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状况 调 查 问 卷
2015.5.28
一.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及兴趣,我们特做此调查。请您在每一个题中选
一个您认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此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请放心做答。忠心的感谢您的合作与帮助!
专业: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1、平均每月读几份报纸杂志?
□1到2份 □3到5份 □5到10份 □10份以上
2、喜欢阅读的杂志报刊类型是?
□时尚休闲类 □文学类 □体育类 □娱乐类 □外语类
3、你每个学期大概读几本书?
□0~1本 □2~3本 □4~5本 □更多
4、你喜欢看书的类型?(多选)
□名人传记 □网络文学 □自然科学 □经济类 □纪实类
□校园作品 □武侠小说 □文学名著 □哲学类 □什么也爱不看
5、在学校时你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
□基本不看 □1到2小时之间 □2到4小时之间 □4小时以上
6、你在寒暑假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占多少?
□0~5% □5%~10% □10%~15% □更多
7、您阅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购买 □找亲戚朋友借阅 □到图书馆借阅 □网上在线或下载 □其它
8、你选书时,主要是因为:(可选一或两项)
□作者 □内容 □定价 □朋友推荐 □网上排名
9、您对自己读书的状况是否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好说 □不满意
10、影响你读课外书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兴趣 □善于或不善于阅读 □书籍价格 □其它
11、你在考虑课外阅读内容时,是从何种角度出发?
□满足将来社会的需要 □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
12、你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是:
□应该多读书 □读不读都一样 □读再多没用,各种考试通不过还是白搭
13、平时最爱的课外活动是什么?
□运动 □上网 □读书 □上街 □台球 □唱歌
14、当你听到“书”这个名词时,最先在脑海中反映出来的是什么类型的书?
再次谢谢您的参与!
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问卷与分析
1. 调查的目的:
通过调查当前大学生在课外的读书情况,从而了解目前大学生的读书状况和课外生活情况。 2. 调查的范围:
甘肃农业大学的在校学生 3. 调查的时间: 2015.5.14-2015.5.28 4. 调查的方法:
随机性的在教学楼中抽选11名女生和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查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
五.总结: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这只是借口。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连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也不放过,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样“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那些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因为网络只是虚拟空间,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而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也容易玩物丧志,只有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就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
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就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博采众长。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能成为经典的名著,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让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