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呈现已有的班级记录表,回顾物体的特征,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怎样观察它们?”学生可能说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轻重„„ 教师把说到的方法用图或文字写在黑板上,比如,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等。
2.接着,把“水”字写在黑板上并提出问题:“水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把梳理后的关键信息记录在黑板上。 二、探索活动:观察水的特征
1.向学生展示一瓶水和洗发液,提出问题:“你们怎样描述它们?”引导学生用刚才说到的方法去观察和描述。
2.用图呈现“探索”中探究活动一的4种对比观察方法,提出“可以怎样对比观察”,引发学生继续思考。他们可能说,用眼睛看颜色、是否透明,用鼻子闻有没有气味,用手摸粘不粘,还可以倾斜瓶子观察流动的情况„„
3.教师示范记录方法:剪下相应的描述性词汇,把观它贴在第一课的记录表中。
4. 分发第一个探究活动的材料,分小组进行对比观察,记录水的特征。
5. 探究活动一结束后,向学生展示水、洗发液和木块,提出问
题“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引发学生思考,提醒他们仍然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然后分发探究活动二的材料。
6.教师在两个探究活动中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要进行对比观察,禁止用“尝”的方式观察,观察后要及时剪下相应词汇记录。 三、研讨活动: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特征
1. 先组织学生交流 “瓶中的水和洗发液,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比如,水和洗衣液各是什么颜色、是否透明、黏度怎样、是否流动等,教师把学生说到的词汇梳理后,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把它们相同的地方圈起来,比如流动、透明等。 2. 再组织学生交流 “水、洗发液和木块对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水和洗发液会流动,木块不会流动”,“水和洗发液是透明的,木块不是透明的”,“水和洗发液拿不起来,木块可以拿起来”,还可能说“水和洗发液摸上去黏黏的,木块没那么黏”等。过程中,教师适时拿起水、洗发液和木块分别倾斜,引导学生说出流动的情况,把补充的特征词汇写在黑板上。
3.作为总结性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瓶中水的特征”,根据之前观察和讨论的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班级记录表说到,从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是否有黏度等方面进行描述。 四、拓展活动:比赛流动快慢
让学生根据“拓展”中的活动步骤,在家里进行一次液体流动比赛,看哪种液体流得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