之⽓,即泄天之机,则壬实为数之始。 然⽽,经过细⼼分析以上⼏个观点,仍然未能道出《六壬》命名的真正⽞机所在。
第七章 阴阳太极图
经过多年的细⼼研究和分析,终于发现《六壬》其中的⽞妙之处,那就是《六壬》为阴阳太极图。
在《六壬》命名之中,壬为天⼲,在⼗天⼲中排⾏第九位。壬的五⾏属阳⽔,居北⽅,为九数、为先天元⽓。壬寄居亥位,与后天⼋卦《乾》同宫。壬是形象字,“壬”字的上“⼀”画象天;“壬”字的下“⼀”画象地;⽽“壬”字的中间“⼀”画象阴;“壬”字的中间“| ”竖象阳。将“壬”字的天地和中间阴阳连接在⼀起,正是阴阳太极图(见图五)。《易经·系辞上传》⽈:“⼀阴⼀阳之谓道。” “壬”代表了先天元⽓,先天元⽓即是⽆极。由⽆极动⽣太极,故“壬”本⾝就是阴阳太极图。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古之造⽂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
天地与⼈也。⽽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之中以为贯,⽽参通之,⾮王者庸能当是。是故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时⽽成之。法其命⽽循之诸⼈;法其数⽽以起事;治其道⽽以出法;治其志⽽归之于仁;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之,有养⽽成之。事功⽆已,终⽽复始。”
(图五) 阴阳太极图
(待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