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析_简_爱_与_傲慢与偏见_中的女性意识

简析_简_爱_与_傲慢与偏见_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锐游网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年第11期

简析5简#爱6与5傲慢与偏见6中的女性意识

o

漆晨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简#奥斯丁是英国18~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是一位现实的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人物

的小说家,他为我们展示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状况,以这个阶层青年妇女的爱情纠葛与婚姻生活为主要写作内容,并在其中为其女主角赋予了自由反叛的意识。而夏#勃朗特更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意识,她的代表作被视为女性主义的独立宣言,她在小说中的独立意识、爱情婚姻观等思想观念给当代女权主义批评以众多的启示。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独立; 婚姻; 平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11-0041-02

一、女性意识的时代背景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勃发,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女性文学繁荣,这与19世纪以前英国女性写作体验的绵长累积密切相关。尽管19世纪以前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仍处在酝酿之中,但不能否认19世纪以前的英国女性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它是英国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英国女性文学这一伟大传统不可或缺的链条。弗吉尼亚#伍尔芙认为,正是由于17世纪第一位职业女作家艾芙拉#贝恩的历史性示范,此后的女性作家,诸如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特略等才相继成为英国女性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从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承袭与勃发过程看,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简#奥斯丁的出现是引人注目的。她从一开始便是/反对当时小说中女性感情潮流的唯一女作家0,把女性意识从关注自己情感转移到关注女性眼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婚姻、家庭、道德,尤其是婚姻和爱情。与18世纪后期的女性小说不同,她并不刻意雕琢女性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以迎合男性口味,而注重考察女性情感与社会规范的距离,这对当时/文学题材和创作已极其多样化0的英国文学而言,简#奥斯丁显得举足轻重。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则浸透了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妇女命运的思考,并一反以往女性文学温和的口吻而以满腔的愤怒对妇女所受的屈辱进行申诉,以/妇女人格0这一崭新的命题,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为人们树起崭新的女性精神形象。由此可见,两位19世纪英国杰出女性作家在创作目的、女性意识和婚姻爱情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比较她们的经典名作)))5傲慢与偏见6和5简#爱6,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巨大的共鸣点,即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

二、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

奥斯丁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才智、理性和能力等方面丝毫不亚于男性。在5傲慢与偏见6中,大量的对话和强烈的形象化人物,为我们展示了精彩逼真的人物性格特征。奥斯丁打破西方传统小说中正面人物完美无缺的传统,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庸,更不是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对象而存在,相反的,她们在智力和精神上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与独立。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睿智、风趣、有主见,其智慧和理性丝毫不逊于小说中的任何一位男性,即便是达西,这个被作家美化了的贵族子弟,也是在伊丽莎白的言行影响下,才改掉性格中的/傲慢0。达西对伊丽莎白的钟情既是一种感情上的皈依,更是对伊丽莎白独立人格的认同。奥斯丁在人物形象身上寄托了自身的女性人格理想和崭新的妇女观,其笔下的简#爱长相平常、身材矮小、面色苍白、五官不均,这种一反男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而进行的创作,大胆地把这样一个反传统的外形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女性意识。简#爱为了追求自由,摆脱折磨,坚决离开了舅母家,进入寄宿学校。虽然孤苦无依、地位卑微、身无分文,但她的才学和头脑使她完全可以独立生活。她可以通过登广告来寻求独立自由的新生活;独自闯荡陌生的世界却毫不畏惧;作为一名家庭教师,虽然薪水少得可怜而且备受歧视,但却称得上经济独立,在任何人面前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而简#爱追求平等的精神尤其使人震撼,她敢于对男性的统治地位进行挑战,对传统的以出身、阶级等物质因素来划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提出质疑,提出人与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她同罗切斯特地位悬殊,但她丝毫没有自惭形秽,表现出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坚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决不当男人的玩物。可见,奥斯丁特别

[作者简介]漆晨,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41)文学研究 漆晨/简析5简#爱6与5傲慢与偏见6中的女性意识

强调女性在生活中的文化修养,相信那是女性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修养,女性才可能在未来的生活尤其是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中从容面对诸多的挑战,不至于丧失自身的立场、身份和地位,并最终赢得男性的尊重而不是怜悯。而勃朗特与奥斯丁不同,她更多地否定社会上男性与女性的角色差别,这种平等意识显然是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又一大进步,它使得女性意识从对/女性0特点的强调转到对女性作为一个/人0的价值的强调,从对女性修养、尊严等的强调,转到对女性真挚、坦诚和独立人格的强调,从对女性的社会认知度等外在价值的强调,转到对女性内在情感价值的强调。

