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日本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锐游网


日本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及应对策略

摘要

随着国际一体化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拆除的同时,技术性壁垒作为更为隐蔽、更强大的壁垒,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日本作为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对我国农产品设置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技术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不利影响。本文拟深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以及中日贸易的概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剖析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分析日本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资源、技术实际,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日本技术壁垒的对策,这对于防范、消除日本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日本 技术性壁垒 农产品出口

ABSTRACT

As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in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ly removed, while technical barriers as a more subtle, more powerful barriers to become a huge obstacl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an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apan as the target market and set up more and mor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to Japan have caused widespread and

far-reaching adverse effects. This article studies in depth the meaning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d Sino-Japanese trade in general,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Japan'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cau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barriers, technical barriers of the Japanese influence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use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combine our resources, technology practice,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trade deal with Japan's response, which for the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technical barriers in Japan on the adverse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Japan technical barriers agricultural exports

目录

一、技术性壁垒综述..........................................................(1)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1)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1)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1) 3、技术性壁垒的形成机制................................................(2)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3)

1、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理论依据....................................(3) 2 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理论依据.....................................(4) 二、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现状与原因.....................(6)

(一)中日贸易概况.......................................................(6) (二)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现状.......................(8) 1、农产品出口下降......................................................(8) 2、农产品价格优势下降..................................................(8) 3、 农产品的出口门槛增高................................................(9) (三)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原因.......................(9) 1、国际因素............................................................(9) 2、日本因素.............................................................(10) 3、国内因素............................................................(12) 三、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13)

(一)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受阻..........................................(13) (二)使农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13) (三)通关时间无限延长..................................................(14) (四)监管随意性增加....................................................(14) 四、我国应如何应对日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15) (一)宏观措施...........................................................(15) 1、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15)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16)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体系.......................................(16) 4、建立农产品技术性壁垒预警体系.........................................(17) (二)微观措施...........................................................(18) 1、加强对农兽药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18) 2、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18) 3、将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19) 4、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19) 5、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19) 参考文献...................................................................(20)

日本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及应对策略

一、 技术性壁垒综述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措施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狭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凭着和合格评定程序;②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志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目前,技术贸易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影响市场准入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由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性化,是指对实现一定社会公共目标必须的合理的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予以规范和加强,对超出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必须的影响正常贸易流向与流量的不合理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规则予以削减或消除,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

3、技术性壁垒的形成机制:贸易壁垒的根本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安全,限制境外产品的国度流入而形成的控制机制。由于其在政策选择上的灵活性加强,因而为世界各国所偏好,也为WTO所认可。总体上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察。①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两个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从政府行为角度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一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与平衡的结果。经济方面,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政府适度的贸易政策干预能够纠正市场扭曲并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就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言,就是政府针对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以及社会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等市场扭曲,对其形成进行干预,制定适当的政策以达到纠正扭曲、保护人民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以及增进经济效率的作用。②技术差距。技术差距(Technical Gap)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用以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之一。各国由于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技术发达国家会领先于其他国家开发出新产品或生产工艺,由此产生国际间的技术差距。③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技术选择。在当今的社会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技术的水平差异也成为导致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企业和政府在制定标准时,为实现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或消费者经济利益最大化,都会选择维持本国现有的技术标准而是不采纳国际标准。由于各国经济技术水平上可供存在的差异以及技术标准的非同质性,这种技术选择政策必然导致各国纷纷维持现有各不相同的技术标准与法规,从而构成事实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

1、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理论依据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涌现出大量研究著作,大都集中在对技术性贸易障碍本身的分析和探讨。罗伯特·鲍德温1970年的《国际贸易的非关税扭曲》一文,把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一种形式。在贸易保护主义技术性措施判定方面,Baldwin(1970)认为一个贸易管制措施如果降低了全球的实际收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做了大量探讨。

Sykes,Alan O.(1995)认为:“管理国内市场产品销售的不同标准与法规是非关税障碍的可能来源,用时髦的提法,就是可能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曾经有学者提到可以用最小质量标准(Minimum Qnality Standards,简称MQS)来作为TBT。Engel(1996)认为如果这种措施不同于一个世界社会最大化社会计划者(Social Planner,简称SP)的选择,么这个措施就带有贸易保护主义。

在标准作为贸易技术壁垒对贸易的影响方面,Ronald Fischer,Pablo Serra和Boom(1995)在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古诺市场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用双头垄断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证明贸易技术壁垒的核心内容—法规和标准,确实具有排挤国外厂商出口供给的

