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苇镇小学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西苇镇小学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锐游网
西苇镇小学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网络教研是一种依托网络开展教研工作的方式,它借助:博客、 论坛、 专业网站、 QQ 、 留言板 、e-mail 等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突破时空限制,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加强教干教师交流,促进教师教研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局和进修学校有关网络教研的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网络教研工作目标

1、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

2、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全镇构建教育互动交流平台,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做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

3、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深化全校教师对课程、课堂改革的理念、策略、方式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对课程的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校课程建设、管理和实施综合实力,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自我评价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网络教研工作重点

1、课程资源建设

西苇镇小学教研平台”上每学科建立资源中心。鼓励教师上传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资源,如个人搜集整理的或引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教案设计、图片、音频、视频等学科教学资料。

2、在线交流研讨

我镇建立了“西苇小学教研平台”设有讨论区,每位教师可针对教学中的有关现象、问题、困惑、思考或同行的教学设计等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各抒己见,有什么疑难和学科教研员和其他知名教师联系,同时,由学校骨干教师推荐热点、前沿、有价值的教师日志、反思等,组织大家交流探讨,互相切磋。

3、教师专业化发展

组织交流读书、学习心得,介绍自己正在品读、研读的书目,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同时,推广教育教学前沿知识,鼓励广大教师链接或转发其他网站的比较前沿的文章、观点等。

三、网络教研保障机制 (一)成立网络教研工作小组 1、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张景文 校 长 职责:全面督促检查网络教研工作。 副组长: 李任远 副校长 陈 晨 教导主任 职责:组织网络教研实施工作。

成 员:常红毕 石合成 吴丹 所有任课教师 分别负责各校各学科网络教研工作

2、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小组 组 长:朱龙泉 副组长:汲 磊 孙运超

成 员:林祥春 教研室副主任 职责:负责网络教研工作整体设计、策划、技术指导及英语科、教育杂谈栏目网络管理员。

郁 腾 语文教研员 职责:语文科网络管理员 郭焕建 数学教研员 职责:数学科网络管理员 孙运洁 常识教研员 职责:常识等科网络管理

员,负责村小网络教研的指导工作

(二)建立网络教研工作制度 1、用户实名注册制度

要求各位教师的博客名称必须使用汉语,并且是自己的真实姓名。这样便于交流、联系。

2、日志发布、资源上传的审批制度

为确保教研日志及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质量,保障网站运行秩序,确保网络教研平台的科学、健康发展,教师个人所发布的日志及上传的资源必须经学校管理员审核批准方能公开发布。网络管理员每日要对本学科教师的博文进行审阅、推选。不符合要求的、有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要通知其本人并删掉文章,对于写得好的文章评为四星级。

3、网络教研工作月汇总制度

为保证网络教研工作科学、高效地运行,建立网络教研工作月汇总制度,每月月底对全乡教师推到平台上的文章进行汇总,包括个人总篇数、被推为4星级博文的篇数等,并及时反馈。

4、建立网络教研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拟建立相关考核激励机制,为网络教研提供活动保障。

(1)、教师参加网络教研的情况,将作为每学期评优树先、职称晋升等的一项重要指标:获上级部门表彰的网络教研先进个人和教研组首先考虑;获学校表彰的先进个人和教研组优先考虑;参与不积极的暂缓考虑;未按要求参与的一票否决。

(2)、硬性指标:每天保证上网参加网络教研不低于1小时,每天保证登陆网络教研平台不低于1次;每学期参加网络教研不少于100小时;每学期登陆网络教研平台不少于100次。

(3)、学校进行专项奖励,以鼓励在网络教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鼓励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提交个人日志和上传教学资源,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网络教研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

(4)、发布各类资源、信息情况:学校领导发布学校信息每学期不低于10篇;学校领导有任教学科的不少于20篇;骨干教师发布各类信息、资源等每学期不少于40篇,40岁以下教师不少于20篇,鼓励大龄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三)加大培训力度

对本校教师进行教研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学会个人主页、博客等的使用方法、应用电子邮箱传递、有关基本的网络知识等),提高本校教师的网络教研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0.4.8-2010.4.29)

1、召开全体教师工作会议,做好网络教研的动员宣传工作,明确开展网络教研的目的意义。

通过组织、宣传工作,使大家明确以下几点:

(1)网络有跨时空交流的特性,使全员参与教研、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具有现实可能性。上博客,做教研,将大大缓解学校教研力量不足和课程资源匮乏的困难,还能够及时得到专家及有关人士指导和同事互助。

(2)课改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造就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成长博客就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能创造骨干和榜样脱颖而出的公平机会。

2、组建骨干教师队伍,确定网络教研骨干教师带头人。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各学科的网络教研工作,交流、研讨工作思路,形成学科网络教研工作计划。

3、确定中心小学、河西小学为全乡网络教研试点学校。各试点学校应改造和完善学校网络系统,解决网络教研工作的硬件建设问题,并做好学科中心组、学科骨干小组队伍建设工作,硬件配套、专项经费到位,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阶段:网络教研工作试点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 1、教育技术信息中心组织和指导落实网络教研工作计划,骨干教师引领指导全体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工作。

2、教育技术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研讨会,对网络教研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根据网络教研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及时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阶段:全面推广阶段(2010年9月)

1、召开全乡小学网络教研工作现场研讨会,推广试点学校的工作经验,部署全乡范围内的网络教研工作。

2、各学科核心组组织、管理和指导各学校开展网络教研工作,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形式,提高网络教研工作水平,实现网络教研工作常规化。

3、总结交流先进经验,对前阶段网络教研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2010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