三、追求幸福和谐的婚姻

奥斯丁承袭18世纪的爱情观,相信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种气韵和风度,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完美、和谐和幸福。她强调女性在婚姻中的感受和心境,这在当时的女性作家中无疑是独特的。其主人公伊丽莎白从不把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当成生活目的,她向往真正建立在平等的、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爱情。她不把自己当成商品,她敢于面对一切阻挠她的力量,勇敢地捍卫自己的高贵爱情,绝不因为贫贱就把婚姻拱手让人,也绝不会因为凯瑟琳夫人所指责的门不当户不对就缩回自己/低贱0的阶层中。勃朗特通过简#爱,大胆地提出婚姻应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需要和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强调婚姻的内容重于形式。同时作者也力求让女主人公无论是在恋爱关系中,还是婚姻关系中都要保持一个独立完整的自我。简#爱既无财产,又无门第,连可作为女人/资本0的美貌都不具备,她在婚姻市场上是毫无竞争力的。但她没有按社会的要求去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上流社会的罗切斯特谈情说爱,她不在乎他的金钱地位,更没有把他当作跨入贵族社会的阶梯。平等而真诚的爱情观是简#爱的择偶标准,也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真挚爱情的坚固基石,他们的结合远比门当户对的结合来得牢固,也大大珍贵于身份地位的结合。在意外地获得一笔遗产,命运发生突变后,她再次回到又穷又残的爱人身边,她是以经济独立的身份和纯真的爱情嫁给罗切斯特的,实现了爱情的最高理想,实现了自己与爱人在上帝面前平起平坐的生命价值。可以说,伊丽莎白与简#爱一样敢爱敢恨,拒绝没有爱情的婚姻,拒绝以金钱为基础的结合,为争取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平等的爱情可以付出一切。而简#爱在爱情追求上(上接第34页)

奏响了永恒的乐章。不愧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0[2],他的作品无论历时多久,都会经久不衰,散发迷人的魅力。

走得更远,处于同时代女性的前列,她张扬个性,追求人格独立,寻求情感与尊严的高度统一。于是,5简#爱6使女性文学从追寻理想爱情之命题开始,逐渐转向了对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的探索,转向对女性作为社会人角色的自我价值的追求。

四、女性意识中的局限性

虽然这两部作品在当时的时代具有不可磨灭的超越性,但是其局限性仍是不能忽视的。恩格斯曾指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斥在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与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小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0妇女只有从家庭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参与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的解放,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家庭中获得平等的地位。这两部作品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只触及了两性关系和妇女的经济地位问题,而把妇女的政治地位问题隐藏起来,这样根本不可能揭示妇女问题的实质,也不是解决妇女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求妇女的人格独立与尊严,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这两位女性作家的思想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她们在她们所处的时代对妇女问题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探索,在无法寻找到一条切实的解决的途径时只能建造一个美丽的伊甸园,作为妇女幸福的一种归宿,虽然还带有些男权社会的痕迹,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毕竟已经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了,对妇女解放运动也具有启蒙性的教育作用。

五、结 语

5傲慢与偏见6和5简#爱6这两部小说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刻画,深切地表达了妇女反抗压迫、争取平等、自由与追求个人幸福的强烈呼声。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主义作家正在理性而平静地选择另一条道路,要求男人和女人共同面对、经历人生磨难,她们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心理体验为描写对象,塑造真实的女性形象。女性在文学中逐渐由男性的附庸和陪衬,一跃成为男性的对立面乃至拯救者,如简#爱之于罗切斯特。从奥斯丁到勃朗特,是女性意识在承袭过程中的勃发,是英国女性意识崛起并最终摆脱男性主义的过程。

大学出版社,2007(9).

[3]宋元康.浅析5加拉维拉县有名的跳蛙6的幽默艺术[J].大理学院学报,2005(3).

[4]耿春林.浅析马克#吐温的爱恨情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

[5]谢劲秋./正派人0的退却)))重读5竞选州长6[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5).

=参考文献>

[1]何东燕.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5).

[2]王群,成浪.马克#吐温作品导读(英汉对照)[M].武汉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