作用;Paarburg和Lee(1998)则运用庇古税的思想,对牛肉国际贸易中牛海绵状脑病外部性风险进行了货币化衡量,得出结论认为当风险或预期损失增加时,实际关税会变得很高。

在贸易技术壁垒的性质方面,Varian(1992)和T hornsbury Suzanne(1998)认为贸易技术壁垒具有“双刃性” , 既具有矫正外部性“好”的一面,也具有保护国内生产者“坏”的一面。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技术差距(Technical Gap)理论认为,各国由于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技术发达的国家会领先于其他国家开发出新产品或生产工艺,由此产生国际间的技术差距。

美国学者苏珊娜·桑斯伯利(Thornsbury Suznne)认为,贸易限制法规与或然性保护措施、数量限制、国内税收以及管理壁垒等构成了贸易的非关税壁垒,而技术性贸易壁垒说其中贸易限制法规的一种形式。

2 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理论依据

叶柏林、陈志田是国内最早对贸易技术壁垒进行定义的学者。他们认为贸易技术壁垒是指那些确定工业产品或消费品的某些特性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广义地讲,贸易技术壁垒是指因技术问题引起的商品贸易的障碍。

夏友福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

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张海东认为,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

高文书认为,所谓贸易技术壁垒就是指,由于各国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体系不同,或水平不同,或信息不足,或不能相互协调,或歧视性制定和实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

魏华祥指出: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的某些特性的规定、标准好法规,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商品质量及其适应性能的认证、审批和实验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孙芳、丁满臣、丁满丰认为,贸易技术壁垒是在产品的环境行为、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标志、包装等方面做出特殊限定,以达到阻止他国产品进口的目的,是发达国家进行产品保护的手段。

综上所述,以上各位研究者对贸易技术壁垒的定义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强调了贸易技术壁垒的目的和手段(如:苏珊娜·桑斯伯利,叶柏林,夏友福和张海东等);第二种类型说强调贸易技术壁垒的内容和手段(如:孙芳,魏华祥,Ronald Fischer,Pablo Serra和Boom(1995)在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第三种类型是依据WTO的相关协定、协议来阐述贸易技术壁垒。贸易技术壁

垒的目的是不合理地进行贸易保护,运用的手段和方法是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检验、技术评审、专利、标签、标志、标识等技术性措施和要求。这些技术性措施和要求直接违反了WTO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WTO/TBT)和/或《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WTO/SPS),间接触犯了WTO的《装船前检验协议》(WTO/PSI)、《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WTO/TRIPs)和《服务贸易总协定》(WTO/GATS)。影响的结果是给产品出口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所以,贸易技术壁垒说用不合理、不合法的技术手段,对商品的跨国或跨区域贸易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二、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现状与原因

(一) 中日贸易概况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也是农产品市场保护最多、农产品问题政治化倾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结束前,日本一直是世界上实行农业保护最严厉的国家,对农产品采取高关税、价格补贴和流通管制相结合的保护政策。2009年中日贸易总额出现了明显下降,中日两国贸易发展受挫严重,中国对日出口也面临严重的问题。在以往的11年里,中日贸易额度一直迅猛发展,2008年中日贸易额度达到2663亿美元。中日贸易份额降低受国际影响较大,中国对日出口以往贸易额度很高,但在2009年日本国内需求明显下降,日本消费品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使得最近出口到日本的产品继续减少。2007年 我国工友436批出口食品及相关产品遭日

本厚生省通报,涉及的食品主要为肉制品、米面制品、新鲜蔬菜及其制品、干果、茶叶、生姜等。遭通报较多的7个省/市是:山东85批,占19.20%;福建58批,占13.30%;浙江28批,占6.42%;江苏21批,占4.82%;辽宁21批,站4.82%;广东16批,占3.67%;上海12批,占2.75%。

据日本海关2009年10月2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日本货物出口总值51047.23亿日元,同比下降30.7%;进口总值45840.80亿日元,同比下降36.9%;贸易顺差5206.43亿日元,同比增加472.3%。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9月份日本对中国出口9815.22亿日元,同比下降13.8%;自中国进口10483.72亿日元,同比下降24.6%;日本对华逆差668.50亿日元,同比下降73.4%。1-9月累计,日本对华出口72534.68亿日元,自华进口83263.73亿日元,日方逆差10729.05亿日元(114.85亿美元)。

按市场平均汇率计算,2009年9月份日本出口总值为557.95亿美元,进口总值为501.05亿美元,外贸顺差为56.91亿美元。若按日本海关使用的平均汇率计算,日本9月份出口、进口和顺差数据分别为548.84亿美元、492.86亿美元和55.98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9月份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35.65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97.64亿美元,自日本进口138.01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中日双边贸易额为1622.24亿美元,同比下降20.0%;其中,对日本出口69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8.8%;自日本

