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环境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2.课程代码:PRN241
3.课程类别:公共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4.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修课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课内实验
6.课程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学分: 7.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8.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等 一、实验课程简介
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技术和发展动态,使学生对环境生物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是环境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生物学实验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环境生物学实验手段又是学科发展的必用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必要的、重要的过程。环境生物学实验属于课程内开放的实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大纲。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好,为后续专业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对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书面分析和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认识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2.掌握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基本方法和技术;
3.初步掌握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原理、步骤、实施等过程。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本实验课程是基于《环境生物学》理论学习而开设的,基本理论主要为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生物净化的原理等;基本实验技术包括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技术、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技术、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与
生物修复技术等。
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环境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传统环境科学与普通生物学的交叉和渗透,牵涉面广,学科交叉较多,内容丰富,而学时有限,且学生的普通生物学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有代表性的、有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较现代化的内容作为实验课基本要求。每次实验老师必须结合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对实验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对实验操作给予适当的演示,并说明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亲自操作,完成实验内容,老师观察纠正学生的操作,并认真回答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入平时成绩,再结合学生的实验报告,综合得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学生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
五、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普通生物显微镜、分析纯醋酸铅、蒸馏水、培养皿、滤纸、尺子、恒温光照培养皿等。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溶液培养水稻种子,研究铅对水稻种子在不同浓1 度铅溶液中萌发率的变化 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以水稻代表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的毒性实验的具体方法及毒物对水稻发芽势与发芽率的影响 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了解月季这一常见园艺植物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生物月季2 的应用及其栽培技术 功能、相关生物学知识和栽培学技术,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生物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环境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勤于观察的科学精神。 4 综合 4-6 必做 4 综合 4-6 必做 实验 实验 每组 实验 学时 类型 人数 要求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实验普通生物显微镜的3 使用及典型环境微生物的观测 室操作示范,学习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同时对典型环境微生物进行观测和了解。 4 综合 4-6 必做 通过显微镜观察与绘图,结合课堂讲解和资料查4 环境藻类的鉴别与应用 询,对小球藻、轮藻等环境藻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分类、生物学特性、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注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2.“实验要求”:必做、选做;3.“每组人数”: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本实验项目的学生人数。
4 综合 4-6 必做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学生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采用每次的实验报告,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实验课成绩记入本课程的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环境生物学》,孔繁翔主编,高教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1.《环境生物学》,朱半民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年 2.《环境生物学》,蒋志学、邓士谨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