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峡大学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三峡大学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源:锐游网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作者:三峡大学文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 更新时间:2005-9-26

课程名称:美学原理 Principle of Aesthetics

课程编码:SN085120B

学 分:2

总 学 时:32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技术学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

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2学时

1、美学学科的建立

2、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3、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二)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征 6学时

1、美的本质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主要途径

(2)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包括中国当代美学争鸣)

(3)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重要贡献

(4)我们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2、美的特征(要点略)

(三)第二章 美的形态 10学时

1、自然美

(1)自然美的实质

(2)自然美的特征

(3)自然美的欣赏

2、社会美

(1)社会美的实质

(2)社会美的特征

(3)人的美

3、艺术美

(1)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艺术美的特征

4、形式美

(1)形式美的形成

(2)形式美要素

(3)形式美法则

(四)第三章 美感 6学时

1、美感的实质

(1)美感的概念

(2)美的实质

2、美感的特征

3、美感的心理形式

(1)审美感知

(2)审美表象

(3)审美情感

(4)审美理解

(5)审美想象

4、美感的主要心理流派

(1)移情说

(2)心理距离说

(3)心理分析学说

(4)格式塔学派

(五)第四章 美的范畴

4学时

1、优美与崇高

(1)美学史上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论述

(2)优美与崇高的特征之比较

2、悲剧

(1)悲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论述

(3)悲剧的分类

(4)悲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3、喜剧

(1)喜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论述

(3)喜剧的分类

(4)喜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六)第五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4学时

1、艺术种类的划分

(1)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分类的各种见解

(2)艺术分类的原则

2、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2)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3)音乐的审美特征

(4)舞蹈的审美特征

(5)雕刻的审美特征

(6)绘画的审美特征

(7)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教学参考书

王朝闻 美学概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 西方美学通史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 美学 商务印书馆 (德)康德 邓晓芒译 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 (法)丹纳 傅雷 译 艺术哲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商务印书馆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出版社 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 人民出版社 邓晓芒、易中天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版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 1999年版

1985年版

1991年版

2002年版

1981年版

1982年版

1981年版

1984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1994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