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来源:锐游网


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信息化已被各企业所重视。谁抓住了信息,谁就抓住了企业生存的命脉。哪个企业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处理和反馈信息,哪个企业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信息化建设被大多数企业提到议事日程,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笔者就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作如下探讨,供企业参考。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推进管理信息化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整体规划,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管理,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整体规划要以应用综合性系统为重点,实现主要业务流程电子化,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整体规划和健全信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要循序渐进,因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要从解决企业的焦点问题开始,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按次序、按重点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2. 应重视咨询工作

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故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决策时,需要专家与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支持,最好的办法是与专业咨询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随时获取最新、最快的咨询服务。

3. 领导亲自抓

把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增强信息化意思和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推进管理信息化的决心,重大事项要亲自决策,重点工作要亲自推动,人力、财力上要予以保障。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抓好落实。要建立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抓,企业信息主管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同时要切实防止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绝不能搞“花架子”,不能“跟风”,坚决杜绝借机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4. 培训要先行

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素质不能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因此,要把培训工作作为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化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性人才,努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

5.效益优先原则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要以需求为导向,务求实效,绝不能贪大求全。应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的同时,全面推进设计和营销环节的信息化;在管理环节上应侧重于计划、质量、库存、人力资源、财务等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每一个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都力求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要从核心业务入手

信息化对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企业来说,不是“保健品”,而是“止疼药”。企业推进信息化一定要从核心业务入手。不同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一样的,其核心竞争力就不一样:有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资源和供应链,所以它需要网络分销,CRM与SCM;有些企业关心的是制造能力,它需要的是一套功能完善的ERP,来控制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一个高科技咨询公司,需要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软件;一个资产密集型企业,它的采购和资产管理是最重要的任务等等。

6. 谨慎选择产品与厂商

产品与方案是实现信息化的工具和载体,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品选择不当或未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是引发“信息化黑洞”的直接导火索。而厂商作为软件产品的载体,无疑最为关键。由于信息化的长期性和战略性,在选择厂商时应要有这样的思想:必须把这个厂商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战略伙伴来选择。这个厂商既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又要有成熟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思想,同时还应有同行业的信息化客户的成功的案例。

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1、信息基础建设,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者数字化了。目前,我省许多企业在企业资源的数字化方面做得还不够。

2、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和业务处理一体化,是否具有一个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在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动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改革的话,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浪费。

3、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使得企业在有效的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以保证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4、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业社区,所谓电子商业社区就是许多企业基于互联网进行结盟、交易和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完成协同式的商业运作,减少中间过程,使交易可以一次完成。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要点

1、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一个企业的信息主管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化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信息化规划,协调信息化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信息化项目的申请、论证和审批以及检查、督促和考查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负责企业信息化的人才培训。同时在该部门设一个信息主管,或者叫总信息师,统筹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没有信息主管,企业信息化就缺少统帅。

2、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战略联盟的优势,实现各企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在规划中确定信息化的宗旨、长短期目标、资金投入计划、人力资源安排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步骤;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寻找合适的电子商务切入点。

3、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完善的企业管理基础,进行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只有同完善的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相匹配,其强大的信息化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则其信息化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信息化成功的可能性就难以保证。只有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确保信息完整、及时、准确,企业信息化方能成功。

4、规划好企业资金投入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信息化设备投入之外,还包括应用软件开发费用、安装调试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咨询费用等,因此,要保证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必须对项目经费进行全面、准确的预算,否者很容易使信息化实施计划由于经费不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5、制定一套全员培训计划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知识,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知识工人”,企业员工的信息能力将成为知识生产和利用的先决条件。所谓信息能力,具体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正确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和整理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用信息,为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等。要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能力,就要加强企业信息化教育工作。企业信息教育应以系统化分层次

教育为主,以普及推广教育为辅。

6、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支持

①制定企业信息化统一规划、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②出台支持信息化的优惠政策。针对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可考虑设立“企业信息化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及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措施。

③创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规范社会经济秩序,完善网上营销配套信息系统、物质系统、支付系统,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如数据库的建设,保证企业获得全面、及时、准确的国内外信息。同时,强化有效的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和技术手段。

④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引导,组织实施各种推进工作。比如,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案例演示,提供背景情况,召开各种研讨会、培训班、推广成果展览,编制企业信息化指导手册等,进而引导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增强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