进口924.52亿美元,同比下降20.8%。中方逆差226.80亿美元。

(二) 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现状 1、农产品出口下降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由于日本对我国实施技术性壁垒,致使我对日农产品出口下降。具体表现在:水海、园艺和畜禽等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2007年一季度,水海产品对日出口6.5亿美元,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3月份则同比减少26.5%;园艺产品出口5.6亿美元,同比增长0.7%,3月份同比减少8.9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出口2.5亿美元,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部分受日本命令检查的产品出口大幅减少,其中大葱对日出口622亿美元,同比减少56.1%;鲜香菇出口1264万美元,同比减少40%;生姜出口1165万美元,同比减少20.3%。

根据资料显示,2008年1-7月茶叶出口12,713.7 吨,2009年1-7月出口12,007.4吨,同比下降5.6%;2008年1-7月植物油出口11,693.3 7吨,2009年1-7月出口7,386.3吨,同比下降36.8%。 2、农产品价格优势下降

为了满足日本技术壁垒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必须投入新的 人力、新的设备,增加昂贵的检测费和认证费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我国农产品价格优势。“肯定列表制度”将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药物残留超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由于残留控制费用、产品检测费用增加,通关时间延长等,将导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成本进一步提高。据有关专家预算,若按照健康养殖模式根

据日本的标准用药,每吨鳗鱼养殖成本将增加1万多元,而且目前没有药物残留与有药物残留的鳗鱼差价达2万元以上。这些都必然导致货物价格的上涨,高额的费用迫使日本进口商陆续取消我国的定单。

3、农产品的出口门槛增高

日本对进口的果汁、蔬菜生产过程实施HACCP计划。HACCP计划是一个鉴别危害并控制危害措施的管理体系,它要求对进口水果、蔬菜不仅从种植、收获、包装、运输直至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限制,而且对水质、肥料、操作人员个人卫生及健康、仓储运输工具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控制。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就不允许进口。这无疑筑高了其进口门槛,加大了我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难度。

4、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贸易连锁效应

日本对我国蔬菜原来实行20%的抽样调查,自从查出了我们的出口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后,实施“中国蔬菜检测强化月”,对蔬菜实行批批检查,进而发展到中国的松蘑、青豆等植物原进口都实行批批检验。接着引发欧盟对动物源食品及中国茶叶实施批批检验。

(三) 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壁垒的原因

1、国际因素

①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的国际性保护

根据《农业协定》及WTO其他规则,目前WTO主要通过消除传统贸易壁垒来开放农产品市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其科技优势为基础,在运用WTO规则促进其他成员开发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却强化了

技术壁垒,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限制农产品进口,加强对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的保护。

②、科学技术的推波助澜

科学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包括抗生素、农药残留量问题。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发达国家设置新技术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高灵敏和高科技检测仪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精度,现在检验抗生素或农药残留量的计算单位已精确到PPM(百万分之一)、PPB(十亿分之一)、PPT(百亿分之一)。

③、农产品的高度标准化

目前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标准已广泛涉及到使用时的诸多方面,国际市场要求的是一种“从田间道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管理。在具体生产中,从种子的挑选、种植到产品的大小、口味,从土地成分的改良到施肥用药的时机、用量,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标准

农产品技术标准是一种游戏规则,谁掌握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发展中国家既不重视标准的规定,又缺乏制定技术标准的经济、科技和贸易条件。发达国家很容易凭借其技术优势,将农产品高度标准化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

2、日本因素

① 为了保护日本农民的利益

日本农民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日本政府把保护本国农民和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对农业一直采取保护政策。一方面政府尽力为本国农业提供支持。“农业补贴”是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

护政策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另一方面想方设法通过形形色色的技术壁垒来组织他国农产品出口。

② 技术水平高,消费观念新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总是通过引进、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在80年代技术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由于经济的富裕,日本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加上媒体的广泛宣传,日常生活消费尤其注重商品的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循环等特点。日本凭借本国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生活标准,对进口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在有关安全、卫生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审核程序也就

不足为奇了。

③ 政治利益驱动和政治歧视

日本是个成熟、发达而封闭性较高的市场。该国长期以来对农业进行保护,农民在日本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外,中国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从农业入手对中国产品设置技术壁垒,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策略。日本对中国产品设置技术性壁垒有一定的政治歧视性。

