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讲:液体压强题型方法进阶

第二讲:液体压强题型方法进阶

来源:锐游网
第二讲:液体压强题型方法进阶

题型一:形杯问题

专题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 不同的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液面高度相同,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E. 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 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选填“甲”、“乙”、“丙”),丙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所装液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专题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和高都相同的容器,如果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且都未装满,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题型二:平衡状态问题

专题3: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专题4:取一根直筒形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将它竖直放入水槽中,向塑料管内倒入某种液体后,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所示,则细管内液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水槽内撒入食盐并搅拌均匀,塑料管静止时底部的橡皮膜受到盐水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三:连通器问题

专题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专题6.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 p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填“流动”或“不流动”)。

专题7.如图所示,将适量的水注入一个带有阀门的U形管内,待水面相平后关闭阀门K,接着从管的左右开口端分别向管内注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煤油不溶于水),则打开阀门K后,管中左侧水面最终 (选填“与右侧油相平”、“高于右侧油面”或“低于右侧油面”)

题型三:实验专题

专题8.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

盐水

>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题型四:液压综合计算

专题9.如图所示,把一只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内装入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取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

专题10: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

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g),求:

(1)圆柱体刚浸没时(图乙中A点)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圆柱体的密度。

第二讲:液体压强题型方法进阶答案

专题1:(1)1D;C (2)甲; 小于 专题2:C 专题3:A 专题4:<;不变 专题5:① 专题6:< ,不流动 专题7:低于右侧页面

专题8:(1)高度差(2)有色 (3)深度(4)>(5)D 专题9:(1)1200pa (2)1.2N (3)120g 专题10:(1)1200pa (2)4×10kg/m

3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