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解食盐水实验获得的理念
化学教育 2002年第3期 从电解食盐水实验获得的理念 刘怀乐 (重庆巴蜀中学400013) 大家对于用石墨电极(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 水不乏了解,但是对于用不伺的电极(如 、cu)电 解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就了解得相对较少,应当说这 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实验领域和极有探究性价值的教 学素材。 1用Cu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试管里注入2 mL~3 mL饱和食盐水,剥开电话 专用导线两端露出的铜线(一红一蓝),一端伸进试 圈1 管内食盐水液面下,另一端跟2个l号干电池(或2 同时伴有大量 气泡产生;跟电池正极相连的铜线 个5号干电池)的两极相接(图1),电解过程立即开 (阳极)色泽(紫红)不变,只是铜线由粗变细。 始,观察现象于下: (2)溶液导电初始的半分钟内,溶液略显浑浊, (1)液面下跟电池负极相连的铜线(阴极)变黑. 很快呈浅的橙黄色,进而生成较多的橙黄色沉淀。 指导。 为红棕色(尖嘴导管上方倒罩一个用碱液润洗后的 能用U型管组装的实验装置有多种,下面是学 锥形瓶,以防污染) 生设计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说明: 嚣 、毒 田4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中,一些学生从别人的 设计中得到启发并给予改进,又产生新的设计,如装 图3 装置I适用于粒状或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物反 置Ⅱ,一位学生提出在U型管的右管中问塞进一团 应制备气体(常温),如制备 、c 、 S等。液体 石棉,并在其上放置Na2o2,U型管底部放人caCq, 反应物从左管口注入至塑料档板底部(不能与固体 胶头滴管滴人稀HCI如图4所示,用带火星的小术 反应物接触),将U型管向右倾斜,即发生反应,正 条放在导管口,即可用于检验cO 与Na2O2反应的 放则停止反应,制备气体就像倒水那样方便。装置 事实。 Ⅱ适用于粉末状态的固体与液体反应(常温)制备气 这种发散性的实验设计,学生的创新欲望得以 体,如制备el:(K ̄nO,+HC1),o2(N 02+H20), 极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得到充分的展示(以U H (ca +H20)、s (Na2s()3+H2SO4)。装置Ⅲ是 型管为主体的实验装置还有很多,如气体的干燥或 将U型管的右管截去一半,装上带活塞尖嘴导管的 冷凝等等,不一一赘述)。总之我们并不要求学生都 塞子,塞子下面插上铝片或镁条、铜片等,也可用大 像科学家那样有伟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要求学生 头针将钠粒固定在塞子下面,从左管口注入NaOH 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形成良好的“创 溶液或盐酸、稀硝酸、浓硝酸、水等,直至右管内的铝 新思维的习惯”。正如布鲁纳所说:“发现不限于寻 片等金属完全浸没,不留空气。该装置既可用做制 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 备气体,又可用于储备气体,也便于观察和检验气 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参考文献 体,尤其是制备NO,由于右管内的空气已被排尽,反 [1]刘知新主编.粱慧妹,郑长龙化学实验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 应储备的气体为无色,当启开活塞,喷出的气体则变 社.199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3期 化学教育 由于饱和食盐水的密度较大,生成的橙黄色沉淀聚 集在液面上。 (3)2 min~3 min之后,测得溶液的pH约为lO, 当黄色沉淀聚集较多时,把沉淀分放在3个试管里 分做以下几项实验: ①滴人稀H2SO,或稀HC1,沉淀溶解成浅蓝色 溶液(Q );②滴人氨水,沉淀立即溶解成近乎无色 的溶液,过一会,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成蓝色一深蓝 围2 以上实验现象表明,当用cu做电极电解NaCI 色一绛蓝色;③滴人浓的NHC1溶液,跟滴人氨水产 稀溶液的过程,电极反应过程如下: 生的现象十分相似。 阳极cu一2e=C4 (氧化反应) 以上实验现象表明,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 阴极2H20+2e=2.OH一+ 十(还原反应) 盐水,跟用cu做电极(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有着本 cu2 +20H =Cu(OH)2+(蓝色) 质的区别。前者可用下式表示: NaC1在电解过程中没有起实质性变化。 2N棚+2H20 ̄t2NaOH+H2十+ 十 3用h做电极 (阳极) 后者,跟电池正极相连接的阳极(cu)要溶解,跟电 (1)电解NaCI浓溶液,实验方法同前,可在l 池负极相连接的阴极(cu)附近有 气泡并有大量 min之内生成大量墨绿色沉淀Fe(OH) 与Fe(OH), 橙黄色c O沉淀生成。电极反应过程如下: 混合物。电极反应过程如下: 阳极Fe一2e Fd (氧化反应) 阳极2Cu一2e=2Cu (氧化反应) 阴极2 O+2e=20H一+ 十(还原反应) 阴极21t20+2e:20H一+ 十(还原反应) F +20H一=n(OH)2★ 2Cu +2OH一:2CuOH CuO“一 。 Fe(()H),+2 o+ "4Fe(叫), ( ) Cu20经 SO 、HCI酸化,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 (2)电解NaCI稀溶液,实验方法同前,很快生成棕黄色 Fe(OH) 沉淀。电极反应过程如下: c :Cu20+2H =Cu★+c + O 阳极2Fe一6e=2Fd (氧化反应) CuzO溶于氨水,生成不稳定的无色配合物 阴极6H20+6e=60H一+3H2十(还原反应) [Cu(NI-I ̄):] ,[Cu(Nl-h) ] 在空气中很快氧化成深 2F +6OH=2Fe(OH)3 (棕黄色) 蓝(绛蓝)色的[Cu(NH3) ]“: ㈨n=c o+4NH3一== O;= 2[cu(N )2一 +2OH一+3 O 4一点体会 (无色) 对于用cu、 等变价金属做电极电解NaCI、 几 2[Cu(NH ̄)2] +4NH3‘ 0+{q(空气) KC1、N ̄SO4等中性盐溶液,以下认识极为普遍:要 =2[cu(N )4] +20H+3 O 么,电极都氧化成为高氧化态(Q 、F );要么,电 (绛蓝色) 解№el浓溶液电极氧化成高价态,电解NaCI稀溶 记得一次用饱和食盐水酚酞溶液检验电池的 液电极氧化成低氧化态。前面的实验结果恰恰得出 正、负极——溶液变红的一极是电源的负极,另一极 了跟逻辑推理完全相反的结果。一般说来,电极 是电源的正极。由于事先忘了加酚酞,竟发现用cu (cu、Fe)可被氧化的程度跟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 导线做电极电解食盐水有上述的多种趣味现象。 是:电解质溶液浓度大,电极极易氧化成低价态;电 解质溶液浓度小,电极极易氧化成高价态(电解质自 2用ch做电极电解NaC1稀溶液 身不发生什么变化)。至此,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化 把饱和食盐水按图2所示体积比稀释后电解 学上的好些知识(哪怕是简单知识),仅仅靠逻辑推 (方法同前),实验结果不难发现: 理去认识,在许多时候都是靠不住的,即使是逻辑推 f1)a、b 2个试管的NaG1溶液浓度较大.反应 理所获得的认知,最终还得靠实验去检验其真伪,这 速度(产生气泡)快,生成橙黄色沉淀; 或许就是我们通过电解食盐水所获得的化学知识和 (2)c、d 2个试管的NaG1浓度较小,反应速度 化学理念。尽管我们现行的高中化学没有涉及这些 较慢,生成黄绿色沉淀; 电化学知识,我想在不拘泥于教材的开放式教育教 (3)e、f 2个试管的NaG1浓度更小,反应速度 学背境下,把这些知识向化学的课内课外适当引伸, 更慢,生成蓝色沉淀Cu(OH) 。 想必是有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