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雾霾天气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生活与地理”是春晖中学校本选修课程,已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和“浙江省第四批网络推荐课程”,主要在高一年级开设。“雾霾天气”为高中“生活与地理”选修课程教学案例,教授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雾和霾的概念及其差别,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成因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对当地雾霾天气进行分组调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课堂交流,表达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
难点:雾与霾的主要差别,雾霾天气的成因,对地理数据、实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1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雾霾版“北京北京”视频。
师:大家都听过汪峰演唱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主题曲“北京北京”,下面一起来听听雾霾版的“北京北京”。
图片展示:雾霾前后上虞百官城区的城市风光对比照片。
师: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网友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我身边我却看不见”。大家生活的城市也有这样的现象,处于雾霾天气中有什么感受?
引入主题: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球,如今天一起探究的主题“雾霾天气”。上周末,大家分组对“雾霾天气”三个主题进行了合作探究学习,每个小组也制作了“学习成果展示课件”,下面请主题一探究小组的同学,用他们的学习成果来专业地讲解雾和霾、雾霾、雾霾天气、雾霾天气预警等级标准等知识。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一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利用数据,用专业的语言定义雾和霾、雾霾天气区别雾霾;通过图片介绍雾霾天气预警等级标准,并讲解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PM2.5”相关知识。
过渡: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主题二探究小组的同学,运用他们已具备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入冬前后频繁出现
2
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的原因,下面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学习成果。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二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从气象条件(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逆温层等)、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冬季取暖等)等角度对影响雾霾天气的因素进行分析讲解。
师: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和归纳,补充讲解特殊地理位置因素(特殊地形、城市温室效应)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构建“雾霾天气成因分析的思维模型”。
过渡:春晖中学位于离城区大约10千米郊外的白马湖畔,四面环山。着名作家朱自清在“春晖的一月”中写道:“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地皱起来了。”作家笔下的春晖是好一幅“青山绿水白马湖”景色。可这些天老师来学校上班总看不见如此的校园美景。一起来看“汽车行车记录仪”摄录的老师到学校上班路上和校园的情景。 播放视频:“汽车行车记录仪”摄录的“老师上班路上”。(车出小区,城市雾气浓浓,能见度很低,前方车辆打着双跳灯。出了城区能见度好转,经过“路东工业园区”,汽车排成长队,灰蒙蒙的天,但能见度尚可。进入春晖大道,浓雾弥漫,能见度骤然下降,看不见前方车辆,只能看见雾气里闪烁的黄色车灯。一路缓行,进入模糊的校门,整个校园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比城区还低)
师:大家说说视频中老师一路走来遇到的雾霾天气在不同的路段有什么差异?
生:(七嘴八舌)数位学生发表观点。
3
师:正如刚才有同学说的,老师一路走来感到春晖的雾气最浓厚,能见度也最低,其实同学们日常在校园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接下来请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从春晖的特殊地理位置、气象因素、环境污染等角度展开讨论,分析春晖浓雾天气多发且严重的原因。
生:学生思考后开展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请数名小组代表发表观点。 过渡: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出现频率增加,危害加重。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御?课前有三个小组对主题三展开了探究学习。下面先请**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三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学生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传染病、心理健康、生殖能力等)、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角度讲解雾霾天气的危害,并针对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逃、躲、捂、洗、抗、养”六字防御对策。另一小组从环境保护角度补充讲解,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雾霾治理对策。
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讲解进行点评和补充。最后用充满期待的语气向全体学生发出呼吁:学完这一课后,咱们每个人都应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自己,同时也爱护我们的地球!
课外拓展:每位学生设计一条环保广告语,向人们宣传雾霾天气的危害与治理对策,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百官城区适当场地张贴宣传。
专家总评:该案例中,教师从地理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灵活选取选修课程教学主题,把教学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将教学活
4
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根据专题内容确定探究提纲并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获得亲身参与生活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学会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培养生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意识,树立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过程通过对校园雾霾天气的应用分析,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进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