早在2000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省以蔬菜进口打击本国农业为由,对大葱、鲜蘑菇、蔺草席三种农产品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对超过限量的进口农产品,分别征收256%、266%、106%的高额关税。此时间的背景就是自民党正面临7月份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想借农产品问题拉拢日本农民的选票,收买相关产业的人心。因此政治因素在贸易中的体现可见一斑。

3、国内因素

①农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低

我国农产品技术水平低,无法达到日本进口产品的技术标准。我国现有的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存在许多与WTO要求不一致的地方,较低水平的标准容易误导企业。有统计报告显示,虽然各地弄粗南斗在推行科学种田,但有70%的弄名却表示仍愿沿用传统种植习惯,即“春天下种秋天收,老天管地人不管”的“粗放”作业。

②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差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者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为追求高产量和眼前利益,常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施用过量农药与化肥等化学品,导致出口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量及食品中添加剂、防腐剂、重金属等严重超标,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④ 农产品出口结构失衡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而且特色农产品少,竞争性产品多,农产品出口有替代日本市场的效应,而不是补充日本市场的效应。

④ 农产品价格低廉

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日本雇佣劳动力的费用是5000日元/天,其价值相当于在中国雇佣一个月的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低廉,这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唯一优势,同时也是诱发日本对我国农产品设置技术性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

(一)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受阻

目前,中日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差异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部分产品出口受阻,市场份额被挤占.2006年5月29日, 《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9月份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35.65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97.64亿美元,自日本进口138.01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中日双边贸易额为1622.24亿美元,同比下降20.0%;其中,对日本出口69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8.8%;自日本进口924.52亿美元,同比下降20.8%。中方逆差226.8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的农产品及食品对日本的出口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

此外,中国出口日本产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仍需引起重视,2008年6月份因检验出禁用农药、呋喃他酮、呋喃磋酮8批次;大肠菌群、细菌数、大肠杆菌卫生标准问题6批次和经过辐照加工的干香菇合计15次,占6月份中国大陆被发现问题总数的62.5%,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很大影响。

(二)使农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日本对我国实施技术性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成本大幅增加。首先,过多检测项目大幅增加了企业的检测费用。2006年5月29日,日本有关部门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下简称《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涉及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限量标准,涉及全部农产品、全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涵盖了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几乎所有

日本从我国直接进口的农产品,全面提高我输日农产品技术门槛。其次,农产品的生产或出口企业需要对农、兽药残留进行准确的检测和有效的监控,这就增加了企业在科研和设备以及人才方面的投入;此外,企业必须寻找更加昂贵的防止病虫害的药品来替代那些被禁止喷洒的特效药,同样导致出口成本的大幅增加,降低了出口商的利润,进而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通关时间无限延长

日本政府对于从我国进口的农产品,都要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相关证书,此外,产品抵达日本港口后,日方还要进行抽查检验,导致产品的通关时间无形延长。以鳗鱼产品为例,鳗鱼产品的通关时间平均比过去增加了4-5天,甚至最长可达 25天,产品在口岸滞留时间越长越会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使我国企业,特别是对出口时令生鲜品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据预测,《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我国有6200家出口企业、近180万企业员工受到影响。 (四)监管随意性增加

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肯定列表制度》来对我国实施技术性壁垒的。《肯定列表制度》要全面执行的难度高,给日本监管部门留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如果要防止进口产品对日本市场造成的冲击,达到禁止其他国家食品进口和流通的目的,有可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产品检验采取不同的政策,从而对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构成潜在的歧视性威胁。

四、我国应如何应对日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一)宏观措施

1、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严重落后,目前所发布的19000多个标准中,农产品标准不到5%,而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则低于40%。我国的认证制度也很落后,日本有25种产品认证日系,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证体系。

我国应使自己的技术法规、标准、认证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以及别国对我国的技术法规的限制,制定一些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商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技术标准要充分考虑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对日本出口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的技术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法规

2008年6月份因检验出禁用农药、呋喃他酮、呋喃磋酮8批次;大肠菌群、细菌数、大肠杆菌卫生标准问题6批次和经过辐照加工的干香菇合计15次,占6月份中国大陆被发现问题总数的62.5%。因此,应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法规,严格控制不合格农食产品的出现。从严格立法方面,应严惩不合格产品生产者,制定严格的处罚规章制度。

