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锐游网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李春燕李金萍刘 强 (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本溪117004) 摘要:直面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有关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顽疾问题;笔者提出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应积 极探索、创新、实践学风建设工程,切实转变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有力保障。本文介绍了学风建设的“点线面结合” 方案、学风“事前控制”机制及以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为栽体,营造良好学风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风;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 学为师,相学相长,互相激励,学习相 同学、老师集思广益为班级学风建设出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步凸显,并成为 长。通过“互学相长”活动营造学风, 主意、想办法,班级后进同学更是主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亟待破解 仅以2012春季学期为例,学院2010和 发言剖析自我学习落后的原因及确定新 的难题。而教育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2011级共21个班级参加了此次活动, 学期的学习目标。 学风是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有力保障,直 共结成83个“互学相长”小组,总参 面大众化阶段学校生源现状衍生的有关 与同学207名,经过和2011秋学期期 二、学风应早抓并引入“事 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顽疾问题,笔者提出 末成绩对比分析显示,在102名被帮 前控制”机制 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应切实 助的同学中有62名同学取得进步(占 通过我院2012年春所有本科班级 转变学风,并在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 60.78%),其中1名同学由2011秋班 的学风情况分析,可以看出2009级(大 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与提高人才培养 级27名到2012春夺得班级第1名, 三)的人数(人次)不及格率为3% 质量相适应的学风建设工程。 3名同学进步了20名次以上,14名同 (3.6%)、2010级(大二)的人数(人 学进步了10名次以上,45名同学有了 次)不及格率为10%(11.一、“点线面结合”的学 3%)、2011 风建设工作方案 进步。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参与“互学相 级(大一)的人数(人次)不及格率为 长”活动使他们既加深了友谊又提高了 12.2%(16.2%)。由此可知低年级的学 所谓“点线面结合”,就是既要 成绩,受益匪浅。同时为鼓励、激励学 风是最差的。 抓住学风建设的重点问题即“点”的问 习进步的同学,我们及时进行奖励和表 所谓学风建设的“事前控制”机制, 题——如何切实提高各班级学业警告同 彰,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和决心。 就是在低年级尤其是新生中,一是切实 学或已经出现不及格并处在班级后面同 2.实施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创建优 有效开展学生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逐 学的学习成绩,如何使班级学习优异同 良学风班活动 步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热 学真正实现其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目 学风重点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觉 爱所学专业明确学习目标,为大学期间 标,如考研成功和高质量就业;又要看 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学院以班级建 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引导、指 到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线” 设为重点解决学风普遍性问题,以“创 导学生切实有效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 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党员、干部的学 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为激励,以制度保 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学年、学期的 风帮助“点”带动“面”发挥先进性的 障坚持每学期开展“优良学风班”和“学 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 引领和带动作用;还要解决学风建设涉 子之星”评比工作,并常年设立“优良 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El常管理, 及全体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即“面”的问 学风班”和“学子之星”光荣榜,定期 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和“点线面结合” 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 召开全院规模的学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 的学风建设工程;四是以就业为导向, 性、积极性和全面提升班级、学院的整 进行表奖,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带动作 以学科技能竞赛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创 体学风。现将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 用,以“优良学风班”创建带动学风建 新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 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具体 设。而对“优良学风班”创建中暂时落 进学风建设。 做法说明如下: 后的班级,由学院领导、专业教研室教 1.坚持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 师、全院辅导员、班主任及班级全体同 三、以社团活动和学科竞 “互相相长”活动 学参加,召开“班级学风座谈会”,通 赛为载体,营造良好学风, 所谓“互学相长”就是班级同学互 过学风座谈会深刻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春燕(1971一),女,辽宁本溪人,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L工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意义和对策 谢群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对策 我国的高等教育现阶段已基本上是 学生自付学费完成学业,高昂的学费, 给贫困地区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 担。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全 国高校都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有关文件 的精神,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奖、 助、贷、勤、减”等多渠道、多层次的 富的文献资源,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成为最受学生 欢迎的勤工俭学岗位。而如何开展勤工 助学工作,增强工作实效,是各高校学 生工作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心理压力。勤工俭学学生大部分是家庭 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要用自己的 劳动换取一份收入,补贴生活费。图书 馆的勤工俭学岗位,时间安排较为合理, 劳动强度较为适中,在学生能力所及的 范围之内,又地处校园,安全性好,因 资助体系。目前,高校图书馆是开展勤 工俭学的主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因其丰 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 此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图书馆进行 活动的重要意义 、劳动,有效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心理压力, (1)减轻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和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能把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最 重要的平台之一,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 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学院先后组建“测 绘”和“造价”两个校级科技社团,并 积极支持社团开展活动,一直以突出实 (工程造价漱件技能竞赛团队二等奖、 个人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 达软件算量大赛摘得本科组钢筋算量全 国单项冠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学 院将坚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精 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培养为目 标营造良好学风,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 合,充实拓展学生第二课堂。学生通过 参加科技社团活动,展示自我,增强其 品科技社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营造 良好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会员 通过策划、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使自己 的组织、表达、沟通、协作、适应能力 得到提高。 四、全面实施学风建设系 统工程取得的成效 全面实施学风建设系统工程后,对 学院2011年秋~2012年春36个班级(其 中16个本科班级)成绩对比分析发现, 学院2011秋一20l2春学风分析图 方位育人的立体格局。目前学院学风建 设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讨论我 们觉得今后的学风建设还要进一步在理 论提升的基础上建立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的联动机制,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不断按 以科技竞赛为载体,以竞赛为激励, 积极推进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学 科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贪黑起 早、精心备战中,活跃了学术氛围,弘 全院补考人数减少87人(补考率降低 3.75%)、补考人次减少160人次(补 照“立标准、建机制、提质量、促发展” 的程序谋划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考人次率降低8.27%),全院不及格人 数减少54人(不及格率降低2.93%)、 不及格人次减少80人次(不及格人次 扬了学术精神,鼓励了实践与创新精神, 经过努力拼搏,学院科技社团的学科竞 赛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辽宁省创 [1】张桂春,唐为民,张琳琳.高等教 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率降低4.53%),学院的学风日益浓厚, 学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全校上下必须真正形成学风建设合 力,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主体,从教学服务、思想教育、日常管 理三方面人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 新创业竞赛之“测绘之星竞赛”团体二 等奖和三等奖,辽宁省创新创业竞赛之 “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和优秀制作手 工奖,辽宁省首届建设类院校工程管理 【2】唐铁军.以学风建设促进高校创新 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 作者简介:谢群(1967--),男,本科,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叵 匣一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