② 建立检验检疫法规

除严格执行已有的《商检法》、《卫生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

和《食品卫生法》外,还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有关要求,对现有的不符合国际要求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同时,对出入境产品的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检测标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目前许多国家政府部门不惜耗费众多的人力和大量的投资从事标准化工作,其目的就是想施加和传播本国标准化的影响,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进行农业标准化的本身就是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企业通过质量认证,使得企业产品的质量有保证而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农业标准化是对农业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核心就是要形成一整套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监督、监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因此,我们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另外,我们还要加快我国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我们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平贸易和与WTO规则接轨的需要,加快农业标准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和安全卫生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使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实现产期、产中、产后以及国家、地方、行业的成龙配套,并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体系

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农产品安全体制很不完善,存在着很多的

问题。例如,批发市场中农产品安全性检测是非强制性的,难以对出货商形成有力的约束;批发市场对被检测农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没有禁止权,导致不合格产品的事后追踪难,不合格农产品仍然能在市面上流通,不能对农产品流通形成严格有效的安全控制。

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存在的问题和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壁垒的经验,提出我国建立农产品市场安全检测体系的对策建议:①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农产品检测精度,增加检测品种。②建立系统化的检测体制。重视批发市场与工商局等政府部门的协调,建立起紧密的快速精密检测体系,制定合理的检测样品费用的支付制度。③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检测人员的素质。可以考虑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检测知识、管理手段的培训等。④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要制定严格的处理措施。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并通过进行追踪对出货者进行惩罚,真正起到检测控制的作用。可以对市场价格、交易数量和视频安全检测信息每天进行公布。 4、建立农产品技术性壁垒预警体系

2003年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国外技术壁垒采取应对措施的企业中,50%的企业产生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对日本技术壁垒的语境和快速反应能力很弱,大多数行业缺乏对TBT问题的了解。因此,建立技术性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是我国应对日本技术性别离的重要战略措施。

建立预警机制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与科研院所联合做好政策的提供、咨询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国

家的协商解决争端的功能;农产品各级行业协会要积极理解各农产品生产、供求关系、价格、生产能力、技术标准现状和升级趋势等情况;企业自身也要做好国际市场信息、国家政策、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工作。同时,我国已经加入WTO,因此应该熟悉并学会通过WTO法律途径去解决纠纷。

(二)微观措施

1、加强对农兽药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超标及视频添加剂的滥用是我国农产品食品遭受日本技术性壁垒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农兽药生产、流通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农户用药缺乏科学指导,在生产出口农产品的主要地区,滥用农业化学品的现象极为严重。因此,检疫政府加强对农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指导。食品生产出口企业要了解日本的食品添加剂的指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确定的食品及饲料中的农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严格控制农兽药残留;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国外禁用的添加剂。 2、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产品突破日本技术壁垒的关键是农业生产者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于既不具有现实的国际竞争优势也不具有潜在的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又很小的各种农产品,可以考虑将这些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所占有的资源转移至前两类农产品的生

产经营活动,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3、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

农产品生产者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态环境等的质量检测工作,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4、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绿色、有机农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日本消费者的欢迎。日本大约有300万到500万消费者经常购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估计每年达15000亿日元。但绿色食品出口额只占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1/40。我国应大力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一批外向型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真正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无害化生产技术管理。不仅可以迎合日本市场的消费趋势,而且可以发挥我国现有的资源优势。我国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有许多有利条件,如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受化肥、农药污染程度很低,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5、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各国对农产品进口的检测标准不一致,出口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根据我国国内资源、农业生产特点和不同目标市场的态势,努力开拓新市场,主动改变过于集中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市场的格局,分散农产品出口流向,避免出口集中给进口国带来的市场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爽.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 [2] 朱廷珺.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7,9.

[3] 宋明顺,杨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4] 白大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对策分析[D].吉林硕士学大学位论文.2006. [5] 夏友福.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R].1999—2000年研究报告. [6] 商务部外贸司.农产品贸易专题.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2007-04-30.

[7] 商务部外贸司.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2007年2月.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2007-03-30.

[8] 商务部外贸司.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20097-11-08. [9] 驻日本使馆经商处.农产品贸易专题.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2007-07-24. [10] 马晓河,蓝海涛.农业经济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9,(1) [11] 赵立华.日本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5,(8) [12] 邱芳艺.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8.

[13] 武敬云.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M].对外经济贸易实务,2006,7.

[14] 程慧芳.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15] 黄苏.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经贸,2008,(1) [16] 谭建英.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09,(7) [17] 渠慎宁,杨丹辉.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09,(10) [18] 丛海滨,林跃.技术性贸易壁垒理性化的路径分析[J].国际贸易研究,2009,(10) [19] [美]拉米.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要都不可盛行于世[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4)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日本(2004).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21] 将国瑞,何喜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辨识预警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